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自己当老板很容易!有人创业第一年找不到半个客户,一百万一下子就花光。有人自行创业后,没有大公司的蔽荫,“感觉自己好像流浪狗”。中年创业族该如何做,才能掌握机会,减少创业的风险?
光看表面,自由工作者、小型创业者好像很自由。高兴时,可以睡到自然醒,不想工作时,可以一大早就冲到海边、山上休闲赏美景。不用每天按时上下班、不用每天面对同一个老板。这种弹性、自由与自主的人生,几乎是每个上班族所羡慕的境界。
但是,在这些看似自由的背后,个人创业者其实常要历经一段艰辛,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过去在南非观光局驻台办事处服务,后来台湾与南非断交后,南非观光局也结束在台营运。快四十岁而失业的林敏慧,深深体会到,帮别人做事,工作权在别人手上,一气之下拒绝再当打工仔,决定下半生要帮自己做事,而成立维思国际公关顾问公司。
“很可怕,第一年,一百万就不见了,”已经进入创业第六年,去年公司人力成长到五人,年营业额一千万元。回顾第一年时,几乎没有客户,但公司仍要维持运作,她也要每天穿得体面出去活动,直到第二年案子才逐渐进来,渐入佳境。林敏慧强调,口袋没有足够至少一年的积蓄,不要贸然出来创业或当自由工作者。
陈幼娟拥有美国市立纽约[大学]行销硕士头衔,原本在广告界服务,后来成立文字精品专卖的一人工作室,选择离开台北市永康街的住家,自己一个人住到八里翡翠湾内大厦里,拥有一间面海的小套房。
创业后,才知老板不好当
“客户一定以为我每天过着云里雾里的悠哉日子。其实没有,天天都在屋子内工作,偶而才抬头看海而已。”写书、翻译、做过微软、富邦、花旗、国泰等大公司漂亮简介的陈幼娟笑说。
陈幼娟分享,一开始成立工作室,没有知名度,公司这么小,不少客户看到她,都很冷淡,“我感觉自己好像流浪狗”。直到第一个、第二个案子做完,慢慢累积口碑后,她告诉自己“要当只贵宾狗”。她的心得是“个人工作者没有招牌,没有店面,但要有品牌,口碑最重要。”
过去一直都在企业内服务的上班族,一时间要出来创业变老板,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太平洋建设发生财务危机后,出来成立太平洋国际行销公司的谢基松就表示,尽管他的公司只有两个半全职员工,过去在企业内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才发现其实都不容易。
例如每个月要发薪水,才知道发薪水有多难。二、三十坪的办公室,电话费一个月就要好几万,还有劳健保、水电费,都是不小的开销。“以前当员工时,不觉得当老板有这么辛苦,”五十一岁的谢基松笑说。
另外,过去在企业内服务,各种人才都有,每个人都只做一部份的工作。但是出来成立一人公司,从开发业务、执行、服务客户、以及客户维系、收款、财务等,“从头到尾,统统要自己来,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一位原本在建筑业界服务近二十年,近年来才以他过去担任过高阶管理者、研修过政大企家班、emba的资历,转型为个人顾问的四十七岁受访者就指出。
即便只是成立一人公司,从心态到财务,从专业到人际关系,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创业的过程。到底单飞前、创业后,各该注意哪些原则?又该避免那些错误?许多已创业的个人,提供宝贵的经验法则。
创业前,准备四大条件
1.大组织的磨练,十年以上经验更好。
要成功创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经历过大组织的磨练。因为组织可以提供较大的视野。
当过总裁陈由豪特助、在东帝士集团服务过十年,才出来从事公关顾问的周玉娥,就觉得在东帝士十年让她见多视广,不仅集团内产业多,累积了不少产业知识,同时,也承办过上市、办过邀请包括总统层次出席的数千人聚会等,这些都是她后来独立的最好资历。
而若是服务过的公司较具知名度则更好。今年四十岁的张易承,在一九九八年加入那时成立不久的一○四人力银行,从管理十六人的设计部总监离职后,目前与另二位不同专长的好友,成立宇承数字科技,除了接企业的网页设计、规划、上线维护等,也将开发虚拟实境业务,客户包括汇丰银行等企业。
张易承表示,独立后虽然一切都要靠自己,但一○四人力银行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只要说我在那里做到一定职位,就会加分,”他说。
2.建立个人品牌形象
有多年人力市场经验的昱藤数字人力总经理曾毓芬就指出,在大组织工作逐渐委外、外包的趋势中,“公司的光环随时会被拿掉”。因此,在组织内工作的员工,除了要擦亮公司的品牌,也要把自己当成品牌来经营。
3.广结善源,建立人脉
人脉,可说要创业时最大的资本之一。尤其脱离组织初期,一定要靠亲朋好友来提拔。建立人脉,即便是小秘书也可以出头天。三十二岁的钟雨欣,过去只是日商贸易公司的秘书,但是她加入日商秘书协会之后,意外得到即席翻译的兼职工作,她除了事前做好准备,事后检讨缺失,还会去进修相关知识,让她不断得到即席翻译的机会。
不仅拓展人脉,还进入有线[电视]日本台历练三年的公关、节目企划与制作,现在成立个人公关工作室,负责日本表演团体或企业来台湾的窗口与活动企划,以及规划日本[旅游]。“只要想到日本就会想到我,”钟雨欣自我期许。
4.加强专业能力、整合能力
“没有专业,人脉只能用一次而已,没有第二次机会,”一位独立工作者强调,无可挑剔的专业能力是一切的基础。除了专业,要能从众多的自由工作者脱颖而出,则要有不同专业领域的整合能力。
“今天的职场,你不能只做一件事情,你一定要视自己就是一个企业体,”美国《新闻周刊》在谈到美国一人公司趋势时建议。
从信息科技工作者转型为个人理财顾问,现在掌管十多位客户的嘉鼎资产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余凌霄,是典型例子。
余凌霄曾在投顾公司工作五年,只能推销基金,客户选择有限,年薪只有七十多万。后来离开组织之后,成立只有三人的小公司,只服务十几个非常有钱的精英客户,每人最少投资五十万美金,帮他们量身订做美国股市的投资,提供真正贵宾理财的服务。去年整体投资报酬率在七成,让他去年管理资产的佣金高达一千万。
三十五岁的余凌霄,拥有工业工程与财管硕士的学历,一开始是在富兰克林投顾担任信息部门的员工,从支持部门角色,他慢慢了解其它部门的想法,后来还历练业务与研究部门。“不管在哪个部门,我都把自己当成老板来经营,”余凌霄说。
创业后,掌握四大重点
1.初期心态要归零。经济上要有至少一年的准备。
当过惠普总经理六年,又担任过资策会董事长三年,去年夏天拿到台大博士学位后,五十六岁的黄河明,又给自己一个极大的挑战。
他希望可以在台湾建立一个本土的、犹如国际知名的麦肯锡顾问公司,帮助台湾企业走向国际行销之路,因而在四个月前成立悦智全球顾问,希望吸引在各个领域中,已经有经营管理经验的长才,加入他的顾问团队。
卸下董事长的职称与待遇,现在黄河明常坐捷运,几个员工待在只有十几坪的办公室里。黄河明说自己个性审慎,因此各种准备早就做好了。财务上,十年没有收入,也不会影响家计,心情上,一切归零,“就像是计算机上已经打了好几页的文件,统统丢掉,重来,当作过去没有就好了,”他说。
2.不能单打独斗,要组成可弹性合作的团队。
由于市场变化快速,自由的个人工作者,经常是临时组合的团队,特别需要灵活弹性与团队合作。
成为临时团队的灵魂人物,最具竞争力。“就像扮演制作人的角色,”悦智全球董事长黄河明说。
[旅游]杂志《行遍天下》前任总编辑曹忆雯就是一个例子。三十五岁的曹忆雯,离开属于裕隆集团旗下的《行遍天下》之后,单飞成为[旅游]报导的自由工作者,她经常跟旅行社或航空公司提企划案,通过之后,再找美编、以及两、三个文字工作者一起合作。“我们彼此都是对方的老板,”曹忆雯的合作伙伴也会去接别的案子,再分工合作。
3.永远的客户导向
惠悦企管顾问总经理黄世友指出,通常企业外包的案子,大都是公司内部没有这种人才,做不出来,或是临时发生状况,或是结案时间有限。“客户需求可能说不清楚,又有时间压力,又必须要让客户满意,”他指出自由工作者必须具备这样的核心能力。
4.自我管理与持续学习
离开组织,会失去组织的学习资源,自由工作者更需要花时间自我学习,否则无法维持优势。
韩第在《大象与跳蚤》一书就提醒,持续学习,才能超越竞争,尤其是随时需要维持最新技能的专门职业。他建议一年要花一○%的时间来学习。
创业时应该避免的四大陷阱
1.不能乱接案子
客户管理可说是小型工作室最大的忧虑之一,不少人没案子要烦恼,有案子也烦恼。
一位文字工作者就曾经有惨痛经验。不是三个月没案子接,就是一下子来太多案子,每个都急得半死,简直疯狂。之后,只维持一年半,他就回组织工作。用他的痛苦经验,他建议soho族不要乱接案,要有一段时间摸索出一个稳定的客户群。
美术网络与程序设计自由业者韩志馨建议,最好规划出稳定案源,行有余力才去接一些小案子,“不要因为一些小案子让自己的生活与工作陷入一团糟,”去年接了十个案子,年收入一百五十万,韩志馨不被案子绑住,还有时间去进修。
2.说到做到,不能没信用
保优美管理顾问总经理许书扬指出,信用是与客户继续往来的关键。因此答应客户的事情一定要如期完成,说到做到,否则下一次就没有合作机会了。
3.要管理客户的信用
个人公司被倒帐的风险,比有法务顾问的大企业高,同时回击能力却更薄弱。
宇承数字科技的张易承,曾经帮一家五星级饭店更新网页,结果这家饭店中途经营权易主,联系的窗口换人,让他做了三个月的白工,十几万费用都没收到。若上法院求偿,考虑到没时间搞这些法律过程,只好认赔。
但是之后,张易承学会保护自己,每个案子进来,双方都要先签法律条文,“这些信件都会进入对方公司的法务部门,我就较有保障”。
4.不能孤芳自赏
离开《行遍天下》总编辑职务后,曹忆雯建议,如果常常拒绝客户的紧急案子,日后很难有合作机会,因此,无法接下的案子,会介绍给其它朋友,甚至案子太大时,一定找其它人协助。“这样案源基础才会扩大,”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