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
肯尼亚共和国,非洲
Republic of Kenya (KEN)
首都:内罗毕 ┆ 官方语言:斯瓦希里语、英语 ┆ 面积:580,367平方公里
主要货币:肯尼亚币 ┆ 国际电话区号:254
肯尼亚,全称为肯尼亚共和国,面积582646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东与索马里为邻,北与埃塞俄比亚、苏丹接壤,西与乌干达交界,南与坦桑尼亚相连,东南濒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沿海为平原地带,其余大部分为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东非大裂谷东支纵切高原南北,将高地分成东、西两部分。大裂谷谷底在高原以下450-1000米,宽50-100公里,分布着深浅不等的湖泊,并屹立着许多火山。北部为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6%。中部高地的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是全国最高峰、非洲第二高峰,峰顶终年积雪;瓦加加伊死火山海拔4321米,以巨大的火山口(直径达15公里)而驰名。河流、湖泊众多,最大的河流为塔纳河、加拉纳河。境内受东南信风与东北信风的影响,大部属热带草原气候。西南部高原区除大裂谷谷底地区干热外,都属亚热带森林气候。气候温和,各月平均温度都在14-19℃之间,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东部沿海平原区炎热湿润,年平均温度24℃,年均降水量500-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月;北部和东半部半沙漠区,气候干热少雨,年降水量250-500毫米。3-6月为长雨季,10-12月为短雨季,其余月份为旱季。
肯尼亚全国分为7个省和1个省级特区,省以下设区、乡、村。7个省为中央省、裂谷省、尼安萨省、西部省、东部省、东北省、滨海省。1个省级特区为内罗毕特区。
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公元7世纪,肯尼亚东南沿海已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15世纪至19世纪,葡、英殖民者相继侵入,1895年英国宣布肯为其“东非保护地”,1920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20年后,肯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62年2月伦敦制宪会议决定由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简称“肯盟”)和肯尼亚非洲民主联盟组成联合政府。1963年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独立。1964年12月12日,肯尼亚共和国成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肯雅塔出任首任总统。
国旗:国旗是根据独立前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的旗帜为基础而设计的。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黑、红、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红色长方形上下各有一白边。旗面中间的图案为一面盾和两支交叉着的长矛。黑色象征肯尼亚人民,红色象征为自由而斗争,绿色象征农业和自然资源,白色象征统一与和平;矛和盾图案象征祖国统一和为捍卫自由而斗争。
肯尼亚人口3510万(2006年)。全国共有42个民族,主要有基库尤族(21%)、卢希亚族(14%)、卢奥族(13%)、卡伦金族(11%)和康巴族(11%)等。此外,还有少数印巴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斯瓦希里语为国语,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全国人口的45%信奉基督教新教,33%信奉天主教,10%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和印度教。
肯尼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之一。农业、服务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茶叶、咖啡和花卉是农业三大创汇项目。肯尼亚是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占有欧盟25%的市场份额。工业在东非地区相对发达,日用品基本自给。肯尼亚矿物资源丰富,主要有纯碱、盐、萤石、石灰石、重晶石、金、银、铜、铝、锌及铌、钍等。森林面积8.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林木储量9.5亿吨。
工业独立以后发展较快,门类比较齐全。是东非地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所需日用消费品85%由国内生产,其中服装、纸张、食品、饮料、香烟等基本自给,有些还供出口。较大的企业有炼油、轮胎、水泥、轧钢、发电、汽车装配厂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全国70%的人口从事农牧业。可耕地面积10.48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8%),其中已耕地占73%,主要集中在西南部。正常年景粮食基本自给,并有少量出口。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咖啡等。咖啡和茶叶是肯主要出口换汇产品。肯尼亚自古就是东非重要贸易国家,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畜牧业在经济中也较重要,服务业包括财政、保险、不动产、商业服务及其他服务业。
肯尼亚是非洲著名的旅游国家,旅游业是主要创汇产业之一。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地貌景观以及无数珍禽异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首都内罗毕坐落在海拔1700多米的中南部高原上,气候温和宜人,四季鲜花怒放,被誉为“阳光下的花城”。港口城市蒙巴萨则尽显热带风情,每年数十万外国游客在这里尽情享受椰林海风、白沙细浪和明媚阳光。有“地球大伤疤”之称的东非大裂谷如刀削斧劈一般,南北纵贯肯尼亚全境,与赤道交叉,堪称一大地理奇观。位于中部的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亚山是世界著名的赤道雪山,山势雄壮巍峨,景色美丽奇特,肯尼亚的国名即来源于此。肯尼亚还有“鸟兽乐园”的美称,占国土面积11%的59个国家天然野生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是众多野生动物和鸟类的天堂。野牛、大象、豹子、狮子、犀牛被称为五大动物,斑马、羚羊、长颈鹿及其他千奇百怪的野生动物更是数不胜数。
主要城市
内罗毕:肯尼亚首都内罗毕(Nairobi)位于肯尼亚中南部的高原地区,海拔1525米,东南距印度洋港口蒙巴萨480公里。面积684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2004年)。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内罗毕由于受高纬度的影响,年最高气温很少超过27C°,平均降雨量约760-1270毫米。季节分明,12月至次年3月多东北风,天气晴暖;3-5月为雨季;6-10月多东南潮湿季风和阴云。高地有低温期,多雾和细雨。较高和西部地区覆盖着半落叶林,余为散布着树丛的草原。
内罗毕座落在海拔五千五百尺的高原上,风光优美,气候宜人。离内罗毕市中心区约8公里处,有内罗毕国家公园,每年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达数十万人。这座美丽的高原城市,早在八十多年前还是一片荒原。1891年,英国修建了一条从蒙巴萨海峡直达乌干达的铁路。当铁路修到一半路程时,他们在阿西草原的一条小河边建立了一个营地。这条小河曾被放牧至此的肯尼亚马赛族称为内罗毕,意即“冷水”。以后,这座营地逐步发展成小市镇。随着大批移民一到来,英国的殖民地中心也在1907年从蒙巴萨移到内罗毕。
内罗毕是非洲重要的交通枢纽,横跨非洲的航空线就经过此地。市郊的恩克贝西机场,是个国际性的大机场,它通过十几条航线,与二、三十个国家的数十个城市有联系。内罗毕有铁路和公路直达乌干达、坦桑尼亚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