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进入旺季,大多数学生都为谋到一份好职业使出了浑身解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不少学习小语种的同学在找工作时的收放自如,胜似闲庭信步。他们被同学们形容为“舌头一卷,黄金万两”,舌头一伸一卷,连大学生活都显得比其他专业的同学滋润。
按照教育界人士的介绍,小语种专业是指高校中除英语以外的所有外语专业,包含西班牙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印第语、意大利语、韩语等等。据统计,北京市18岁以上学外语人口约为332万,其中掌握英语的人数占97.3%。英语类人才的爆棚,让学习小语种的同学“物以稀为贵”。
外交部、驻外使馆、央视……这些令大学毕业生们心仪的单位,纷纷向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招手。同时,许多非英语国家的留学考试不需要测试口语,无形中,学习小语种出国留学的难度和成本也相应地比较低。不知不觉,小语种正在变成职场上的畅销品、留学捷径。
小语种变成大热门
张朝200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现在是央视的台聘驻外人员,工作令人羡慕。说起去年找工作的过程,张朝一脸轻松。
“当时我们班平均每个同学手里都拿着两个offer(意向书)。除了外交部、驻外使馆、新华社、央视等等,还有一些和非洲、中东做生意的中国大企业。”
到央视工作后,张朝发现,他们那一拨大概招了20几个人,“除了我是小语种的‘小本’以外,其他都是硕士、博士。”
因为供不应求,完全属于卖方市场,一些单位根本顾不上左挑右拣。张朝的一名同班同学当时学分没有修够,只有毕业证没有学位证,却依然被一家企业追着签了约——替这家企业驻阿语国家,待遇超好。
一些单位因为来晚了一步,没能抢到应届毕业的小语种学生,就把目光放在了低年级的学生身上。对看上的学生许以优厚的待遇,先行达成协议,说好等到毕业后立即去工作。
不仅在毕业时很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在上学时,小语种的学生在经济方面至少也算得上是学生中的“中产”。
在西南大学日语系读研一的胡力加,刚上学没几天,老师就给他介绍了一份在别的学校代课的工作,课时费一节30元,一周上6节。光靠这份兼职,他的生活费用就完全解决了。
前两天北京国际车展期间,对外经贸大学经贸德语系的林文给一家参展的德国汽车公司做兼职,这家公司招了5个人,只有一人是英语系的。在会场上,她还能经常碰到她们系的其他同学。
而在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期间,由于西亚有十几个阿拉伯语国家,张朝所在的系几乎被“一锅端”。“比如说我,才上大二,没有什么经验,可以算是菜鸟了,就被任命为阿联酋的球队联络官,就是球队和中方的沟通阀门,所有的活动、接待什么的都是我来接洽安排。反正把这么繁重的工作交给我来做,是绝无仅有的。”而同校英语系的学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我坐在球队替补席看球赛的时候,我们隔壁那班学英语的哥们儿坐在后面的看台上,心里那个羡慕埃”。
除此之外,林文还发现,因为考研时小语种是学校单独命题的,考个八九十分比较容易。“我有一个同学考武汉大学心理学专业,外语考了92分,那个卷子基本上相当于我们大一的水平,他答了半个小时就答完了,检查了一遍,还不到交卷时间。睡了一觉,发现周围考英语的人还在吭哧吭哧地写。”
不过,专家提醒,每个小语种走俏,总有它的原因。并非所有的小语种都是形势一片大好。
比如西班牙语,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除了在西班牙本土,南美洲还有19个国家都说西班牙语。我国与南美国家交往的增多,自然带动了西班牙语的走红。
再比如法语,2004年我国的“法国文化年”,使法语热开始升温,而这两年因为我国在非洲市场大举投资,非洲大部分国家用法语,法语人才就更加紧俏起来。
而韩语人才的紧缺,则是由于近几年中韩关系从经贸领域到文化产业、科学技术、教育、艺术和体育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
但另一些和咱们国家目前来往还不是十分密切国家的语种,境遇就没有这么好了。张朝的一名同学是学越南语的,从大一开始,这名同学就拼命地学英语,英语非常好,后来到了一家外企工作。而她的专业越南语,却从来没有机会用到。
要警惕中介的糖衣炮弹
小语种的走热,也带动了小语种留学的火爆。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今年1月到3月,留学小语种国家的人数比去年翻了一番。社会上的留学中介机构,看中这一市场,纷纷上马,开展相关业务,不少学生急于走出去,对本来就比较少的小语种国家的留学信息缺乏了解,很容易掉入留学陷阱。
李明是通过中介到日本留学的。去之前,中介把学校吹得天花乱坠,住宿条件说得像四星酒店。到了日本才发现,一间12平方米的房子,住4个人,公用洗手间,每个月还要12万日元。
他的同学更惨,通过中介办留学,以留资格的名义让他交了一笔钱,最后签证没有办下来,本应全额退还的钱几经周折才要回了一小部分,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包括法国、挪威、新西兰、丹麦、南非等21个国家的部分学校的名单及相关信息,这些学校主要是有关国家使馆等机构提供,均经过所在国教育主管部门认可。今后,教育部将定期对所公布的国外学校名单进行修改和调整,并陆续公布更多国家的学校名单。
专家提醒,留学小语种国家,除了要多听、多看、多问,还要留心教育部相关网站和教育部公布的相关信息,咨询外国驻华使馆。如果通过中介办理出国留学,应查看中国驻外使馆出具的对国外学校的资质认定文件,通过认定文件很容易判断国外学校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