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9月14日我国著名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耕作学创始人之一沈学年出生。

80酷酷网    80kuku.com

 

       沈学年(1906—2002),浙江余姚人,我国著名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耕作学创始人之一。他是最早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者,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艺学系的早期创建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高等农业教育和作物科研事业,为作物育种和建立发展我国耕作学领域做出了贡献。
  ??1922年7月,沈学年考入南京江苏第一农业学校。1926年毕业后升入南京东南大学农科,1928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30年毕业后任浙江省稻麦改进所技士及浙江上虞五夫稻麦育种场技士兼主任。1932年到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任助教,1933年受聘于金陵大学任讲师。1934年7月,去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35年10月回国,即应聘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后改组为西北农学院)任农艺组技师兼副教授。1940-1945年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兼农艺系主任,同时还兼任教学试验农场主任至1947年。此后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后改建为浙江农业大学)教授,曾当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第六届浙江省人大代表、民盟浙江省委第一至四届委员。直至1989年退休。
  沈学年从事农业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始于30年代初期。他在浙江稻麦改进所和上虞县五夫稻麦育种场时就开始搜集省内外大量的稻麦农家品种,并以“一穗传”的方法从事选育工作。1933—1934年在金陵大学工作期间,他发现了“1—3—86”和“宁波晚籼”两个纯系水稻的茎秆细健,抗螟力强。1935年,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撰写完成《作物抗虫育种》硕士论文。
  1935年沈学年来到陕西武功初创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此后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他献身黄土高原。在西北农学院任教期间,他在广泛搜集小麦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分别从潘氏世界小麦和当地小麦中系选出“碧玉麦”(“武功14”)和“蚂蚱麦”(“武功27”),并在关中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碧玉麦”抗锈能力强,茎秆坚韧,色碧绿,上有白色蜡质,籽粒大而透明如玉,因此而得名。蚂蚱麦选自当地农家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后来由赵洪璋教授主持于1948年育成“碧蚂1号”小麦良种,就是由这两个品种杂交选育出来的。“碧蚂1号”1950年开始在黄河流域大面积推广,为我国北方粮食增产作出重大贡献。
  1946年沈学年回到浙江后,长期从事水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47年,他出版了《作物育种学泛论》。1953年著有《水稻》,是我国较早论述水稻生产的一本著作。1979年,沈学年参加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作物栽培学》(南方本)的编写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南方稻作的发展,他联合了浙江、华中、江苏、南京、湖南5所高等农业院校稻作学教师,合编了《实用水稻栽培学》一书。
  沈学年是我国耕作学科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学年一直从事稻田耕作制度的研究。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和农学家创造积累的有关耕作制度方面的宝贵遗产,他结合学习苏联的农业科学技术,在自己的教学和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耕作学课程。1980年,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会议一致推举沈学年为名誉理事长。1982年,他与姜秉权在浙江农业大学主持召开了第二次耕作学研讨会,他在会上明确提出耕作学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为80年代耕作学的编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会议后,沈学年接受委托再次主编《耕作学》(南方本)。1983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沈学年与刘巽浩合写的《多熟种植》一书。这本专著全面总结了我国的多熟种植经验,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我国耕作栽培制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沈学年十分关爱学生和青年一代的成长。他在80高龄时还亲赴陕西杨陵和辽宁沈阳分别参加由中国耕作学制度研究会召开的青年耕作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会前他积极承担论文评选工作;会上他热情洋溢地勉励青年们要热爱专业,发扬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为发展我国耕作学科、促进农业现代化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在杨陵期间,他亲切会见了当年在西北农专任教时的农艺组首届学生赵洪璋、沈煜清。1994年2月7日,赵洪璋教授因病逝世,1996年西北农学院编辑《赵洪璋教授生平》文集时,他以90之高龄,再次为文集题词,赞颂学生“尽毕生精力从事小麦育种工作,造福人民功绩卓著”的一生。沈学年教授2002年3月4日因病去逝,3月4日浙江大学在华家池校区举行缅怀这位为我国的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和农民富裕作出杰出贡献的著名学者。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