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原名叫春谷。总觉得南陵像个典型的中国名字,春谷倒有点日本地名的味道。其实,日本的那些个地名,也很多抄中国的。只是,抄的多了,我们都以为是他们自己创造的。直到后来,南陵因郡得县名,一直延续至今。
如果从全省的角度来看,南陵的发展还算不错的,大致能排在20位上下。就是放在芜湖这个大家庭里,就是觉得有些憋屈。比经济比不过人家,比产业比不过人家,比工资比不过人家,比城建比不过人家,当然,南陵广场确实有点大。虽然南陵家里也有铜矿,但也只是有矿而已,并没有能够成为第二个铜陵。
所以,比起家里人,南陵受度一向是很少的。当家里的湾沚在争论哪个名字好听、繁昌在大声喊着繁荣昌盛之时,南陵依旧是那么低调,好像跟她一点关系也没有。好像,确实没有太大关系。唯一的关系是,南陵人以后可以说,我家离市区只要五分钟,到宣城老家也就五分钟。
想当年,杭州把临安市“撤市建区”后,一些开发商打出旗号卖绩溪、宁国的房子,号称到杭州市区只要五分钟。其实,比去宣城市区还要远。南陵这边也差不多情况,离芜湖老市区依旧还是那么远。一个在江边平原,一个在西南山地。
南陵县地处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平原、 丘陵、 低山地貌俱全。说面积吗,南陵也不小,1263平方公里,标准的县域规模;人口稍微少一点,但从皖南山区到浙西山区,哪个县不就那么一点人口。
但是我们还是习惯把南陵当作一个山区县,关键就在于南陵所拥有的平原面积不是太大,而且,还有大量的圩区平原和洼地平原地域。如果熟悉地理和历史的朋友就会知道,这两类平原不大好开发利用,尤其是这个圩区。
“圩”此处念“WEI”,第二声,指的是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没水的时候就是块良田,大水来了,就是缓冲地。所以下游的江浙沪玩长三角一体化一定要带着安徽玩。不是说安徽一定要挤进去,当然,确实也费了不少力气;而是说,江浙沪能玩的开心,上头安徽的牺牲是很大的。除了给江浙沪贡献大量的人才外,还给下游遮风挡水。不能需要人家的时候叫江浙沪皖,不需要人家的时候叫白完。
这么一说,大家就对南陵的那1263平方公里土地的利用有了一个基础性了解,所以也便能理解当地发展产业有一定的难度。当年依托优质铜矿,南陵发展出了当时中国南方最高工艺水平的精美青铜器,但那已经是3000年前了。要是南陵的铜产品制造能回到当年的地位,那就好了。
在2015年的时候,南陵正式进入高铁时代。这高铁来了,对富裕地方是好事,对不那么富裕地方不见得是太好,坐着高铁的大量南陵青年才俊都跑去江浙沪和霸都了。高铁也确实带进来一些产业,但依旧满足不了当地的就业市场需求。
马上,机场也来了。不用担心南陵的青年才俊会坐飞机去江浙沪和霸都。毕竟,机票那么贵,不划算。但机场带来的空港经济却会给南陵的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就是,新的芜宣机场也不远。如何抓住高铁、高速、机场的现代立体交通带来的发展机遇,形成错位优势发展,南陵人应该好好思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