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你具备与众不同的能力吗?

80酷酷网    80kuku.com

  

  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很多,但在怨尤和愤怒中请先反省:你真的具备与众不同的能力吗?

  你在感叹“怀才不遇”吗?

  有人说,世上最难伺候提所谓“怀才不遇”的人物。

  怀才不遇也许是读书人的“专利”,没见过木匠、瓦匠、理发匠发出怀才不遇的牢骚,偏就读书人,读了几本书、写了几篇文章,就自认为有治国天下之才,眼睛长在头顶上,万一求职不遂,或没有人三顾茅屋邀请,便大叹怀才不遇。

  不可否认,怀才不遇的人很多;因怀才不遇而发出不满和牢骚的人很多,但努力充电、隐忍待时的,很少。

  怀才不遇的原因不一,或者伯乐难寻,或者错失机会,或者只有伯乐市场供需不城均的环境问题。但不管出自什么原因,在遇到表现机会之前,必须不断充电,默默做事,一步一步脚印,累积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必须谦逊忍让,淡泊名利,以更高的规格要求自己;必须等待风起扬帆,鸿图大展的那天到来。

  机会留给准备好的人

  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张仪和苏秦,便是怀才不遇的典型。张仪是魏国人,穷困潦倒,颇不得志,奉派到楚国游说,楚王不理他,楚国的令尹(宰相)留他对在家里做客。有一次,令尹家里遗失了名贵的壁玉,令尹门下怀疑是张仪偷的,把他抓起来打得半死。张仪死也不承认,后来被释放回家。

  张仪回到家中,妻子悲叹说:“你若不是一心读书游说,哪会受到这种屈辱?”张仪却乐观地反问妻子:“你看我舌头还在不在?”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张仪说:“这样就够了。”

  果然留得舌头,不怕不出头。后来,张仪就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以“连横”策略游走各国,帮助泰国统一天下。

  苏秦是张仪的同学,两人同拜鬼谷子为师,都有不所用的凄凉境遇。苏秦也未心灰意冷,回到故里,加倍勤学,“悬梁刺股”的成语,说的就是苏秦。苏秦研究当时各国的状况,总结出“合纵”的策略,到各国游说,同样开创一番大业。

  张仪和苏秦不但是怀才不遇的典型,更是典范。他们不因怀才不遇而沮丧、怨尤和愤怒,遮蔽了眺望未来的视野。他们懂得反躬自省:我够努力吗?我真的具备与众不同的能力吗?我是不是正面、积极地在“就业市场”打拼?是不是确实掌握了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反省后,充实不足之处,拿出勇气与行动力,脱离困局,开创新局面。毕竟,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

  莫自以为是,怨天尤人

  最可厌的、最忌讳的,是不得意的时候,整日萎靡颓废,怨天尤人,眼高手低,说得多,做得少,不但没有正在,也把未来断送。更糟的是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在自负与自恋之间,满足虚荣。这样如何在职场生存呢?

  三国时期“击鼓骂曹”的弥衡是最著名的例子。《三国演义》里,弥衡获推荐来到曹操阵营,他凹显自己才干的方式,竟是把曹营的武将、谋士贬得一文不值。他高叹“天地虽阔,何无一人也”。曹操列举出他的得意部属几十人,弥衡却不屑地说,这个人只适合吊丧问疾、念念有词,那个人可以去看守坟墓、放牛养马,反正都不能做大事,都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之徒”,而他自己则是“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这种人多么讨人厌,他会赢得领导的欣赏,委托以大任吗?不会。弥衡后来被送来送去,没有敢要。这种狂傲骂人的个性,善耍嘴皮的作风,最后为他带来杀身之祸。

  所以到头来弥衡的行政资历还是零。若非早近,或许又成为怀才不遇的代表人物。没有人会想他是不是真的人才。

  通过实战检验方成为“才”

  “才”不“才”,需要实战检验,通不过检验的不是“才”。举一个著名的个案: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在投入战场之前,绝对是个青年才俊。他有个名将父亲赵奢,赵奢,赵括从小跟着爸爸研读兵法,辩论时常辩得爸爸哑口无言。但赵奢不怎么高兴,反而说:“战争是死生大事,赵括谈起战争来却很随便。他若当统帅,使赵军覆灭的,一定是他。”赵国名相蔺相如也说:“赵括只会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知随机应变。”

  但赵括的缺点,一般人不一定看得出来,包括赵王。赵王欣赏赵括,派他担任主帅。结果赵括不知变通,死守兵法,长平之役,全军崩溃,40余万赵军惨遭活埋。我们现在讥讽人家“纸上谈兵”,说的比做的好听,往往便以赵括为案例。

  我们回过头来看,在实战之前,赵括是才。如果赵括不受重用,他便有哀叹怀才不遇的理由。也许他会抱怨,也许不会,但实战后却发现,根本不会有怀才不遇的问题,因为他称不上什么“才”啊!若有也只是口才,不是军事长才。

  怀才不遇的人,不要大哀叹中自暴自弃,丧失成长的可能;就算要抱怨,也请确认,你真的是“有才”,而不遇吗?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