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理由似乎让我们可以相信,公司没有理由选择在节后裁员。但是事实恰好和我们估计的相反...
首先,7天的长假给了人力资源部门等公司管理部门充分的时间。裁员从酝酿到执行堪称一项工程,企业由于市场等原因结构调整进行裁员,人事部需要足够的准备和实施时间。还有,节假日方便公司财务部门做预算调整,其中包括人工预算的调整,人力资源部门对人员的调整也刚好可以在这个时候进行。 再次,为了公司氛围的维护和对个人情绪的照顾,许多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都会选择在节后发布裁员通知,几乎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不要以为不会涉及年中、年终考核的问题,其实企业已经在为冲击年终业绩经营目标而努力,其中一个大前提就是人力资源的再次优化组合,第四季度开始之初正是时机。 年终考核即将进入第四季度的第一个月,自己在公司的评价结果大致状况已经在这个阶段初显端倪。实际上,大多数公司在10月份的业绩状况基本就已经能大致反映了整年的业绩状况。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工作状况自己做一个客观评价。
六种高危人群急需救生圈
◆资历不高的“无头苍蝇”
他们曾经少年意气风发闯进职场,他们曾经无所谓薪资高低“先就业再择业”,可是今天却苦闷于竞争力的模糊和工作动力的丧失:他们也许两三年来只在一家公司工作,但是始终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甚至行业不适合自己,他们不知道什么工作才适合自己;他们可能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换了五六份工作,漂泊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就在于每一次选择都心里没底。
◆国企中的理想者
他们不满企业论资排辈的风气,他们无法接受公司低效的管理模式,他们希望在更大的空间发挥、积累自己新的能力。 有一点可以肯定,目前稳定得可以一直干到退休的工作让他们失去了所有兴趣和动力,他们想实现更多的价值,想成就有意义的财富人生。但是他们担心受到市场冷遇,他们担心风险,他们害怕自己的决定是个错误。这些就是国企中渴求职业发展的理想者。
◆不上不下的中层一群人
他们身处公司中层管理岗位,他们看不到成为职场精英的希望,却时常感受到来自更具激情和年龄优势的职业人的冲击;他们具有丰富资源和经验,可是付出和回报难以形成令人满意的正比;他们希望求变,但是害怕变革会把自己吞掉。 可锐职业顾问强烈提醒这类职业人,如果再不实施职业跳跃,极有可能变成“温水里的青蛙”,被职场竞争淘汰。他们的现实竞争力是看得到的,但是却和行业、产品挂钩过重,他们的通用管理技能和经验没有了新的空间。
三种“槽”进不得
◆和原职业技能不吻合,和新公司技能要求相差悬殊
刚毕业两年的Andy原来是一家日本教学软件公司当程序员,在做了两年以后,觉得工作已经变成机械重复,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当看到一家游戏公司在招聘时,他毫不犹豫地投了简历,并获得了该公司的OFFER。可是当Andy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游戏公司的工作和他想象的大相径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职业顾问:职业发展是连续的,职业人士要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保持自己核心竞争力的稳定性,让自己所有资源集中积累,若出现断层,将会让自己身价暴跌,再想挽回就万难了。
◆高出原薪水两至三倍的“抢手货”
人到中年的黄女士在公司任职人事部经理已多年,工作经验丰富,资质也无可挑剔。然而,黄女士对自己的收入不甚满意,想换一家公司,在朋友介绍下,黄女士进入一家大型合资企业,薪水涨了3倍。黄女士到新公司上任还不到一个月,就滋生出力不从心的担忧,对规模大、人事杂、头绪多的工作流程深感不适。没多久,她由于难以胜任工作而被炒了鱿鱼。 职业顾问:“人往高处走”这固然没有错,但是说来轻巧的一句话,却包含了为什么“走”、怎么“走”、什么时候“走”,“走”了以后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黄女士“走”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能力,成长台阶太陡,自己迈不上去,结果只能是越走越糟。
◆职业个性和职务需求不契合
原在一家民营企业任职公关部经理的陈先生,在有了跳槽的意向后不久,便收到了沪上一家稍有知名度的外资企业给他的OFFER,从此以后,陈先生职位上了一个台阶,薪水也多了近3成。可是在实际工作中,他发现原有的经验无用武之地,而且每天要做的事情是自己最不擅长的事务。陈先生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职业顾问:只有最合适的工作,没有最好的工作。任何职业发展都离不开自身特质的制约,特别是发展到中高端职位的时候,职业个性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会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 写给跳槽者的警言 如果公司有裁员征兆或者可能,提前3个月开始找下家,但是切记对同事保密,尤其是对主管; 注意一如既往,不要因为公司裁员的传言而无心工作,这既给了公司解聘你的话柄,也是找下一份工作的软肋; 不要病急乱投医,和不熟悉的猎头公司接触; 资深人员或者是中层管理人员要及时反省,你们拿的工资比较高,被裁员的几率也比较大。把一年的成绩如实地向上司呈报,也不要忽略不足,表明明年的提高计划。主动出击、把握自己才是发展的根本。 再次,为了公司氛围的维护和对个人情绪的照顾,许多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都会选择在节后发布裁员通知,几乎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不要以为不会涉及年中、年终考核的问题,其实企业已经在为冲击年终业绩经营目标而努力,其中一个大前提就是人力资源的再次优化组合,第四季度开始之初正是时机。 年终考核即将进入第四季度的第一个月,自己在公司的评价结果大致状况已经在这个阶段初显端倪。实际上,大多数公司在10月份的业绩状况基本就已经能大致反映了整年的业绩状况。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工作状况自己做一个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