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简介(国之瑰宝宋庆龄)
她是中国革命栉风沐雨、
英勇奋斗的亲历者,
是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
肝胆相照的合作者,
更是新中国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的实践者。
她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
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
她为党和人民,
为新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国家名誉主席、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一任名誉主席,
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之瑰宝”。
她就是——宋庆龄。
1981年5月29日,
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与世长辞,
享年88岁。
今天,是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
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
逝世40周年的日子。
值此之际,让我们共同回望
她伟大光荣的一生,
学习她艰苦奋斗、
矢志不移的革命精神。
高山仰止,
宋庆龄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年少时投身革命事业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出生于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宋嘉树,早年漂泊美国,中年回国兴办实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15岁时,她偕妹妹宋美龄赴美国留学,在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
宋庆龄(右八,着黑衣)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的同学们。
对宋庆龄而言,父亲在她革命思想的建立上,影响极其深远。留学期间,父亲源源不断地寄来书信和剪报材料,使她认识、了解由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当听到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满怀憧憬,撰文《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盛赞辛亥革命。
年少时读书的宋庆龄。
毕业后,她前往流亡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拜会了她崇敬已久的孙中山先生。由此,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1913年,她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负责处理同国内外往来的大量机密书信和其他日常工作。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她与孙中山先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于1915年10月与在流亡日本的孙中山结婚,成为他的革命伴侣。从此,生死相依,患难与共。
孙中山与宋庆龄。
奔波中不断成长,致力于民主革命伟大事业
婚后,宋庆龄忠诚坚定,恭百思特网谨谦逊,尽心配合孙中山先生的工作,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在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等纲领性著作的过程中,她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她参与起草过许多具有历史性影响的电文、宣言,出色地担负起整理文件、处理函电等繁重的日常工作,成为孙中山先生身边的得力助手。
在与孙中山先生共同奋斗的十年里,她经历了讨袁反段,护国护法等斗争。1918年,宋庆龄为孙中山先生代拟百思特网电文,祝贺俄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她也从俄国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五四运动中,她热情接见了学生代表,察觉到工人群众的无穷力量。
孙中山与宋庆龄。
在孙中山先生与中国共产党代表磋商合作以及与列宁所派使节反复交谈中,宋庆龄做了大量积极的、切实有效的工作。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她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11月,她毅然随孙中山先生北上。在孙中山先生抱病期间,她精心护理,并帮助筹备以人民为主体的国民会议。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悲痛之余,她继承遗志,坚持原则,向国内外介绍了中山先生的遗嘱,不仅义正词严地谴责国民党右派,并投身于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随着北伐胜利进军,掀起了全国的革命高潮。她频繁参加群众大会,不遗余力宣传三大政策。她在汉口创办妇女政治训练班,培养大批妇女干部,还同何香凝等人组织北伐红十字会,策划战时救济工作,为北伐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3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召开。前排右五为宋庆龄,中排右三为毛泽东。
1927年,当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孙中山的理想和政策时,她发表了《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宣布同中山先生事业的叛徒决裂!在革命的危机关头,宋庆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1931年,宋庆龄发表《国民党已不再是一个政治力量》一文指出,“惟有以工农政策为基础的党才能为社会主义打下基础,才能粉碎军阀的势力并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毛泽东曾在写给宋庆龄的信中道:“1927年后,真能继续孙中山先生革命救国之精神的,只有先生与我们的同志们。”
1932年12月,她与蔡元培、鲁迅等人联合多方力量,在上海建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保护和营救了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
宋庆龄和鲁迅、胡愈之合影。
携手姐妹共赴国难,支持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宋庆龄利用自己特殊身份与崇高声望,极力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统一战线主张,在国共两党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宋庆龄于1938年在香港创建“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战时的医疗救济和儿童保健工作。通过“保盟”,她为抗日根据地争取到大量的国际援助,给根据地军民以强有力的支援。她还团结和组织国际友人和国际医疗队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去考察和工作,向海外华侨和国际社会宣传抗战真实情况。
1938年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部分成员在香港合影。左起:爱泼斯坦、邓文钊、廖梦醒、宋庆龄、克拉克、法朗斯、廖承志
为了共同抗日,宋氏三姐妹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抛弃前嫌、共赴国难、一致抗日。1940年3月,宋蔼龄、宋庆龄欣然共同接受宋美龄的邀请赴重庆。此后,宋氏三姐妹频频参观重庆及成都两地的孤儿院、医院、防空洞、学校、机关。慰问当地的军民,带给百姓们极大的鼓舞。除此之外,她们在重庆期间还十分重视抗战的舆论宣传,不仅出席重庆各界妇女茶话会,勉励姐妹们继续为抗战努力工作,以忠诚来贡献祖国,还在向美国听众发表的广播演讲中,呼吁国际社会的支持,“太平洋和世界的未来历史必然会变样,因为中国的四万万五千万人已经拿起武器,为自己的自由、为你们和全人类而战斗。”广播演说后的第二天,纽约州立大学就有上千名学生上街游行,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战。
宋氏三姐妹合影。
迎接胜利,为新中国伟大事业继续奋斗
抗日战争胜利后,宋庆龄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支百思特网持人民反对内战、要求民主的正义斗争。1946年7月23日,她于上海发表《关于促成组织联合政府并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的声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1947年11月12日至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联合代表大会在香港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推举宋庆龄同志为名誉主席。
1949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纪念日时,宋庆龄在上海发表《向中国共产党致敬》一文,欢呼即将来临的人民革命在全国的胜利,称中国共产党为“我们的领导者”,满怀激情地“向中国共产党致敬”。她受周恩来的邀请北上,共商建国大计。8月28日,北京前门火车站,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等50余人聚集在这里,迎接宋庆龄的到来。
1949年8月28日,宋庆龄到达前门火车站。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宋庆龄作为特邀代表在会上发表了讲话,热情讴歌了人民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会议推选她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宋庆龄在中南海怀仁堂签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宋庆龄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宋庆龄一生关心并致力于儿童福利,最看重的是儿童文化事业。她将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视作“掌上明珠”,宋庆龄曾经5次来到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视察指导工作,使之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儿童乐园。她鼓励儿童艺术剧院不断为孩子们创作演出新戏,1979年不顾86岁高龄,出席观看儿童剧《童心》,并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给予热情赞扬。
198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邓颖超和彭真去看望重病的宋庆龄。当被问到是否还有入党想法时,在病榻上宋庆龄连连点头,轻声答复“好”。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接受宋庆龄同志入党的决议。并发出《关于接收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
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病逝于北京。在宋庆龄追悼会上,邓小平说:“宋庆龄同志逝世以前不久,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实现了她长时期来的夙愿。这是宋庆龄同志的光荣,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邓小平在宋庆龄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宋庆龄同志,
如苍松挺拔,如翠柏常青,
她为祖国大地、为中华儿女付出了毕生心血。
她不愧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一代楷模!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
特别声明(本站非电商站,不做网上交易):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