no.1 是妓女杀害了迦梨陀婆吗?
是妓女杀害了迦梨陀婆吗?
迦梨陀娑是印度古代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同大多数古代印度作者一样,其生平事迹不详。保存下来的资料极少,以致后人在论述这位艺术大师的生平事迹时,有的说“据僧伽罗人传说,他于鸠摩罗陀娑王(517 年即位)时期死于锡兰“(今斯里兰卡);也有的认为他”大约生活于公元310 年472年之间“……现在一般认为他活动于笈多王朝的全盛时期,居住在王朝旃陀罗笈多二世的首都邬阇衍那,属于婆罗门种姓,信奉湿婆教,是个宫廷诗人,为梵文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传说他被誉为旃陀罗笈多二世宫中的”九宝“之一。
在古代的斯里兰卡和印度流传着一个很著名的说法,认为迦梨陀娑是被一位斯里兰卡妓女杀害的,据传当时的斯里兰卡国王鸠摩罗陀娑是一位大诗人,他受史诗《罗摩衍那》的启示,创作了一部梵语大诗《悉多落难记》。
当迦梨陀娑读了这部作品后,十分钦佩作者的才华,并立即泛舟到了兰卡岛会晤国王鸠摩罗陀娑,其实国王也深知迦梨陀娑的盛名,于是两人结为挚友,在一起切蹉诗艺。
有一天,国王鸠摩罗陀娑去妓院消遣,突然看到一只蜜蜂落在一朵莲花上,于是诗兴大发,便随手在墙壁上题了两句诗:莲花初放蜜蜂来。落在花上心愉快。
题罢他对在场的妓女说:“如果有人能填补后两句,朕愿赏以重金。”
偏巧第二天,迦梨陀娑也来到了这所妓院。他看到墙壁上未写完的诗句后,便不加思索地在下面补填了两句:不伤花容只采蜜。花枝摇动才离开。
正好有一个妓女看见了这一情景,她为了骗取国王的赏金,就残忍地把迦梨陀娑杀害了。随后禀告国王说她已完成了那首诗的后两句。国王来到现场,看了全诗后,却没有轻信这位妓女。国王很快查明了妓女的罪恶和阴谋,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惩罚。
悲痛不已的鸠摩罗陀娑为迦梨陀娑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在火化迦梨陀娑时,鸠摩罗陀娑竟无以克制,他毅然地跃入火中,与诗友一起葬身火海。国王的5 位王妃也扑入火中,为夫君殉葬。在场的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无不失声恸哭,情景十分悲壮。
那末,这个传说是不是可信呢?难道迦梨陀娑真的死于妓女之手,持肯定意见的人以为,这个历史故事并不是凭空虚构的,有些史籍可以作为证据。
如成书于1265年的斯里兰卡史书《供养史》第34章中就这样记载道:“鸠摩罗陀娑国王是一位学者,在位9 年。在他的朋友迦梨陀娑尸体火化时,他也跃入火中,为朋友捐躯。”西方学者威廉。艾占的专著《锡兰历史》也为读者描述了相同的故事。
笔者认为,在探究迦梨陀娑的死因时,有几点是应该提请注意的。其一,由于迦梨陀娑的生卒年月和生平活动没有确凿的历史资料,今人往往依据他的作品来加以推测,但问题在于,迦梨陀娑虽然留下了不少作品,归在他名下的作品有40部之多。可正如他的生卒年月一样,他的作品的真伪后世也有不少争论。因此,根据本有存疑的作品来推断其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迹,真实性自然要打上折扣的。其二,对于迦梨陀娑的死,目前尚未发现有说服力的旁证史料来证实。《供养史》、《锡兰历史》等书只是记录了迦梨陀娑死后的一些情况,而对于其死之前的情况、如何被妓女所残害等细节,均无述及。
按理说,象迦梨陀娑这样一位名重一时的著名戏剧家和诗人、且又和当世国王有着亲密关系的人,在史书中应该留有相当的位置和对其详加叙述,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如果事情果如传说所言,文史学家们定会对这段令人心痛、感怀的情节大加渲染的。其三,就上述所记传说本身来看,似巧得很,情节就象故意编造一样,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据此,笔者的观点是:迦梨陀娑死于妓女之手说不可信,其确切的死因还须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no.2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为什么自杀?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为什么自杀?
日本逗子市玛丽娜公寓。
这是一座10层楼的高级公寓,从窗户可以眺望伊豆半岛和相模湾的美丽风景。公寓四楼的417 号房间,被亚洲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当作工作间使用,每个星期,他都会来这里一两次。1972年4 月16日下午3时,川端康成再次来到了公寓。9 时50分左右,有人发现从川端康成的房间里传出了煤气味。公寓管理员海老沼贞雄等人推开门,一股浓烈的煤气味迎面扑来。进屋检查后,发现川端康成躺在卫生间的地板上。
很快,得到消息的川端康成的主治医生本田正平赶到,尽管作家的脉搏已停止跳动,可本田医师还是作了吸氧处理。希望出现奇迹,但无济于事。现场验尸法医一色忠雄后来对《女性自身》杂志的记者谈了他到达现场时的情况:“川端康成躺在地板上,头朝瓷砖洗面池,右侧在下。他鼻子里插着橡胶氧气管。经检查尸斑、瞳孔、有无皮下出血等情况,很明显是吸入煤气自杀。
背部因淤血而变得鲜红,这是煤气中毒死者特有的症状。据我现场验尸,死了约4 个小时,就是说,死于下午6 时左右。死者表情平静,甚至给人以圆满的寿终正寝之感。“自杀作家在日本层出不穷。仅明治时代以来自杀的著名作家除川端康成外就有三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北村透谷等12人之多。由于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作家,其作品在日本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他的自杀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和惊异。人们纷纷猜测:川端康成到底出于什么动机才会自杀的呢?关于他自杀的原因和动机,人们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 )死于摆脱病魔缠身说。川端康成自杀的第二天,《朝日新闻》刊登了一篇报道说:“他死后已经过去一夜,但他的亲朋好友们似乎仍然满腹狐疑,认为原因在于病魔缠身的人猜想说或许是得了癌症。”川端在自杀前不久的3 月7 日到15日,患盲肠炎在镰仓市佐助一丁目的道体外科医院住院动手术,当时医院规定一律禁止探望。因此,有人以为川端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即以自杀进行摆脱。但为川端做手术的道体祐二郎却认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而且从其他最近接触过川端的人口中也未能得到川端患有某种疾病的证词。川端的主治医生本田正平也在《朝日新闻》上撰文认为:“我为川端先生看病已有二三十年。他除胆石症外,没得过十分值得一提的病。只是上月中旬患急性盲肠炎,手术后恢复很快,精神很好,完全无从判断他为什么自杀”。
(2 )死于安眠药中毒说。经常为川端理发的理发师猪獭清史提供了川端死前一周即4 月10日的一个细节:“那天去为川端先生理发。当时他躺在床上,不断地挪动身体、拂掉头发等,显得焦躁不安。我说:”你太累了吧‘。
他说,‘我已经四宿没睡觉了’。“这样一来,安眼药的问题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川端开始服用安眠药是在第一高等学校学习的时候。他年轻时就睡觉轻,神经敏感,不得不服用安眠药。结婚以后,这个习惯也没有改变。
川端在《安眠药》这篇随笔中写道:“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在报上发表连载小说《东京人》,前后共500 多天时间。从那时起,染上了连日服用安眠药的恶习。”那么,服用安眠药会出现哪些可怕的症状呢?川端的夫人秀子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因为过多服用安眠药,到了白天,还有药效,曾有几次迷迷乎乎地撞在柱子上。他一生也没有能够离开安眠药。”川端自己在《安眠药》一文中也描述了这种情形:“因服用安眠药,起夜时经常神志不清,闹出一些笑话。有一次是在自己家中,醒来时,睡在浴盆旁边。还有一次从厕所回屋时走错了路,摔倒在门外的脱鞋石下面,扭伤了脚脖子,当时竟又回到屋里睡下,根本不知道自己摔倒和扭伤的事。别人还告诉我,起夜时我经常迷失方向,在走廊踉踉跄跄地四处碰壁,犹如醉鬼一般。服药后,药劲一发作,就说起没完、吃起没完。住旅馆时,曾经走到别人的房间里,出过丑。而这种情况,早在战前就发生过。更为严重的是,曾在伊东暖香园旅馆出过一次丑。那天我比平时多吃了几片安眠药,睡下了。起夜后回到屋里,刚把脚伸入被窝,就听到一个男人温柔的声音:”来了?‘接着,他抱住了我的脖子。我大吃一惊,药劲也一下子醒了。这时我才发现屋里有两个被窝,另一个里面睡着一个女人。正在睡觉的男人以为是自己的妻子来了。
我简直无地自容,头也不回,一溜烟跑回自己屋里。我是怎样从女人枕边走过,又钻进男人被窝的?自己也莫名其妙。“根据川端康成的这些安眠药中毒症状,日本一些学者和研究人员认为,关于川端的自杀,是否可以这样推测:他确是煤气自杀,但他打开煤气栓时,会不会处于上述神志不清的状态之中呢?也许,4 月16日,川端离开家来到逗子玛丽娜高级公寓后,马上服用了安眠药。而且,在半睡半醒之中,无意识地打开了煤气栓。如果这一推断成立,就很难说川端是否真的有意自杀了。当然,确实是自己动手打开了煤气栓,就形式而论,无疑应算自杀。但如果打开煤气栓时处于半睡半醒之中,自己并没意识到这一动作。那末,与其说是自杀,莫如称之为事故更合适。
(3 )死于思想负担过重说。1968年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日本举国上下为他欣喜若狂,不仅报端以大量的篇幅报道了这件事,而且裕仁天皇通过宫廷的一位高级官员以及佐藤首相亲自打电话向他表示祝贺。川端康成本人在接受日本和外国记者采访时,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极度兴奋。他说:“我很幸运。我之所以能得奖,主要归功于日本文坛,其次归功于我的作品的翻译者。我很高兴地看到,人们在我的书中所找到的日本文学的传统风格,已经被西方世界所了解、所接受了。”他的这番话,显然是对瑞典文学院给予他获奖评语的一个褒扬,流露出了得意洋洋的心情。这以后,川端康成未能再写出传世之作,作为社会名人的川端因而思想负担过重,只能以自杀了事。
(4 )死于精神崩溃和文学危机说。我国不少学者和专家指出:川端康成在50年的文学生涯中,一贯坚持唯美主义文学方向。概括来说,他的创作特色是以虚无思想为基础,以虚幻、悲哀和颓废三个日素构成,主要反映与悲哀相联的爱与死的主题,描写颓废的情绪,刹那间的感觉和受压抑的官能,来反映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丑恶生活。后期作品中,这种颓废主义更加恶性发展,多从病态心理和色情描写出发,反映战后颓废腐朽的社会风气。川端表现在文学创作上的堕落有其深刻的政治根源。他除了早期组织“新感觉
派“,参与反动的文化围剿外,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期间,还充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的新闻记者,窜到中国进行罪恶活动。日本投降后,他为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大唱挽歌,在《惮岛木健作》、《武田麟太郎和岛木健作》等文章中写道:日本投降后,他的”忧伤“”已沁入骨髓“,他要用文学创作活动,使日本人去”感觉什么是真正的悲剧和不幸“,流露出对日本战败投降的惋惜和无法挽回的悲伤。学者们着重指出:”川端在政治上的堕落必将招致精神上的崩溃和文学上的危机、到头来不得不在1972年走上自杀的道路。“
(5 )死于三岛由纪夫自杀打击说。日本有的学者和文学家在推测川端的自杀动机时,认为三岛由纪夫的自杀最终导致川端走上了绝路。1946年,三岛由川端推荐,发表了短篇小说《烟草》,从此正式进入文坛。其作品前期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大多描写病态心理和色情故事,反映了战后初期颓废腐朽的社会风气;后期则主要有意识地利用小说为复活军国主义服务。这些都和川端的主张极为相近。因此,当1970年11月三岛用切腹自杀来煽动军队搞政变失败身亡后,川端亲自主持“葬礼”,扬言三岛精神仍“活在许多人心中,并将载入史册”。由于打击太大,致使川端也走上了绝路。
(6 )死于支持秦野竟选失败说。这也是不少日本学者的看法。川端曾公开支持警察头子秦野竞选东京都知事。川端原以为以自己的地位和名望,秦野竞选定能成功,岂料却以失败告终,川端受不了这个打击,只能自杀寻求解脱。
由于川端康成的政治主张和创作活动较为复杂,其作品在日本影响深远,而且死前他又没留下可供分析、研究的片言只语,这无疑为人们探究他自杀的动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no.3 谁杀了女科学家黛安?
谁杀了女科学家黛安?
非洲心脏卢旺达山深林密的维龙加山“卡里苏克研究中心”。时间是1985年12月27日凌晨5 时许。美国卓越的野外猩猩女观察家、科学家,已在卢旺达研究猩猩达18年之久的黛安,被他的卢旺达雇工坎西拉加纳和助手麦圭尔发现,惨死在自己用作研究室的棚屋里。屋内一片混乱,床单、衣箱、衣物都散落在地上,一盏油灯被打碎了。黛安的尸体仰面躺在床边,身上穿着睡衣和毛衣,拖鞋还套在脚上,她伸到床下的右手旁边是她的一支9 毫米口径的手枪和未动用的子弹夹。麦圭尔回忆说:“她的脸被血糊住了。我蹲下来查看她的呼吸和脉搏,发现她的脸被大砍刀斜线劈开。”消息很快传到鲁亨盖里省省会,卢旺达警方、军方和政府三方派人前来调查。医生检查的结果是:黛安的头部有6 处刀痕,是被非洲人通常使用的两尺长的砍刀劈杀的。
凶器被丢弃在床下。
那末,是谁杀害了黛安?其动机又是什么呢?开始,人们猜测凶手的动机是谋财害命。但经仔细搜查和问询一些知情者,便否定了这一看法。因为抽屉里的1300美元现钞、1700多美元的旅行支票和照相机以及桌上的收音机、几瓶酒都原封未动,甚至于她的自卫手枪也未被拿走。屋内其它比较值钱的东西和黛安没收的偷猎者的长矛短刀等各种武器都在原地未被触动。唯一丢失的物品就是她的护照。黛安的小屋墙壁是用草垫敷泥土围成的。警察看见卧室的墙上有一个洞,是被金属切割器打开的,显然那个凶手(或若干个凶手)是从这个洞钻进室内的,他(他们)清楚黛安住所的布局。从现场
情况看,证明这不是一桩谋财抢劫的杀人案,而是仇杀案。凶手事前有过周密的布置,黛安有着和壮汉相似的体魄和体力,又配有自卫手枪,究竟是什么人有此胆量敢在深夜去偷袭呢?调查人员找不到明显的杀人动机。联想起黛安对那些曾杀死她心爱的大猩猩的偷猎者的仇恨、黛安避开他人而甘愿过含辛茹苦的孤独生活和黛安玩弄巫术的种种传闻,又给这个本来扑朔迷离的案子罩上了层层神秘的色彩。
不少人始终认为:是当地部落那些捕掠大猩猩的偷猎者杀死了黛安。据说当地偷猎大猩猩的人有上百名之多。他们不顾政府禁令,千方百计地捕杀这种珍贵的动物,卖给二道贩子,再偷运出国出售。进入70年代,黛安的工作重心从对大猩猩的研究转到与偷猎者展开斗争。因此,她随时以警惕的目光搜寻偷猎者,摧毁了数千个诱捕大猩猩的陷井,没收数十种捕捉器材和长矛短刀等武器。她对偷猎者深恶痛绝,一旦被她抓到,就吩咐她的巡逻队员用带毒汁的荨麻枝鞭挞,抽打在身上就象上电刑一样难受。她还没收偷猎者的财物。有一次她追赶一个偷猎者,最后竟一怒之下把那个偷猎者居住的茅舍烧掉了。她还备有自卫手枪,毫无畏惧地与成百名出没无常的偷猎者孤军作战,黛安拍摄了许多有关大猩猩的影片并写了不少她与大猩猩为伍的经历送到美、英等国去放映和发表。她还数次短期离开她的高山基地回国去作报告。1983年,她还出版了一本《迷雾中的大猩猩》专著。卢旺达政府则将这些照片作为旅游广告,广为宣传;《全国地理》杂志不断载文介绍黛安的活动,很快便使卢旺达成了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为了制止偷猎事态的恶化,黛安想方设法把这一消息通过新闻媒介传播出去,并说服一些官员起诉那些偷猎者。很明显,这就使黛安和偷猎者长期处在对立和冲突之中,招致了杀身之祸。偷猎者们认为这位白人妇女断了他们的财路,非常愤恨,但经常数次交锋,却又败绩累累,积怨日久,便萌杀机。就在她被害前不久,不少偷猎者曾扬言她如不放弃斗争,就要采取报复。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鲁特说过:“黛安的致命伤是她自己当了一个执法者,最终导致她的惨死。”
英国野生物学家雷德蒙则根据1985年11月24日写给他的一封信,提出了一个新观点:“黛安干预了某些魔法,因此导致她的暴死。”信中详述了一名被捕的偷猎者、黛安称他“极其凶残”。他被带到黛安的小房里受审,“我轻轻地检查他的衣服,发现三包护符——一些碎皮头和草木片,看上去就象吸尘器里的杂什。我把那些东西抓到手,他就象泄气的皮球,一下子软了下来”。黛安然后走进卧室给公园看护们拿赏钱,忽然听到外间一阵骚动,她赶出来,看到三个看护死死地按住偷猎者,不让他前去抓远处壁炉上的护符。那个偷猎者进了监狱。雷德蒙认为,“此人和其他卢旺达犯人一样,有办法经常与家里联系。他或许暗中约好凶手去破门杀死黛安,并企图夺回护符。这家伙觉得有某些东西于他自己的安危至关紧要,但黛安把这些东西抢去了。我认为这正解释了本凶杀案的非逻辑性质,即凶手搜遍了房间,但没拿一件于欧洲人看来有价值的东西”。雷德蒙虽然最终在黛安的遗物中找到了那些护符,但仍坚持说,那些凶手当时根本不认识他们要找的东西,因为每个人的护符都是独一无二的。曾与黛安共事的美国生态学家韦伯等人都赞同雷德蒙的说法。
令人大为吃惊的是,1986年卢旺达警方声称:根据全面调查,他们认为凶杀案的真正嫌疑犯是黛安的同事和助手、美国动物学家麦圭尔,在黛安营地工作的5 名当地人,被指接犯有同谋罪。麦圭尔是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博士研究生,在黛安死前5 个月,他作为助手加入了大猩猩的研究工作,卢旺达警方声称、麦圭尔的杀人动机是为了非法攫取黛安多年积累的、独一无二的研究成果,卢旺达警方说,在黛安被杀当天,麦圭尔本人就在离出事地点不远的另一所小棚屋里,并说已获得他的“作案罪证”。但是,黛安和麦圭尔的许多同事、好友对卢旺达警方的这一指控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如果麦圭尔果真是杀人凶手,就不会在黛安死后继续在营地留驻长达7 个月,而且麦圭尔只会讲很少几句当地话和法语,不可能与当地人合谋。
尽管杀害黛安的凶手至今没能查获,但她于1967年放弃年薪5200美元工资、只身来到密林深山将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大猩猩,最终成为世界上有造就的动物学专家的胆略和勇气,永远赢得了后人的尊敬。按照黛安生前的愿望,她的遗体被埋葬在她心爱的大猩猩的墓地里。对黛安女士怀有深深敬意的卢旺达人民,按她生前的要求,在她的墓碑上刻上了给她起的专名:尼依拉玛西比莉,意即单独住在树林里的妇人。黛安女士和相貌凶恶的大猩猩建立了感情,没料到最后竟“壮志未酬身先死”,惨死在同类的屠刀之下。从黛安被害事件中,人们深深地领悟出愚昧无知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最凶恶的敌人,而逐步消灭这种无知和愚昧,正是人类的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
no.4 文苑艺海 文学篇 《罗摩衍那》中的罗刹王罗婆那的尸体是否还存在?
文苑艺海 文学篇 《罗摩衍那》中的罗刹王罗婆那的尸体是否还存在?
《罗摩衍那》是举世闻名的印度史诗。主人公罗摩王与古代斯里兰卡国王罗婆那的激烈战斗,构成了全史诗情节的高峰。按照传统的说法,罗婆那战死后即举行了火葬,但是近年来有人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罗婆那的尸体在将近3000年后仍然完好无损地保存在拉加拉山峰的石窟中。
泰国马拉瓦德教团的教士特玛难陀是位学识广博和威望甚高的佛教界元老。据他考证,罗婆那的尸体是采用了科学的药物处理办法后保存下来的。
大量的史料表明,古代斯里兰卡和埃及的关系极其密切,两国不仅有频繁的文化交往,而且还通过海路发展商业贸易。特玛难陀借用西方考古学者对埃及金字塔中至今保存完好的法老及其王后的木乃伊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断言《罗摩衍那》中的罗刹王——罗婆那当政时期,人们就通晓了这门学问,即“斯里兰卡从埃及那里学会了使用化学药物长期保存尸体的方法”。
特玛难陀称,为了供人瞻仰,罗婆那阵亡后,尸体停放在一座山丘上。
葬礼自然是按照国殡规模进行的,还邀请了许多友好國家的元首。罗婆那的兄弟毗湿那、正宫皇后曼都陀哩,姊姊特哩查达前来凭吊。当时埃及国王斐罗也来吊丧,他卑称“罗摩森瓦加”以示臣服于罗摩。而某些西方学者因为对梵文确切含义不甚理解,而将“罗摩森瓦加”读作“罗摩森”,这时由于不理解“瓦加”两字的意思,如同称呼乔治五世一样也将埃及国王斐罗称为“罗摩五世”。事实上,当时埃及国王甘当罗摩的藩属,此与“罗摩森瓦加”的原意相吻合。在前来吊唁的埃及国王一行中,有对保存尸体造诣颇深的专业人员,他们遵照罗摩的命令,在罗刹国的协助下‘,通过科学处理使罗婆那的尸体存留于后世。他们选用一种特殊的裹尸布,按照传统的礼仪将尸体安置在经过一番装饰的山洞里。罗婆那的尸体存在于两山之间被茂密的森林包围的山洞中,要想涉足那块经常有凶猛的野兽和毒蛇出没的地方极其困难。据特玛难陀的叙述,有一次他在迷途中确实到过那里。那时天色已晚,四周一片漆黑,只见从山洞里发出一道神秘的光。他判断这种极象镭的放射线来自罗婆那的尸体,事后,他向斯里兰卡政府呈送了一份调查报告的副本,指出这具尸体可能停放在山洞中的祭坛上,周围或许还有其他东西。
特玛难陀的关于罗婆那尸体这一新的研究动态立即在斯里兰卡引起了轰动、并引起东方考古界和史学界有关人士的关注。遗憾的是由于某种原因并没有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
按照印度的传统说法,罗婆那死后是火葬的,这显然是基于蚁蛭所创作的史诗《罗摩衍那》中的故事。但是在其他东南亚國家传世的《罗摩衍那》版本却不相同。
印度尼西亚出版的《罗摩衍那》记述道——“在罗摩的密集的‘箭雨’袭击下,罗婆那只好退却,不料陷入不知名的两山间峡谷中。他越陷越深,突然觉得好象被鳄鱼束缚了手脚。尽管他拼命挣脱,但无济于事。终于自食恶果,走向世界末日……”这里没有提及火葬问题。
泰国出版的《罗摩衍那》这样记述道——“有一次,罗摩闪电般地将‘帕拉赫马拉特拉’(一种投掷物)向罗婆那胸膛投去。罗婆那倒在地上,临死前微睁开眼睛,自感末日来临,想起叫其弟威毗湿那来解救,这时神猴河努曼未费吹灰之力便置他于死地……“这里同样没有提及火葬。
在泰米尔文日报《靳达摩尼》上,斯里兰卡著名的考古学家v.m.苏伯拉赫孟耶撰文支持特玛难陀的说法。他写道:“湖的附近确实存在罗婆那的尸体。罗婆那酷爱音乐,每当月圆日依稀传来阵阵的琵琶声和松籽油的芳香。
罗婆那又是湿婆神信徒,每天都要烧香祷告。“在谈及罗婆那的木乃伊终究会大白于天下时,他说:”关键的问题是,洞口有块巨石,只要想法将它搬掉就能进去了,不过这块巨石好像具有神奇的魔力,搬掉它并非容易。“
特玛难陀发表在僧伽罗文日报《塔瓦斯》的文章也绘声绘色地描述道:“山巅有一处地道,沿地道往前走可见一湖泊,湖对岸便是罗婆那右窟,至今未曾有人知晓。石窟中很可能还有殉葬的服饰、金银、钻石、珍珠以及其它珠宝,由于器物发光而使洞中能见度很高。”
印度那格普尔大学副校长、著名考古学家江沙卡尔教授从斯里兰卡实地勘查回来后,用马拉文写作了一部专著,也断言罗婆那的尸体至今仍保存在斯里兰卡。
此外、还应当注意到远在蚁蛭写作史诗《罗摩衍那》之前,罗摩衍那的故事便在南印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一些國家和地区传播。而蚁蛭在史诗中所描写罗婆那被火葬的情景,大抵与当时北印度盛行的这种殡仪习俗有关。至今那里每当印度教徒举行罗摩胜利庆典时,都要进行火烧罗婆那的有趣表演。
虽然争议依然存在,但各国学者对罗婆那尸体之谜的深入探讨,终将为研究古代南亚历史增添极其重要的考古资料。
no.5 文苑艺海 文学篇 《罗摩衍那》中的罗刹王罗婆那的尸体是否还存在?
文苑艺海 文学篇 《罗摩衍那》中的罗刹王罗婆那的尸体是否还存在?
《罗摩衍那》是举世闻名的印度史诗。主人公罗摩王与古代斯里兰卡国王罗婆那的激烈战斗,构成了全史诗情节的高峰。按照传统的说法,罗婆那战死后即举行了火葬,但是近年来有人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罗婆那的尸体在将近3000年后仍然完好无损地保存在拉加拉山峰的石窟中。
泰国马拉瓦德教团的教士特玛难陀是位学识广博和威望甚高的佛教界元老。据他考证,罗婆那的尸体是采用了科学的药物处理办法后保存下来的。
大量的史料表明,古代斯里兰卡和埃及的关系极其密切,两国不仅有频繁的文化交往,而且还通过海路发展商业贸易。特玛难陀借用西方考古学者对埃及金字塔中至今保存完好的法老及其王后的木乃伊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断言《罗摩衍那》中的罗刹王——罗婆那当政时期,人们就通晓了这门学问,即“斯里兰卡从埃及那里学会了使用化学药物长期保存尸体的方法”。
特玛难陀称,为了供人瞻仰,罗婆那阵亡后,尸体停放在一座山丘上。
葬礼自然是按照国殡规模进行的,还邀请了许多友好國家的元首。罗婆那的兄弟毗湿那、正宫皇后曼都陀哩,姊姊特哩查达前来凭吊。当时埃及国王斐罗也来吊丧,他卑称“罗摩森瓦加”以示臣服于罗摩。而某些西方学者因为对梵文确切含义不甚理解,而将“罗摩森瓦加”读作“罗摩森”,这时由于不理解“瓦加”两字的意思,如同称呼乔治五世一样也将埃及国王斐罗称为“罗摩五世”。事实上,当时埃及国王甘当罗摩的藩属,此与“罗摩森瓦加”的原意相吻合。在前来吊唁的埃及国王一行中,有对保存尸体造诣颇深的专业人员,他们遵照罗摩的命令,在罗刹国的协助下‘,通过科学处理使罗婆那的尸体存留于后世。他们选用一种特殊的裹尸布,按照传统的礼仪将尸体安置在经过一番装饰的山洞里。罗婆那的尸体存在于两山之间被茂密的森林包围的山洞中,要想涉足那块经常有凶猛的野兽和毒蛇出没的地方极其困难。据特玛难陀的叙述,有一次他在迷途中确实到过那里。那时天色已晚,四周一片漆黑,只见从山洞里发出一道神秘的光。他判断这种极象镭的放射线来自罗婆那的尸体,事后,他向斯里兰卡政府呈送了一份调查报告的副本,指出这具尸体可能停放在山洞中的祭坛上,周围或许还有其他东西。
特玛难陀的关于罗婆那尸体这一新的研究动态立即在斯里兰卡引起了轰动、并引起东方考古界和史学界有关人士的关注。遗憾的是由于某种原因并没有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
按照印度的传统说法,罗婆那死后是火葬的,这显然是基于蚁蛭所创作的史诗《罗摩衍那》中的故事。但是在其他东南亚國家传世的《罗摩衍那》版本却不相同。
印度尼西亚出版的《罗摩衍那》记述道——“在罗摩的密集的‘箭雨’袭击下,罗婆那只好退却,不料陷入不知名的两山间峡谷中。他越陷越深,突然觉得好象被鳄鱼束缚了手脚。尽管他拼命挣脱,但无济于事。终于自食恶果,走向世界末日……”这里没有提及火葬问题。
泰国出版的《罗摩衍那》这样记述道——“有一次,罗摩闪电般地将‘帕拉赫马拉特拉’(一种投掷物)向罗婆那胸膛投去。罗婆那倒在地上,临死前微睁开眼睛,自感末日来临,想起叫其弟威毗湿那来解救,这时神猴河努曼未费吹灰之力便置他于死地……“这里同样没有提及火葬。
在泰米尔文日报《靳达摩尼》上,斯里兰卡著名的考古学家v.m.苏伯拉赫孟耶撰文支持特玛难陀的说法。他写道:“湖的附近确实存在罗婆那的尸体。罗婆那酷爱音乐,每当月圆日依稀传来阵阵的琵琶声和松籽油的芳香。
罗婆那又是湿婆神信徒,每天都要烧香祷告。“在谈及罗婆那的木乃伊终究会大白于天下时,他说:”关键的问题是,洞口有块巨石,只要想法将它搬掉就能进去了,不过这块巨石好像具有神奇的魔力,搬掉它并非容易。“
特玛难陀发表在僧伽罗文日报《塔瓦斯》的文章也绘声绘色地描述道:“山巅有一处地道,沿地道往前走可见一湖泊,湖对岸便是罗婆那右窟,至今未曾有人知晓。石窟中很可能还有殉葬的服饰、金银、钻石、珍珠以及其它珠宝,由于器物发光而使洞中能见度很高。”
印度那格普尔大学副校长、著名考古学家江沙卡尔教授从斯里兰卡实地勘查回来后,用马拉文写作了一部专著,也断言罗婆那的尸体至今仍保存在斯里兰卡。
此外、还应当注意到远在蚁蛭写作史诗《罗摩衍那》之前,罗摩衍那的故事便在南印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一些國家和地区传播。而蚁蛭在史诗中所描写罗婆那被火葬的情景,大抵与当时北印度盛行的这种殡仪习俗有关。至今那里每当印度教徒举行罗摩胜利庆典时,都要进行火烧罗婆那的有趣表演。
虽然争议依然存在,但各国学者对罗婆那尸体之谜的深入探讨,终将为研究古代南亚历史增添极其重要的考古资料。
(傅丰渭)
古代希腊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对此,马克思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希腊的艺术和史诗“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14 页)。
荷马史诗包括两部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出色的作品相传为荷马所作,所以后世又统称为《荷马史诗》。但是,有否荷马其人及“荷马的史诗”,在西方文学史上却是一个聚讼纷纭、争论不休的疑案。近世以来,论述荷马其人其作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形成了学术史上众所周知的“荷马问题”。
所谓“荷马问题”,归根结蒂是这两部史诗的作者问题。目前,我们对荷马的生平所知甚少,虽然流传到现在的荷马的传记共有9 部,但这些传记充斥虚构,而且相互之间矛盾百出,时至今日显然已失去它可资参考的文献价值。西方古典作家对这位诗人的时代说法不一,古希腊作家认为,荷马大体与赫西俄德同时,即是公元前8 至7 世纪之交的人,但也有人认为应早于赫西俄德,有些人则说他晚于赫西俄德。古罗马史学家塞奥彭帕斯说荷马生于公元前686 年,说得如此肯定而又确切,但人们并不知道他的根据是什么,另一个古代传说,称荷马生于公元前1159年,这个说法又似乎太早了一点。
以上诸说,不可尽信,也不可完全不信,传统倾向这样一种意见:荷马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9 至8 世纪之间,相传为盲诗人,因此才叫他“荷马”
(homeros ,在爱奥尼亚土语里就是“盲人”的意思)。
关于荷马的出生地,说法也各异。由于荷马史诗在古代所具有的巨大影响,一个城邦被看作荷马的故乡似乎成了一种荣誉,因此曾有密而纳、希俄斯、科洛丰、皮罗斯、阿尔戈斯、雅典等许多城邦争着要荷马当它们城邦的公民。事实上,在古希腊世界,几乎所有的城邦都声称荷马就生在它们那里,这是由于这些城邦都看到荷马史诗中某些词句、词组乃至个别方言俗语,都是来自它们那个地方的。
在古代,尽管对荷马其人颇多异说,但古典作家并不否认他的存在,也承认荷马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的作者,著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大体都持有这样的观点,而且他们都毫不例外地受到过荷马史诗的巨大影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当时希腊人崇敬荷马,认为“荷马教育了希腊”。从中古时代直到18世纪的欧洲,传统一直认为荷马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远古时代的一位伟大的诗人。
到了近代,“荷马问题”骤起。法国僧正多比雅和意大利历史学家维柯率先发难。1725年维柯的《新科学》一书问世,作者在该书第3 卷《发现真正的荷马》中,根据这两部史诗本身一些语言学上的证据和他在《诗性智慧》部分所奠定的一些原理,作出了如下的“发现”:此前人们一直置信的荷马并不存在,他不过是希腊各族民间神话故事说唱人的总代表,或是原始诗人的想象性的典型人物,希腊各族人民自己就是荷马;两部史诗之间的间隔相距有数百年之久,所以它们不可能出于一人之手,《伊利亚特》当然先于《奥德赛》,如果前者是荷马少年时的作品,后者则是他晚年的产物,这个“他”
只能代表早晚年代不同的整个民族,而决不是同一个人。这一“发现”,石破天惊,极大地震动了西方学术界。1795年,德国学者沃尔夫在《荷马史诗研究》一书中作出了更详尽的论证,指出史诗从公元前10世纪左右开始形成,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口头相传,直至公元前6 世纪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图当政时,才正式用文字记录下来。他断言两部史诗各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曾作为独立的诗篇由歌手们演唱,经过多次的整理加工,史诗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因此,《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并非出于同一个诗人的笔下,而是许多歌手的集体创作。后来,他的同胞拉赫曼更明确地阐述了前者的观点,谓两部史诗乃是由口头相传的单篇的民间诗歌作品汇编而成的,如他曾把《伊利亚特》除最后两卷外,分成了16首互相独立的诗篇。这种观点,通常被称为“分解说”,即“小歌说”。
与上说相对立的是“统一说”。“统一说”实质上是古希腊有关荷马传统看法的复活,它以德国学者尼奇为代表,主张荷马其人有历史的真实性,生卒年代应不晚于公元前9 世纪;史诗有统一的艺术结构,他批评了“分解说”的一些论点,认为荷马史诗中的矛盾是微不足道的,这类细小的矛盾不足以证明两部史诗是由几个诗人参与创作的。
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基本核心说”,这是一种调和折中的观点。在这派人看来,荷马史诗最初的基础可能是一些短篇,后来以这些短篇为核心,逐渐加以扩大,如德国学者赫尔曼认为,有关阿基里斯的愤怒的文字是《伊利亚特》的基本核心,俄底修斯渡海返乡的飘泊奇遇的故事则是《奥德赛》的基本核心,其余部分都是后来添加上去的。因此,史诗既保持了基本的统一,同时存在不少脱离布局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德国学者基希霍夫、英国史家格罗特等人基本上都持这样的见解:两部史诗既不是一连串各自分开创
作的民间诗歌的汇编,也不是出于一位大诗人的手笔,它们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古老的神话传说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故事,是它最原始的素材,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势必由许多民间诗人对它不断地进行增删、修饰,最后似应由一位大诗人(如荷马)进行加工整理而成,这种综合性的说法已日益为学术界更多的人所接受。
当然,“荷马问题”的疑案并没有就此解决,本世纪以来,学者们对它投入的热情仍有增无减,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帕里对荷马史诗的研究。
他从语言学的角度,仔细研究了这两部史诗中重复出现的词组、短语,尤其是每个英雄和神的名号的组合与使用,发现史诗具有一整套程式化的语句。
他认为,史诗不是诗人简单地运用一个个字或词创作出来的,它还由大量程式化的词组和诗句结合而成。据统计,荷马史诗中有1/5 是由重复使用的诗句构成的,总共2.8 万行诗中有2.5 万个重复出现的短语。这些程式化的用语符合配乐咏唱的古希腊诗歌的特有规律,也便于在没有文字的条件下口头传诵和即兴创作。如此大量而固定的程式用语,显然不能出自一个诗人的创造,那是经过世代民间歌手不断口舌相传、不断积累筛选而约定俗成的。帕里的发现被学术界认为是20世纪荷马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他因此被誉为“荷马研究中的达尔文”。
对《荷马史诗》及其史诗作者的研究与争辩,如同这两部史诗具有永久的魅力一样,也许永无休止,但再多的争论也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伊利亚特》、《奥德赛》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部伟大的史诗。
no.6 世界上第一位女诗人是谁?
世界上第一位女诗人是谁?
世界上最早的一位女诗人是谁?有人认为萨福可以说是古代希腊、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有史可查的女诗人。这一观点在西方似乎已成定论,我国不少专著也赞同此说。
萨福,据史书记载,约生于公元前612 年左右,这时正是希腊文化极盛时期,其诞生地是爱琴海上莱斯博斯岛的一个叫伊锐索斯的城市,6 岁时随母迁移至岛上最大的城市密蒂林,并在那里定居。萨福17岁开始写作,直到55岁逝世,著有诗集九卷,每卷有1000行以上,她的诗以抒情为主,风格朴素自然,感情真挚强烈,在古希腊备受推崇。古希腊人称她是“无与伦比的女诗人”,就象人们称颂荷马为“无与伦比的诗人”一样。人们又称她为第十艺文神女,在古希腊神话中司艺文的神女共9 人,那萨福即是第十诗神。
苏格拉底也把她列入哲人之列。由于萨福在诗中歌唱自由,歌唱爱情和友谊,歌唱人类幸福,所以受到中世纪禁欲主义者的嫉恨,她的大部分作品都在中世纪被基督教会焚毁了,如今保留的只有两三篇较完整,其余都是断片,总共不到500行,仅及她全部著作的5 %左右。
笔者以为,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其实,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已有女子所作诗篇了。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集注《诗集传》中就曾指出《诗经。鄘风。载驰》的作者就是女子,她就是春秋时代的许穆夫人。从《诗经》中可知:《载驰》一诗因为有特殊记载,又参之诗歌的内容是可以确认的,因此称该诗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是客观的。从先秦的有关著作中可知,许穆夫人是春秋时卫国宣姜之女和卫戴公之妹,因为嫁给许国国君穆公为夫人,故有此称。纵观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女诗人和女词人所作,大多描写个人身世、不幸遭遇、离愁别绪、婚姻不谐以及对婚姻
自由的热烈向往、对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等等,而许穆夫人早在2000多年前的诗作《载驰》中就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充满爱国激情的不朽诗章。
春秋时代,群雄并起,列国纷争。公元前660 年,狄人伐卫,朝政不理、专好养鹤的卫懿公迅速失去民心,狄人大败卫师于荥泽,并诛杀卫懿公。与公交厚的宋桓公连夜率师将卫国的败亡之众约5000人接到黄河,居于漕邑,并立懿公之子戴公为君。第二年,戴公不幸而死,文公即位,不久又死。《载驰》一诗即作于许穆夫人返回漕邑吊唁卫文公期间。卫国的生死存亡已经到了紧急关头,许穆夫人毅然决定返卫吊唁兄长卫文公,并与祖国人民商讨对策。恰在这时,许国君主特意派大夫赶来劝阻。在古代,女子出嫁后一切都受丈夫家管束,毫无行动自由,况且她又是君之妻,处事更要慎重。她明白,倘若坚持返回卫国,则有违犯君命之罪,虽为君妻也有被杀的危险;如果回许,那又置危亡之中的祖国于何地?强烈的爱国之情,终使她坚定了返回祖国的决心: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我回到卫国去!从全诗来看,《载驰》和《诗经》中的许多优秀诗歌一样,已具备了诗歌创作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特征,体现了她那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这首动人心魄的爱国主义诗作,在当时就被广为传诵,所以被收入在《诗经》中。西汉末年,刘向在编《古烈女传》时,就曾专为许穆夫人立传,盛赞其“慈惠而远识”。对她备加推崇。
那末,这一事实为何不被后人所重视呢?原因大致有两点:(1 )《诗经》中各篇诗歌的作者,绝大部分都已不可考。一些贵族文人的作品,除少数在诗中偶尔留下名字外,大多数也无作者可考。汉代《毛诗小序》在解释各篇诗歌时,往往把诗说成是某王、某妃、某公以及其他历史人物所作,如说《关雎》是周文王后妃所作、《七月》是周公旦所作等等,实际上均不可靠。因此,即使是正确的记载,也会引起人们的误解。(2 )有关《诗经》作者问题的研究,在我国一直是薄弱环节,至今尚无专文发表,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翻开一些中国文学发展史专著或大学教材,均叙之不详,一笔带过,对许穆夫人更是略去不说。这样,自然不会产生影响。
可见,尽管萨福名震西方,但说她是世界上第一位女诗人,则与史实不符。因为经后人考证,许穆夫人约生于公元前690 年,作诗的年份也在公元前660 年左右,这比萨福早了将近80年,比萨福诗篇的问世也要早半个多世纪。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认为:世界上第一位女诗人应该是中国的许穆夫人。亲爱的读者,你们以为然否?
no.7 谁能揭开“莎士比亚”的真面目?
谁能揭开“莎士比亚”的真面目?
威廉。莎士比亚的一系列文学作品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16世纪到17世纪英国的时代现实,集中地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成就。举世闻名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佩斯》更是奠定了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巨人”地位,就像我国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一样,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化史上雄视百代,研究莎士比亚作品早已在国际上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人称“莎学”。莎士比亚的名字早已越出国界,成为各国人民所崇敬的“世界文化巨人”。
莎士比亚一生中创作了37部戏剧、154 首十四行诗和两首长诗。除了两首长诗是他生前发表的以外,其余的全部作品都是他死后由别人搜集整理后
陆续问世的。最令人生疑的是,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他的身世却有许多不为世人所知的地方,他本人未曾留下只字片言,有关介绍莎士比亚生平事迹的材料奇缺。当时,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明确说明那些作品是演员莎士比亚创作的。在莎士比亚去世时,居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视,没有一个人按照当地习俗为他的逝世写一首哀诗。
于是,人们自然会提出“莎士比亚真有其人吗”这样的疑问:以演员威廉。莎士比亚的名字发表的那些惊世之作,究竟是他本人写的,还是别人创作后用这一假托的笔名发表的。即使象拜伦、狄更斯这样的大作家也怀疑莎士比亚是否写过那些杰作。“莎士比亚真伪之谜”是一个争论了几个世纪的未解之谜。
在文化史界,有人认为莎剧的真正作者是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莎士比亚”只是伊丽莎白女王假借的名字。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主角所处的环境与女王本人颇具相似之处,女王知识广博,语词丰富多样,说话机智善辩,所以反映在莎剧作品中的单词数量达21000 多个,一般的人显然难以做到这一点。同时,在伊丽莎白女王去世的1603年以后,以“莎士比亚”为名发表的作品数量明显下降,在质量上也较前大为逊色,人们设想这些很可能是女王早期的不成熟之作,而在她死后由别人收集、整理后出版的。凑巧的是,莎士比亚第一本戏剧集的出版者潘勃鲁克伯爵夫人,恰恰又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至友亲信和遗嘱执行者。专家们认为,通观莎士比亚作品的精彩语言与丰富剧情内容,只有伊丽莎白女王才具有那些杰作的作者所特有的广博的学识、凝炼的语言和对于人们感情意志的高度洞察力。
莎剧的真正作者应当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这是另一些学者针锋相对的见解。把哲学家培根的笔记内容和莎士比亚初版作品比较分析,两者有难以想象的相似之处。莎剧上至天文地理,外及异邦他国,内涉皇朝宫闱,通达古今,精深博大,出身卑微并且从未踏进大学门槛的普通演员是不可能写作完成的。作者艺术功底深,生活感觉广,剧本情节生动感人,语言准确优美,全景式描绘了当时英国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各种社会力量的冲突,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人物栩栩如生,久演不衰。这种传世之作应当出于造诣精深的哲人培根之手更合乎情理。
莎士比亚所处时代正是英国伊丽莎白王朝政治、宗教的变化动荡时期,上流社会和达官显贵认为编剧演戏为有伤风化的耻事。但是,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知识分子阶层仍有一些学者暗地里写戏演戏。迫于社会压力和公众的舆论指责,剧本的撰稿者就虚构了一个“莎士比亚”的笔名。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相比,弗兰西斯。培根文才出众、阅历丰富、善于思考、勤奋攻读,理所当然是这些作品的执笔人。
莎士比亚作品的真正主人究竟是谁?是伊丽莎白女王,还是哲学家培根,或者有其他人选,众说不一。现在看来,要否定莎士比亚的著作权,就象要完全驳倒种种怀疑者一样的困难。
no.8 莎士比亚诗中的“黑肤夫人”究竟是谁?
莎士比亚诗中的“黑肤夫人”究竟是谁?
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留给人类的重要文学遗产,后人有关的论著,其数量仅次于莎氏的代表作《哈姆菜特》。他的作品虽然很多,但生平资料却极为有限,因为在当时剧作家是不为人们所重视的,这就为人们研究莎氏的生平、死因、作品等问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以十四行诗为例,最初出版是否出于莎氏本人的意愿?卷首献辞中的mr.w.h. 到底是谁?诗中的年轻朋友、情敌诗人和黑肤夫人是否实有其人,他们是谁?
在所有这些有争议的问题中,无疑要算“黑肤夫人”这个谜最引人注目、最富浪漫色彩了。的确,这位夫人年轻,擅长音乐,黑头发、黑眼睛,甚至是黑皮肤,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在爱情上她却不够忠实,轻浮放荡,既欺骗了自己的丈夫,又背叛了情人,暗中投入诗人的朋友、那个英俊青年的怀抱。莎氏在诗中对她寄托了很深的感情,总是萦绕在诗人的心头,对她的热情一生都没有冷却过,而是一直在塑造她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她简直成了真正的倾国倾城的绝代美人。对这样一位充满诱惑力的美人,自然引起后世研究家们的极大兴趣,并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这个真人。在几百年的长期考证研究过程中,人们提出的黑肤夫人的原型人选不下七八名,但似乎还没有真正找到这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女人。
18世纪的莎氏全集编者马龙开始寻找诗人的这个情人,他认为这个“黑肤夫人”就是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并提出了许多论据。莎氏在不少作品中无保留地歌唱了自己的时代,并在伊丽莎白女王身上寄托了作者对贤明君主的理想。马龙的同时代人卡尔迈认为:“很明显,所有十四行诗都是写给伊丽莎白女王的。”从莎士比亚劝他的可爱的女王朋友结婚生子,以及伊丽莎白此时已超过60岁等事实都没有使诗人感到为难来看,诗人和女王的私人关系是很好的,因此女王很可能就是“黑肤夫人”的原型。
有的研究者从1594年出版的《威罗比,他的艾薇姗》一书中发现了新线索,认为达夫南特的母亲可能就是十四行诗中的迷人的“黑肤夫人”。书中的故事主要讲一个客栈老板的妻子如何拒绝许多求爱者,而只把爱托付给一位熟悉的朋友w.s.莎士比亚的名字正好是williamshakespeare. 据传说,莎氏往返斯特拉特福和伦敦的途中,往往住在一个酒商开的客栈里,时间一长便成了这家人的朋友,漂亮的客栈夫人对他特别殷勤,其儿子(后来成为17世纪著名戏剧家、桂冠诗人的达夫南特)和莎氏也有着特殊的感情。据莎士比亚最初的传记作者奥伯雷记述,达夫南特本人在醉酒时常常在人面前暗示自己可能是莎士比亚的私生子,并以此感到光荣。为此,一些评论家就作出了上述的猜想。但后来著名的莎学评论家威尔逊提出了疑问:“达夫南特是1606年生,而事实上酒商1605年前还没有得到开业执照,这样时间对十四行诗中的事件来说是太晚了。”
19世纪名学者w.约丹根据十四行诗第130 首中“我的情人当她走路时,是脚踏实地”这句话推断“她一定是扁平足”;根据她的音乐才能和擅长卖弄风情,以及其他线索,约丹得出这样的结论;黑夫人来自西印度殖民地、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欧洲人后裔,带有非洲混血,可能是黑人和白人的混血儿,或是白人与混血儿生的。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1933年。同年,莎学家g.b.哈里森又提出一个实有其人的女人,那就是住在伦敦的黑人露茜,一个伺候朝臣贵族和富家的妓女。1964年,p.昆奈尔也附和此说,认为“黑夫人不是宫廷中的贵妇……而是一个出名的宫妓,诨名叫‘黑人露茜”,她的黑色面貌受到人们赞美。另一方面,莎士比亚告诉我们,在欺骗他和勾引他的朋友之外,她也不忠实于她的枕边盟誓。因此,我们或者可以指出她是某个富商的妻子。“
比较可信的一种说法是“黑肤夫人”就是玛丽。菲顿。由于她和青年贵族赫尔伯特的爱情故事,许多批评家常常提出这种说法,维多利亚时代的人
特别热衷这一说法。1890年,泰勒首先提出了这一假设。他先肯定莎氏的十四行诗是写给赫尔伯特的,那么“黑肤夫人”自然是菲顿了。她于1595年17岁时,成为伊丽莎白女王的一个宫女,1600年成了赫尔伯特的情人,并给他生了一个孩子,但不久即夭折。为此事,赫尔伯特被送进舰队街监狱、菲顿被开除出宫。菲顿后来的命运也很不好,先是给莱夫逊爵士生了两个私生子,后来又嫁给了泼尔摩尔船长。有人曾描绘过菲顿大胆而轻率的举动:敞开头巾,卷起衣服,拿着一件宽大的斗篷,象男人一样,大踏步走去和赫尔伯特幽会。后人肖伯纳还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个有趣的剧本《十四行诗里的黑肤夫人》来肯定这一主张。但是这一论断也受到人们的怀疑,因为十四行诗中的黑肤夫人是一个有夫之妇,而菲顿被撵出宫门后很久才正式与人结婚。更为致命的一点是,后来发现菲顿的画像是个金发碧眼白皮肤的美人,虽然她的教堂纪念碑说她是个黑种妇女。
到了1973年1 月29日,情况又有了新的进展:英国《泰晤士报》以显著篇幅刊登了著名历史学家、莎学家饶斯的文章《终于真相大白——莎士比亚的黑肤夫人》,此文立即轰动了世界。原来饶斯在牛津波斯莱茵图书馆研究西蒙。弗芒的资料时,发现“黑肤夫人”极有可能是艾米丽娅。雷尼尔。
弗芒生于1552年,死于1611年,是个医生、占星家和好色之徒。艾米丽娅是巴萨诺和玛格莱特。约翰逊的女儿,父亲死时才6 岁,1587年17岁时成了孤儿,只有l00 镑遗产。为了挽回恶运,她成了韩斯顿勋爵一世的情人。
在发现自己怀孕后,为掩饰,她找了宫廷乐师威廉。雷尼尔做丈夫。艾米丽娅曾于1593年找弗芒算命,告诉他,丈夫对她不好,挥霍了她的许多钱财,弄得她现在很穷。弗芒描绘她是“褐色、年轻”,故意卖弄风情,后来她派女拥人来接他幽会。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跟她们去了,在她那儿过了一整夜。”但有人提出了两点疑议:(1 )艾米丽娅实际上是嫁给了奥尔方苏。雷尼尔,而不是威廉。雷尼尔;(2 )莎士比亚辞典的编者、莎学专家韦尔斯指出饶斯说的“褐色、年轻”也不对,据仔细研究,发现这个字不是brown (褐色),而是brave (鲜艳华丽),这就是说艾米丽娅“年轻漂亮”,而不是说她为“黑肤色”。因而饶斯向人们提供的仍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夫人。
也有少数批评家根据莎氏特别钟情于“黑肤夫人”的事实,证明这位令人销魂的女子不是别人,就是莎士比亚自己的妻子安娜。哈莎薇,称她为“可怜的安娜”,或“斯特拉特福的美人”。
有一种现象不容否认,就是在莎诗研究中存在着把诗中所写的都当作真人真事的倾向,爱到历史资料中去探本求源,寻找这个真人。当然,莎氏的不少作品都有历史事实作依据,但并非全部如此,更何况现实和文学形象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在文艺研究中探本究源、穿凿附会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迈凯尔说过:“花在这方面的所有劳动纯粹是浪费。”莎诗编者布斯也说:“不必再去举例说明了。”总之,不管这位“黑肤夫人”是实有其人,还是幻想中的产物,这个美人之谜恐怕永远也无法解开了,诚如本世纪初莎学专家道顿所说:“我们永远不会发现这个女人的名字。”
no.9 《奥赛罗》是一出人文主义理想幻灭的悲剧吗?
《奥赛罗》是一出人文主义理想幻灭的悲剧吗?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年),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大师。生于斯特拉夫镇的一个较富裕的市民家庭,从小就喜欢戏剧和诗,学过拉丁文和修辞学。23岁时离开故乡到伦敦自谋生活,当过杂工、演员、编剧和剧团股东。在剧团的20多年中,共创作了37部戏剧,两首长诗和154 首十四行诗。他从人文主义思想出发,对英国封建社会衰落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描绘和批判,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情绪和愿望。他的作品达到了欧洲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创作思想和理论观点,散见于戏剧和诗中。
莎士比亚的戏剧分为三种:历史剧、喜剧和悲剧。他在历史剧中描述英国的过去,特别是蔷薇战争时期。这类剧本(《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篇》、《理查三世》、《亨利八世》)显示他有本事使庞杂的历史资料合于舞台的要求。他的喜剧所采文体颇广。《错误的喜剧》(根据普劳特斯的《米那奇米兄弟》)、《驯悍妇》和《温莎的风流妇人》着重闹剧成分;《仲夏夜之梦》、《如愿》和《第十二夜》是浪漫的喜剧;《皆大欢喜》、《恶有恶报》和《脱爱勒斯与克亚西达》内容比较严肃,常被称为阴沉喜剧(darkcomedies)。
但莎士比亚最伟大的天才是表现在他的悲剧上,虽则他在悲剧上也采用广泛的题材与手法。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悲剧中一定要列入他写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朱丽阿斯。西撤》、《马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和《安东尼与克利欧佩特拉》。
但对《奥赛罗》一剧的认识国内外专家至今很不一致。《奥赛罗》被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戏剧题材来源于16世纪意大利的一个短篇小说。原是一个平常的爱情故事,莎士比亚把它改编为一出具有深刻时代意义的悲剧。
摩尔人奥赛罗是威尼斯大将,他和一个元老的女儿苔丝德蒙娜成了婚。
元老歧视奥赛罗的肤色,反对这桩婚事并诉诸于威尼斯公爵。这时土耳其人入侵威尼斯领地塞浦路斯,公爵需要奥赛罗领兵御敌,因此对婚事不加追奥赛罗统帅军队去塞浦路斯,并任命凯西奥为副将。旗官伊阿古嫉恨凯西奥的地位,诬陷凯西奥与苔丝德蒙娜有私。并利用苔丝德蒙娜的天真,设下许多圈套,引起奥赛罗对妻子的怀疑。奥赛罗中计将苔丝德蒙娜扼死。这时,伊阿古的妻子哀米利霞揭发了丈夫的罪行。奥赛罗发现真情,也悲愤自杀,伊阿古被押回威尼斯,受到应得的惩罚。
有人认为,作者通过奥赛罗以莫须有的怀疑而杀害心爱妻子的悲剧,提出了关于种族的大问题,作者以赞美的心情叙述了白种人苔丝德蒙娜如何战胜了元老院的反对,冲破了封建枷锁,同勇敢而品质高贵的摩尔人结婚。同时也看到尽管奥赛罗轻信谗言,上当受骗,但他是光明磊落的,而白种人伊阿古则是阴险可怕的毒蛇。
有人认为《奥赛罗》抨击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
而一般的都认为《奥赛罗》叙述摩尔人统帅奥赛罗受骗杀妻后悔而自尽的故事,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于人与人之间真诚关系的破灭,是一出人文主义理想幻灭的悲剧。
也有人认为《奥赛罗》是“一出人文主义理想幻灭的悲剧”这一结论是不确的。这种观点认为,人文主义者普遍把“理性”视为人的最高品质;这也是人文主义理想人物的核心精神。但是奥赛罗却是一位明显欠缺理性的人物。他对人心的险恶,对时代环境特点,懵懂无知,醉心于自己的军功冒险生涯;以简单的真诚原则对待一切人,以至于轻信谣言,铸成大错。这种为事物直觉表现所支配,为个人情感所主宰的人物,怎么可以称作是人文主义的理想形象呢?人文主义呼唤“理性英雄”,而奥赛罗却是位“感性英雄”。
因此,他是一位生不逢时的上古英雄的精灵,他的毁灭宣告了上古英雄法则的崩溃。莎士比亚在此剧中,表现的是具永恒价值的主题:人的最古老的主体意识——英雄观念的失落。《奥赛罗》是一曲为上古英雄唱不尽的挽歌,也表现了莎翁对社会文化性质的强烈质疑。
no.10 哈姆雷特为何拖延复仇计划?
哈姆雷特为何拖延复仇计划?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被后人研究得最多的作品。3 个世纪以来,《哈姆雷特》一直是评论家争论不休的剧目,对其评论不计其数,各种解释层出不穷。时至今日,对此剧目的探讨仍有深化的必要。
在汗牛充栋的评论著作中,大多涉及剧中男主人公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问题,复仇任务决定了哈姆雷特的整个命运。哈姆雷特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复仇?或者有没有过复仇行为?为什么拖延复仇?与此有关的一切就决定了全剧的中心内容,并且成为引起诸般探讨和争论的根源。
《哈姆雷特》是一幕世界闻名的复仇剧。它是莎士比亚依据传说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借鉴当时复仇剧曾运用过的情节如鬼魂、延宕、装疯、戏中戏和杀人流血等,并赋予它深刻的真实性和哲理性,使之成为具有重大典型意义的时代的镜子这样一部作品。复仇剧的主人公实际上往往不能迅速行动,因为他一时之间找不到最恰当的复仇时机。目前,关于哈姆雷特拖延复仇是否真有其事尚有争论。有学者认为,虽然哈姆雷特在他的独白中几次谴责自己拖延复仇,但在行动上并未拖延复仇。英国文学家陈。吉阿也认为,拖延复仇的感觉是莎翁有意造成的,莎翁在剧中有意拖长时间,增加人物与情节,以便有更多的篇幅来表现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另一位莎土比亚戏剧的研究者吉。克拉福德也持同一观点。不过,大多数学者都承认,哈姆雷待的确拖延了复仇计划,但对他拖延复仇计划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则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关于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原因之争论,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内因论、外因论和综合论。内因论是从主人公的性格或思想上着手分析;外因论则从主人公所处的客观环境去发掘;综合论认为应将上述两说进行综合分析。
专注哈姆雷特性格的“心理派”理论认为,哈姆雷恃拖延复仇的主要原因是他自我矛盾的忧郁性格所致。哈姆雷特的命运和无法消除的内心矛盾时刻缠绕着他:他的遭遇和处境、他对复仇任务的反应、为父报仇及“整好时代”——装疯和耍疯、无穷的忧郁和一再地拖延(几大段独白)、他最后的表现——一定的平静(意识到命运与必然)和无限悲苦中的荣誉感。哈姆雷特的性格和精神是斑驳复杂的:他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责任感、却又是个注定不能实现他理想的“理想主义者”;他看上去既能行动、又不能行动;既要行动的时机、又放过了难得的机会;他深爱过奥菲利娅、又对她极其严酷;他厌恶生命、却又向往人生的作为和美好;他既不能迅速复仇、又不能理解自己为何拖延复仇,每当他想到复仇义务时,他就一再强烈地却又总是无效地谴责自己。
“心理性格”理论是哈姆雷特拖延复仇内因论的核心。相关的拖延复仇原因的解释有17种。文化伟人歌德认为: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原因在于性格太软、难当大任;a.w.史雷格尔和柯尔律治认为:哈姆雷特过分地沉思损害了行动,或者心灵总被内在世界占据,失去了对外界事物的真实感;别林斯基的看法是:哈姆雷特正经历精神发展过程的中间的或分裂矛盾的阶段;a.c.布拉德雷持下述观点:不幸的命运强加于哈姆雷特的病态的忧郁是其障碍,良心问题使他不能行动;l.c.奈茨主张:哈姆雷特的意识已被腐蚀到不能肯定什么的程度;萨拉瓦多。德。玛达雷戈的观点为:哈姆雷特是一个无情的自我中心主义者,除他自己之外,他不关心任何人与事;伊撒克。罗艾觉得:按病理学诊断,哈姆雷特完全是疯了;恩奈斯特。琼。恩斯以为:按弗洛伊德心理学分析,哈姆雷特患了男孩亲母的奥狄浦斯情结,其心思并未放在复仇上。
与内因论及心理性格派理论对立的是外因论的解释:即哈姆雷特和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各种客观因素是他拖延复仇的主要原因。以普劳曼、瑞特逊、克兰和威尔德等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由于外部条件对哈姆雷特不利,如当时克劳狄势力很强大,且此人又很狡猾阴险,使哈姆雷特在没有确切无疑的证据时不能贸然行动;还有的学者主张从社会历史和其时代局限性的角度来考察这一问题,他们援引了主人公在第一幕第五场的结束语:“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媚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以此说明“一件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身上,……这重担他既不能肩起,也不能放下”。这一主张的代表者有歌德多顿和阿尼克斯特等人。
目前较有影响的则是综合论派理论。这一理论的评论家认为,只从主观上或客观上分别去寻找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原因都各有其价值,但两者都难免失之偏颇。要彻底弄清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原因,必须从主客观两方面加以综合分析。造成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并非是单纯的时机或方式,而是远为复杂深刻的主客观因素: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哈姆雷特从思想上与本能上已经不能热衷于封建传统的复仇任务,而他所向往的“整好时代”和实现人文主义理想的要求,又只能是一番空想。从主观上来说,哈姆雷特性格稳重、谨慎、内向甚至有些多疑,但他并非是不善行动的人。他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社会问题,深知自己有责任改造这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但又拿不出具体可行的措施。他知道复仇意味着他不得不马上着手治理國家,但他又感到准备不够,因此信心不足,至少在潜意识里他并不想过早处死国王,于是,他的复仇计划便一拖再拖,最终导致自己与敌人同归于尽,酿成悲剧。
早在1898年,a.h.陶尔曼就列举了当时已经提出的十几种主要的解释拖延复仇的观点。这一问题至今仍困挠着评论界。究竟哪种见解更能说明问题,哪种观点更令人信服,还有待专家学者们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