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南昌起义后的一度离队又复回问题
这是陈毅揭出的,以陈帅的为人和当时不少知情人尚存的环境,应不是谎言。
私自离队,当然不对,但在当时的环境下,离队不等于脱离革命,更不是叛变,只是对所在这支残兵败将队伍前途的没有信心。当时整个中共都处在对革命道路的摸索初期,又有几人对这支队伍真正有信心呢?何况林当时只是小年轻,不能过于苛责的。陈帅后来会见外宾时,曾说当时自己其实也很茫然,毕竟那时还年轻。起义的大多主要领导人和大量的高级军官其时都早已离队,这对部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无论如何,林是极少数一部分坚持下来的人之一,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NO.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很多人把这事当成林的污点,其实刚好相反,正说明其时的林是个好党员。
首先林的信不是对革命信念有动摇和疑问。只是对革命的道路应怎么样走,农村武装割据这条路究竟能否最终成功,内心存有疑问,这种疑惑在当时党内应是普遍现象,只是绝大多数人没有公开表达出来而已。事实上,没有任何人能在任何事情上思想认识永远正确。
其次,林是以正常的途径表达反映自己的疑惑的。
作为党员,对党组织的方针路线有看法和疑问,通过正常途径向组织反映,即是一个党员的权利,更是党员的基本义务。不是应批评,而是应表扬和提倡的。林坦然向组织表明自己的疑问,正说明了林对党是坦城的,是应充分肯定和赞赏的。
注意:毛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是解惑,而非批林。
事实上,党(包括毛)也从未因此批评和处分林,而是一直充分信任林,即使在肃反扩大化和延安整风时,也没人因此肃林整林。
后来林在《毛选》出版时,要求不披露自己的名字,实有私心:想证明自己一向和毛一样一贯英明正确。这其实是没必要的,反而容易让人误认为这是个污点。
NO.3 长征中提议以彭换毛向中央写公开信的方式是阳某不是阴谋,表达对上级领导所行军事指挥策略的不同意见,也是正常的合法的。当然试图指定领导人超越了林彪的职权,是不对的。
实践证明毛的指挥基本是正确的,林由于所处的地位较低,对敌我态势不可能及时全面了解,对毛的一些指挥动作不理解,实在不足为怪,而且也不仅是林不解,只是只有林公开提出来了而已。
NO.4 型关战役林彪威名震天下平型关战役的作用更多是在政治层面。
从鸦片战争开始的积弱难返,对外作战一败再败,到日本入侵后,民国各路诸侯的不触而败,中国的确已无以言勇了。在这种情形下,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对振奋全国上下的士气和抗日胜利的信心,对打击投降派的嚣张气焰,无论怎么评价其作用,都不为过。从这方面讲,林立下了殊勋,自当名垂青史。
但从纯军事角度看,平型关战役只是一次很小的简单伏击战,根本谈不上是战役,小战斗而已,无论战果还是战术上,都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东西。相信任何一位真正的军事家都不屑于把这样的战果当作自己的显赫战功的。
NO.5 军事才华得到斯大林的大力夸奖此事应是言过其实。
实际上,只是在苏养病的林,不可能有条件和能力给苏军提什么高明的军事战略战术建议。很简单,要对军事战场形势形成成熟有效的战略战术构想,必须对敌我双方的态势有相当程度的准确了解,包括双方的兵力对比、战场部署、装备水平、后勤保障、战斗能力和战略战术习惯等等,还有地理天候和道路交通能力等都要很了解。这都不是林所能了解得到的。当时对德军先进的新型大兵团装甲快速机动作战模式及其战略战术,全世界都是认识远远不足的,何况是一个对当时先进武器都接触很少的落后國家的将军。
林在四平保卫战的惨败说明,到了此时他对当时先进装备的战斗力战术水平,还远不了解。当然,这不是林的错,人的认识总是来自实践的。
NO.6 四六年四平保卫战此役之败,非战之过,败是必然的,不能归责于林彪!
采用阵地防御战,是当时的政治气候所决定的,非中共更非林之愿。
当时正是停战谈判时期,停战令随时可能下达。一旦停战,谁屁股下的地盘就合法地属于谁了。所以当时国共双方都是寸土必争的,中共在各个战区都进行了或大或小的阵地防御战,非独东北如是。此外,对蒋军战斗力的认识仍停留在记忆中的水平,对美械装备美式战法的无知,是中共此时必然的通病,采用阵地战是无法避免的战略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林也不可能例外。
当然,中共各个战区也都因此或大或小地吃了亏,东北则败得最惨。但这是东北的具体条件决定的,不可能单一个林彪所能改变。
其一,林的所属来自各地,杂乱无序,盲目扩充,未经整合,乌合之众,指挥不灵。其部队相当多是工作队的组态,不是战斗队的组态。林对属下各部也不了解。
其二,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做依托,后勤保障情报等不能支持。
其三,林等初来乍到,地理环境天候民情等都还不甚了了。
其四,东北道路交通条件相对较好,便于蒋军机械化部队机动能力的发挥。
其五,对蒋军已脱胎换骨的无知,导致仍使用老战法战术。
所以林的四平保卫战尚未开战,就已注定是大败之局,非人力所能挽回。
至于林在战役中的具体指挥是否有误,当然可以商榷,但一,这不能改变必败之局,二,要放在当时的条件环境下来审视。
林在败退中的指挥,能在严峻的形势下,作到败而不慌,乱中有序,溃而不散,能较快脱敌,进而稳住阵脚,体现了其较高的军事指挥素养。
有人说:要预见到和平必然破裂,所以可以采用运动战,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这表面看有理,实为小孩之见。
应当说,在当时,和平持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虽然不大。毕竟久经战乱之后,国人无不人心思和,这也是国民党失民心,并最终失政权之所在。
如果中共把地盘都运动给了老蒋,一旦停战,那中共岂不是只能都和平缴枪?那倒真的可能实现和平了。
只要能合法地多占些地盘,停战期间就能更充分地备战。和平最终破裂之时,政治上也能占到更多主动,军事上更多回旋迂回空间。所以其时国共必然是寸土必争!
NO.7 辽沈战役中攻打锦州的争执我相信,即使林彪自己想不到攻锦这一奇招,在毛指出以后,以林的素养,不会看不出此招的妙处--即关门打狗又出其不意,那么林为什么最初坚持打长春呢?
现在有人主动为林找理由,说林彼时打长春而不攻锦州,是因为东北决战时机还不到,攻锦条件尚未成熟,正是林的坚持抵制了毛的急噪决战,避免了过早决战的可能导致的失败,确保了辽沈战役的胜利。
此说是否有理呢。我们可以来横竖比较一下。
横比:和渡过长江之前其他野战军所打的所有较大些的战役比较,大约除了平津战役外,辽沈战役无疑条件是最好的,林彪在总兵力后勤士气上都超过了蒋军,尤其是机动兵力远远超过了蒋军,即使武器装备,也不比蒋军差,四野专业的炮纵,千多门大炮,老蒋都从没这样的本钱。
这样的敌我态势,难道决战条件还不成熟?相比之下,难道说陈粟的孟良崮战役和徐帅的晋中战役,条件时机更成熟??
其实条件是否成熟是个主观问题,各有各见,指挥员的判断和其本人的战略战术特点指挥素养谋略胆略自信个性等等直接密切相关。
竖比:如说打长春而不攻锦州是因彼时条件尚未成熟,那么几月攻打长春不下之后,条件是否就变得成熟了呢?事实上,这几个月里,虽然其他野战军多歼灭了一些敌人,全国的整体战场形势更好了。但林彪在东北战场上则几乎一无所获,致使东北(包括外围的平津一线)的敌我态势(即条件)并没什么大变化。不错,林军是多了些攻城的经验教训,多练了几月的兵,甚至多扩了些军,但难道蒋军就只是整天吃干饭无所事事了?就不会多练兵多扩军多修防御工事?倒是几月攻打长春不下,多少挫了些林军锐气,鼓舞了蒋军士气。
既然战场态势无大变化,当然就无彼时未成熟此时已成熟之理。
值得注意的是林彪似乎从未说决战条件未成熟,实际上,他攻打长春,摆开的也是打援决战的架势,只是国民党军不上套而已。
林不攻锦,是因为他认为打长春能吸敌打援,也能达到和攻锦相同的目的,却更稳妥,风险更小。他没想到,对手或是胆怯,或是高明,反正鱼没上钩。
攻锦争执多多少少反映了林的军事指挥风格特点:谨慎略余,胆略稍欠,拙于出奇。
然而,尽管有攻锦的争执,林最终还是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完胜,斯大林说过:胜利者不受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