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米米家智能多模网关是小米在2019年底推出的一款产品,相比起上一代的米家多功能网关,升级了Zigbee 3.0与蓝牙Mesh网关;取消了夜灯和扬声器(改为蜂鸣器);还支持苹果Homekit。
最近因为疫情被困家里多日的我有幸获得了由绿米联创提供的米家多模网关的评测资格。这篇文章简要介绍一下这款产品的体验,以及与米家多功能网关(升级版)和Aqara空调伴侣(升级版)这两款产品进行对比。
一、开箱与外观
包装正面
产品的包装还是一贯的简洁,背后印有一些参数和说明,支持2.4Ghz WiFi、Zigbee 3.0和蓝牙5.0(蓝牙Mesh),依旧由绿米联创生产。
包装背面
包装内含有网关主体、说明书、5V1A电源适配器和MicroUSB数据线。
配件全家福
电源适配器为标准USB充电器,型号MDY-08-ET,输出参数为5V 1A。尺寸非常小巧(36*22*33mm),右图对比的是小米原装27W充电器。
电源适配器
这次网关采用MicroUSB供电,标配的数据线长度约为80cm。相比于上一代网关(米家多功能网关),在位置摆放上更加灵活,也可以节约一个插座插孔,实测使用小米路由器3G的USB接口也可以正常供电使用。不过考虑到现在Type-C接口的普及情况,要是能标配Type-C接口就更好了。
接口和数据线
网关主体还是比较小巧的,尺寸为90*25mm,体积与Aqara空调伴侣(64*64*35mm)差不多。
体积对比
网关背面周围一圈为硅胶材质,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中间贴有一个带数字的二维码,是用来连接苹果Homekit的。
背面
二、App体验与老款对比
【测试平台:小米9(MIUI11/安卓10)、米家App版本:5.6.65】
网关通电后,打开米家App便自动弹出设备连接弹窗、连接好后提示固件更新,果断下载。更新大概耗时了5分钟,中途网关“嘀嘀嘀”了好几次……
App上手
在米家App里的产品帮助说明中,讲到了关于“嘀嘀嘀”的问题。结合之前我看到网友的一些评测体验,初期版本大概存在较多的自动掉线情况。不过我这两周的体验下来没有发现过掉线情况,可能是已经修复了相关问题(我子设备比较少也可能是一个原因)。
“为什么网关会嘀嘀响两声?
1.最初的网关固件,网在首次网络连接成功和离线后重新连网成功时,会发出嘀嘀两声提示音。 2.升级到1.4.5_0005固件版本后,断电重启网关,会取消重新连网成功时的提示音。 3.1.4.5_0006及之后的固件版本,取消了离线后重新连网成功时的提示音。 ”
主界面非常简洁,和老网关类似,守护功能(原来的警戒功能)依旧是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主界面对比
相比起来米家多功能网关,首先是主体的配色从大面积色块改成了MIUI11的“去线留白”风格,与系统更搭;原来的横向标签卡变成了竖向。不过取消了快捷控制已连接的开关类子设备,希望后续更新能加上。
(P.S. 米家多功能网关(升级版)经过了两年多的固件升级,界面设计、按键排布与最初版本有所不同;同时iOS版本和安卓版本的插件设计也有所不同)
子设备页
子设备页的风格也变得更加贴近MIUI系统设计。
设置页
设置页直接点击右上角的按钮即可进入,而米家多功能网关则需要先进入子设备页,再点击网关才能看到设置(iOS版好像操作逻辑不太一样)。
Aqara空调伴侣除了主界面是空调设置外,其余界面与米家多功能网关较为相似,这里就不赘述了。
守护功能
守护功能是这次变化最大的一个点,从原来的一种警戒变成了现在的4种。除了基础是24小时开启以外,其余三种模式则是需要手动开启(或设备联动开启)。在不同的模式下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报警设备。
守护的报警设备
触发报警以后,App界面会有不明显的提示“网关报警”,同时网关在不停地发出“嘀嘀嘀”声。在设置里,还可以分别更改不同模式地报警音量和时长,也可以像原来一样设置”进入守护/警戒倒计时“。不过由于没有扬声器只有蜂鸣器,报警音量大小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报警设置
我觉得这次网关一个最大的升级是改进了报警模式。相比起老款网关单一的警戒模式,新款分为了4种。
基础模式是24小时开启且不可关闭,适合与天然气报警器、烟雾报警器和水浸传感器等联动,当发生消防安全隐患时及时通知我们。
而另外三种则对应了我们日常的三种生活模式:在家、离家和睡眠。比如在家模式时,大部分的人体传感器都可以关闭;睡眠模式可以仅开启客厅、大门的人体传感器,关闭卧室的传感器;离家模式则开启全部的人体传感器。
门锁联动
三种模式细化了我们的生活场景,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手动设置守护状态太多了很麻烦,不过在与接入米家的门锁联动后,可以设置成开门自动切换为在家模式,上提反锁自动设置为离家模式,可以大大方便我们的使用。
三、子设备迁移与联动设置
蓝牙设备不需要迁移,网关联网以后附近的蓝牙设备就可以自动连接。
Zigbee子设备迁移可以不用删除原有的设备,直接在新网关的添加页面选择产品,然后按提示重置即可。重新添加后虽然设备位置和名称需要重新调整,但原有的联动设置依然还在。
子设备重置
为了避免有些用户买了网关发现子设备连不上的情况,我这里把米家App里能接入多模网关的所有设备全部列出来(截止至2020年3月26日),供大家参考。在我试用的两周内就新增了不少设备,相信部分暂时不能接入的设备等到后续固件更新就能接入。
所有子设备列表
在米家App里尝试新建智能联动,可以看到,当作为触发条件时,米家智能多模网关和Aqara空调伴侣只有“报警”,而米家多功能网关则多了一个“亮度较暗”(因为升级版有亮度传感器,所以淘汰的网关不要扔,还能当光线传感器用,嘿嘿)。
联动触发条件
不过这还是略显不够合理,前面讲过了,新网关拥有4种“守护模式”,那我觉得不同场景下的报警应该也有所区别,建议增加为4种模式报警。
当网关作为响应设备(也就是执行结果)时,米家智能多模网关只有简单的开/关3种守护模式,而多功能网关和空调伴侣则有很多花样可以玩(毕竟人家功能多……)
联动执行结果
这里的操作建议还是配合门锁或者人体传感器来使用,比如门锁上提反锁“启用离家守护”,指纹开门“解除离家守护”、“启用在家守护”;晚上10点以后客厅没有人活动就“启用睡眠守护”。
(P.S. 这里App里的文字是“启用睡眠模式”和“解除睡眠守护”,两者不一致,推测是bug)
四、蓝牙与Zig网bee的本地化联动
“三大协议”
官方宣传支持“三大协议“,其实我不是很赞同这种宣传方法……毕竟从Zigbee和蓝牙角度来说,它是母设备(也就是网关的真正含义),而从WiFi来看它只是路由器的子设备,如此并列其实“有失公允”……
言归正传,这次网关另一个升级点就是加入了蓝牙/蓝牙Mesh网关。不过由于我手头目前没有蓝牙Mesh设备……就拿一个蓝牙温湿度计来充数吧……
简单设置了一个【温度低于16℃—客厅开灯】的场景,客厅灯由Aqara双路控制模块控制。可以看到场景的执行方式是“本地化”,断网情况下理论上也是可以执行的。
蓝牙和Zigbee的本地化
实际体验在温度下降后,客厅灯成功地开启了,不过由于蓝牙温湿度计的低功耗待机问题,数据更新速度似乎不是很快,有时候1分钟就能响应,有时候又是好几分钟才响应。
Mesh筒灯
我觉得这款产品的最佳搭档是Mesh筒灯,在使用Zigbee协议无线开关的情况下,同处于一个网关内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延迟和提升断网可用性。不过由于错过了众筹和疫情影响,这款产品现在也处于缺货状态,我心心念念了好久也没有买到。
五、其他与总结
对比米家多功能网关,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别。米家App中的快捷卡片网,多模网关目前是暂无可操作内容,而多功能网关则可以一键开启警戒。这个功能可能很多用户没有打开,但考虑到MIUI的负一屏中快捷操作采用的是同样的组件,无疑增加手动开启守护模式的按钮更为合理。
快捷卡片
最后小结一下,多模网关是米家在网关领域的一次新的“垂直探索”。从最初的多功能网关兼顾夜灯和FM收音机(虽然体验不太好),到附带有网关的空调伴侣以及Aqara推出的部分带有网关功能的摄像机来看,以前的产品思路是尽可能节省用户成本,让网关同时能满足更用户更多产品线的需求;但随着米家系智能家居产品的不断发展,米家系列空调使得空调伴侣的地位逐渐降低(因此出现了不带网关的空调伴侣2),同时夜灯产品线的快速迭代使得原有网关的单独夜灯功能丧失意义。
可以预见的是,小米/米家未来会推出更多采用Zigbee3.0和蓝牙Mesh这两个新协议的智能设备。这两个新协议正是推出一款简洁小巧的新产品的契机,对于新搭建智能家居用户来说,129的起售门槛更低,与小米空调或空调伴侣2配合使用也不会浪费。供电接口改为MicroUSB,体积更小,扩充了摆放场景。新版的界面设计更加美观,操作比起老款网关更加直观、易上手。
缺点与不足:
1、MicroUSB接口仍不够“激进”,考虑到网关较长的使用寿命,采用Type-C接口更符合未来趋势;
2、取消的扬声器较为遗憾,蜂鸣器报警能力有限,不过考虑到近年小爱音箱的普及,也算弥补了这个遗憾;
3、软件功能较为简陋,存在较多优化空间(①首页取消了直接控制开关类子设备②联动操作的执行指令“启用睡眠模式”文字不一致③米家中的快捷卡片)
4、初期存在掉网情况,现在有所改善。
购买建议:
对于新用户来说,无疑这是家里第一台网关的最好选择,既支持了Zigbee3.0,也支持蓝牙Mesh,对于新设备可以做到很好接入。同时,网关内Zigbee和蓝牙的本地联动也是非常实用的。
对于家里已经有1台或是更多台带网关功能的设备的用户来说,如果对于Zigbee3.0子设备(目前仅有一款米家光照传感器)的需求不大的话,没有必要更新。毕竟蓝牙Mesh网关已经大量“下放”到各种小爱音箱中,最便宜的Redmi小爱Play的价格也只要79元。
好了本篇文章就到这里,感谢各位的阅读!有什么疑问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