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床族
如今,很多80后的围城男女,过上了同屋不同床的新生活。有时,他们不是不爱,而是没有时间去爱,疲累的工作之下,回家就想倒头就睡。有时,是他们太有时间去爱,惟恐长相厮守变成“长相麻木”。或者,干脆因为生活习惯大不相同,分开睡觉,一起生活。“分床族”显然成了80后夫妻关系的新标签。只是,面对这样充满务实主义的爱情,我们要问,当婚姻面临分床而居,爱情还可以走多远?
Part I:
“分床族”之爱情多样化
状态一:这更是一种互相理解,体谅对方的方式
出镜人物:路婷VS赵一凯
年龄:28岁 VS 30岁
结婚日期:2008年11月
路婷在一家外企奉职,工作看起来光鲜照人,可是每天所要面对的高强度工作压力,只有自己知道。金融危机之后,公司一下裁员一半,工作量以一挡二也不敢多说一句怨言。去年年末,迫于双方家庭的催促,她和恋爱八年的男友赵一凯结婚了。
路婷说:感觉全是被动的,从工作到婚姻。其实我和赵一凯都没想过结婚,虽然共同按揭的房子已经买下来了,但感觉还不是时候。今年我28,他30,如果不是双方父母急不可待,我们可能还要这样下去。婚假3天,晚婚7天,一共10天的大假,可是过得一点都不轻松。我天天都打电话给公司的朋友,就怕有人顶我的职。也许在你看来,我在蜜月里这样做有点过分,但是一凯特别理解我,因为他面对的情况和我差不多。其实,现在的人都活得现实,谁还在乎那些虚头的东西。如果为了这场婚礼把工作丢了,那才是得不偿失呢。
可以说,路婷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代表了80后一代的感情现状。缺失了面包的爱情,就不能称之为爱情,或者说,是不完整的爱情。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分床族”成了理所当然。
路婷说: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儿就觉得挺贴切的。不是分家,不是离婚,也不是感情不合,就是分床睡。我们都忙,工作时间经常不定。有时我加班很晚才回来,他都已经睡了。明天还要早起上班,我再轻手轻脚地上床,也会吵醒他。这样有什么好?或者,他有工作在家赶工,也没有必要拉上我作陪。我们都是夫妻了,这种事情不必摆什么样子给谁看吧。谁规定夫妻就要睡在一张床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模式最重要。在我看来,这更是一种互相理解,体谅对方的方式。
状态二:这是一个总有一天会腻的游戏
出镜人物:秦子琴VS冯城
年龄:29岁 VS 31岁
结婚日期:2002年10月
秦子琴是自由职业者。满城市地淘特色小店,拍下来,写下说明,然后分送各家杂志报社,赚取稿费。秦子琴向来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自给自足,生活自由独立。她22岁就结婚了,那一年,她大学刚刚毕业。老公冯城是公务员,婚后至今保持财政各自独立。
秦子琴说:都说我不像是个嫁得那么早的人。其实,我喜欢自由的生活,但是这并不与嫁人抵触。冯城对我很好,结婚前就答应我,一辈子会尊重我的选择,财务各自独立。其实这比他答应离婚后分我多少财产要好得多。因为这样才会让我在这段婚姻里,始终保留着自我独立,让我不会因为婚姻而变成一个失去个性,失去进取、失去目标、失去态度的懒女人。
其实,从与秦子琴的对话中,我们很难看出她已是年近30的女人。她对婚姻清晰的思路,以及她对生活精准的态度,让她很好地享用了婚姻的美妙甜蜜,同时又避让开了婚姻对女人的催折。她总是试图让自己保持着新鲜的状态,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对爱情,同样如此,于是“分床族”在她的婚姻里应运而生。
秦子琴说:你别笑,我把它当成一种提高我们爱情生活的手段。大概两年前,我发现我和冯城的生活已没有以往的激情了。他除了一些特定的日子忙,从来都是朝九晚五。我除了出去拍拍照片,几乎都呆在家里。生活失去了新鲜感,我说,要不咱们重新恋爱吧。一人一床,当你不认识我。起初是当成玩笑来玩的,可是后来才发现很有家庭版“小别胜新婚”的感觉。我想,这个游戏总有一天会腻吧,到时候再想新的。
上一页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