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浙江经贸专修学院学风好吗)

80酷酷网    80kuku.com

作者:白琦瑛

今年春耕时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开展了一场校园农耕文化实践体验活动。“我们希望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劳动技能,不断提高涉农专业学生‘爱农村、善经营、懂管理、很专业’的专业素养。”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劳赐铭说。

近年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区域、依托行业、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构建高职教育、职业培训、教学科研、职业技能鉴定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利用技术赋能

专业培训送上门

贵州省岑巩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地处偏远,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久藏深山人未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岑巩县政府提出的具体需求,学院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专业群优势,分级、分类为当地农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形成“一带多”的模式,确保服务有成效。

“日前,电子商务专业群农村电商社会服务团队两次赴岑巩县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累计开展了为期12天的普及培训和提升专项培训。培训覆盖了全县,共培训了928人次。”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商玮介绍,通过培训,参培学员们纷纷开始电商直播、抖音短视频营销等实践,部分学员的抖音账号快速涨粉,销售额比同期增长60%。如今,当地网店数量以及在新媒体上的应用数量明显提升,形成了“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的带动模式。

据悉,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培训团队足迹已遍布省内所有地区及新疆、青海、贵州等边远省(区)。截至2020年底,累计培训“新农人”超过1万人(天),惠及涉农企业、供销合作社200余家。

加快农村发展

人才、项目两手抓

3月29日,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骨干等100余人来到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班。

此次培训,是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首次与达拉特旗农牧局联合举办,是学校“新供销·新零售·新农创”社会培训服务模式向外省培训服务输出的首次尝试。学院基于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通过打造“新供销·新零售·新农创”现代涉农智慧培训服务中心,构建服务涉农全产业链的服务平台。

为更好地提供涉农服务,2019年,学院从浙江农民大学培训的63万名学员中,遴选30名优秀学员,发起组建了浙江农民大学校友优质农产品供销联盟,联盟秘书处设在学校继续教育学院。联盟通过与相关市县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多元化、多维度合作,构建了涉农人才实战培训资源共建机制。

学院利用“新供销·新零售·新农创”现代涉农智慧培训中心,集成智慧庄稼医院与融媒体品控、数字农业与新形态电商、农产品国际贸易与跨境电商、涉农品牌策划与新零售、数字供销与涉农供应链金融、农产品营养与食养智慧六大项目,孵化具有国家级水平的社会培训服务金牌团队,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组织在涉农全产业链发展中的需求。

近年来,学校坚持“立足区域,依托行业,服务三农”的办学思路,坚持“以服务发展为方向,内涵建设为主线,创新管理体制为突破口,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优质校、“双高”校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办学理念先进、体制机制创新、规模结构合理、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高水平高职学校。

创新体制机制

提升学校治理软实力

为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软实力,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从深化产教融合、治理体系现代化、学生全面发展3个目标维度出发,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主动融入区域行业产业发展,将“校社政企”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双高”建设先导项目,通过构建“顶层决策、中层协调、底层执行”的理事会三级组织架构,明确成员准入和退出机制。学校首创“三级联动、四层互访、五级会商”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发挥理事会在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办学、服务行业地方、人才培养等事项上的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作用,有效拓展了与供销合作社、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产业园区的合作领域。目前,学校合作企业从181家增至300余家。

同时,学校创新构建理事会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打造“数字工匠学院”“蓝莓学院”等平台,形成了“一群一品”校企合作特色品牌。

在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学校一方面完善了专业诊改运行机制、课程诊改运行机制、教师发展质量诊改机制和学生全面发展诊改运行机制,实现了诊改工作常态化;另一方面,建立了融合校园教学、管理、生活等软硬件平台和资源的“一站式”信息服务门户,通过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打造“校园教学全向交互、校园环境全面感知、校园管理高效协同以及校园生活个性便捷”的智慧校园。

为适应职教改革发展,学校以中高本衔接、专业分类建设等项目为载体,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中高本衔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考试”等建设,目前已成为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浙江省课堂创新校。

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学校以培养现代新浙商人为目标,将职业素养融入校园文化、思想政治、人文素质和专业教育,构建全课程协同的育人体系。通过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创业学院,创设“三阶段推进、三课堂联动”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突出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创新创业意识渗透、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和创业实战强化。

聚焦“四力”

建设优势特色专业群

为了更好地适应专业(群)发展,提高专业管理效率,促进管理的精细化、评价的精准性,不断提升专业建设的水平,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坚持供销合作社行业办学特色,重点对接浙江“八大”万亿产业,构建了“5 1”优势特色专业群。

在探索专业群构建方式上,学校通过依托共同基础、围绕核心专业、面向职业岗位、面向产业链等形式构建专业群。其中,电子商务专业围绕全渠道数字化运营,构建了电子商务专业群;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以“检测与质管”为核心,构建了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群。

各专业群按照“底层共享、中层互融、高层互选”的思路设计“平台 模块”的课程体系思路,构建了专业群课程体系。电子商务专业群探索构建了“三路径协同、三阶段递进”的特殊拔尖类人才分层分流培养体系,重点从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团队中的“专业技能拔尖人才”、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的“创新创业拔尖人才”、全渠道数字化运营综合实训和双师工作室中的“企业项目实战拔尖人才”3个维度推行分层分流培养体系。

多方合作

提升技术协同创新力

学校以机制建设为抓手,依托“联合共建、合力推进、合作研究”的“三合”模式,构建4个校企互依、互惠、互补的“三互”平台,即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茶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经济研究基地、继续教育一体化平台。同时,学校还注重培育科技创新服务团队、高职教育研究团队、科技特派员团队和社会培训服务团队,构建了“多元并进”的技术技能积累与服务体系。其中,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成了集检验检测、科普宣传、社会培训、技术创新、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技术技能积累及教师服务能力提升平台。该中心组建的技术创新与服务团队已被确立为省部级团队重点培育对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学校创新“农民点菜,学院送餐”品牌,逐步从培训走向培育,构建了1个平台、1个基金、1个智库、1个联盟、1个中心的涉农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多措并举

发展多元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重点搭建校内教师发展中心、校外“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国际合作交流3个师资培养平台。

学校实施“五级递进”的教师发展模式,通过培养、管理、考核、激励及引导机制,明确教师分层分类分级培养的标准,完善教师阶梯发展的路径;实施“333”人才资助计划,激励学校各类人才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和技术服务,促进产教融合和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实施四项能力提升培育计划,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杰出教师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4人,入选钱江人才资助计划教师2人,入选浙江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教师1人。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浙江省供销学校,创办于1979年,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浙江省高职优质暨重点校建设单位。2019年被确定为国家优质校和“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如今,学校设有工商管理、财务会计、国际贸易、人文旅游、信息技术、应用工程、马克思主义、公共教育、合作经济、继续教育等10个学院,开设有30个高职专业、3个高职本科专业。

围绕“互联网 ”、健康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学校打造了电子商务、食品营养与检测、会计、会展策划与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六大专业群,将会计、会展策划与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打造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并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群。学校努力将电子商务、食品检验检测技术2个专业群打造为支撑和引领区域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专业群。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