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一个让人可以尽享清凉美味的最佳理由。
每年盛夏,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地面温度达到峰值。而伏天是指夏天中最热的时候。如今已过立秋,名义上的夏天虽已结束,但出门在外时,你可能仍然有种“上蒸下煮”的感觉,“桑拿天”如约而至。
在面对这个暑期大“烤”时,中国不同地区的人们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发明不同的清凉美味,消暑“续命”。
中国消暑极简史
在消暑这件事上,如今的我们除空调以外,其实一直都在沿用古人的传统方法,一是物理消暑——靠冰降温,二是饮食祛暑。早在周朝,人们就已通过冬季凿冰、存冰,夏季用冰的方式来降温,存放冰的冷窖被称为“凌阴”,管理官吏称为“凌人”,最基层的取冰者称为“徒”。冰块主要用于冷藏果品和米酒。盛放冰的容器则叫“冰鉴”,春秋战国时期的曾侯乙曾拥有一对铜质冰鉴,如今分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可以说是最早的便携式小冰箱了。
由于难以储藏,古代的冰价堪比金价,只有皇室贵族方可享用,《云仙杂记》中曾记载“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因此,冷饮的出现就成为古时消暑的另一妙方。
《周礼·天宫》中曾有对冷饮最早的记载,提及“浆人”掌管的六种饮品——水、浆、醴、凉、医(yǐ,梅浆)、酏(yǐ,黍酒),其中“凉”是指寒粥或滥(桃干、梅干泡成的水,算是最早的果饮之一)。
时代变迁,饮品也在变化升级。北魏时的《齐民要术》中,“醴”的定义由甜酒变成了“饴糖”。同时还出现了由饴糖、大麦粒、杏仁粉熬成的稀粥,称“酪”,还有速溶果粉饮料的鼻祖——麨(chǎo)类,比如用水冲泡饮用的酸枣麨。到了唐代,制作冷饮的材料从果品扩大到各类植物,出现了槐叶汁、甘菊汁,还有由葱、姜、枣、薄荷、茱萸等煮成的“庵茶”。
宋朝可谓冷饮史上的盛世元年,此时贮冰发展成独立的行业,不再是皇家贵族专享,开始流向民间。于是夏日冷饮如井喷般地发展,出现了雪泡、梅花酒、水晶皂儿、甘草冰、雪凉水、冰雪冷元子、荔枝膏、绿豆水等等,与如今相比不遑多让。
到了元朝,北方民族进入中原,随之而来的,还有与中原不同的饮食习惯。马奶子是蒙古族的主要饮品。在接触到江、淮以南地区的茶叶后,一种以马思哥油(即酥油)、牛奶子和茶芽同炒成的“炒茶”(算是奶茶的最早形态)出现。同时冰淇淋的鼻祖“冰酪”也在此时被发明出来,还有被称为“舍而别”的果露类饮品,都算是全新的消暑饮品。明清时期,酸梅汤登场,在降温解暑的同时还有保健功能。
冷食消暑科学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中暑。
人作为恒温动物,需要将体温维持在 37℃ 左右。在大脑中,有一个叫视丘下部的区域,相当于体温控制中心,时刻监控着体温变化。在暑热天气里,出汗是高效的散热方式,但是否能有效还得看环境湿度,湿度过大便会难以排出汗液。
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皮肤温度,且相对湿度高于 75% 时,人就很容易中暑,发生头疼、头晕、肌肉痉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人体内的电解质紊乱,汗水排出时既带走了水分,也带走了盐分。
因此,只要没有严重到失去意识,都可以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或电解质等方式解暑。喝冷饮、吃冰品、享受清凉小食都是可行之道。
但还有一条黄金准则:解暑冷食的糖分和盐分浓度不宜过高,浓度过高可能会加重身体机能的负担,导致细胞内水分外渗,反而加重中暑症状。
中国消暑解决“食”方
无论是王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甜味、酒水、水果、冰凉算是消暑饮食贯穿至今的主旋律。我们梳理了一份中国不同地区的消暑饮食清单。一起来看看各地消暑都吃什么吧。
北方地区
酸梅汤和甜胚醅子撑起的舞台
三伏天里,高温与雨水天气总是交替出现,尤其在中国华北地区,“桑拿天”里少有的闷热感让人恍惚以为自己置身岭南。
北京的夏天少不了酸梅汤,它源于南北朝的“乌梅水”。乌梅是用半黄的梅子熏制而成,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作为赠礼出现,而后乌梅被用于泡水、煮茶后制成不同的饮品,一直都是夏日消暑的一剂良方。
清朝时,皇宫中把乌梅与砂仁、甘草、陈皮和山楂等药材同煮,以此止泻防疫,后流向民间,因味道不讨喜和药材成本高,人们稍改配方并辅以冰糖熬煮,于是便有了今日酸甜开胃的酸梅汤。民国时期酸梅汤成为北平的网红饮品,还由此创出了当年的国民品牌——信远斋、九龙斋,至今仍长盛不衰。
《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一首关于酸梅汤的咏诗:“梅汤冰镇味酸甜,凉沁心脾六月寒。挥汗炙天难得此,一闻铜盏热中宽。”
除酸梅汤之外,北京还有一种后起之秀的夏日冷食——果子干,并未在外地流行。在没有冰箱的年代,老北京人入冬时用柿饼、杏干、藕片和葡萄干制成甜食,这是一种琥珀色果冻般的甜品,用小碗盛起来,香甜可口。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有一种被称为“稀果羹”的食物也和它类似,只是添加了本地的黑枣。
此外,北京的消暑美食还有杏仁豆腐、奶酪等,这些食物的背后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奶酪便是元朝时北方民族南下后带来的饮食习惯。
北京奶酪是满族人夏日日常里的一道可口小食。(图源网络)
在辽阔的西北,牛羊肉、面食和高热量的乳制品是主要食物。夏日的西宁因海拔较高,常有西北风过境,比起银川、兰州等地要更凉爽。这里有独特的夏日美味——青海老酸奶。它与我们常见的酸奶都不同,表面有一层因氧化形成的黄色奶油,本地人称其为“奶皮子”,算是青海特色,浓香四溢,奶味十足。
狭长的甘肃作为昔日丝绸之路故地,饮食文化可谓多元丰富,夏天里的消暑小食也不少。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杏皮水、甜醅子、灰豆子等。杏皮水以敦煌出产的名气最大,这主要归功于当地著名特产——李广杏,这种经丝绸之路由新疆传入的水果,在很多地方都酸涩难忍,唯独在降水和植被都稀少、昼夜温差大、水质又偏碱性的敦煌,种出了酸甜可口的李广杏。本地人把晒干的杏脯称“杏皮”,与其他食材一起熬煮制成了杏皮水。
还有一种在整个西北都很常见的小食——甜醅子,用脱壳的燕麦或青稞,经过蒸煮后加入甜酒曲发酵而成,带着淡淡酒香,吃起来甘甜清爽。如今奶茶当道,兰州本地的奶茶店适时推出甜醅子奶茶,创造出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夏日美味。
此外,还有兰州灰豆子、新疆的沙朗刀克酸奶刨冰都是西北颇有人气的消暑小食。
江南地区
清凉食材救人于“火炉“之中
江南地区,每年伏天的平均最高温度大都在 35℃ 以上,处处都有“火炉”,加上雨水相伴,暑热难耐。所幸这里水网密布,物产丰富,自古就是富庶之地,有精巧多样的夏日冷食。
苏州绿豆汤是其中的首选。绿豆汤虽然南北皆有,但苏州的尤为特别。在老苏州人的口述中,一碗传统的苏州绿豆汤里,绿豆和糯米缺一不可。如今市面上的绿豆汤大都配了枣蜜、冬瓜糖等食材,有些还加了薄荷水,这些过去达官显贵才喝得起的,如今则成了不少人追捧的网红品类。
江北的南通有种特别的消暑饮品——藿香茶。进入初夏后,你在南通很多田地花丛中都能看到藿香,本地人会采摘叶子泡水饮用,独特的草本清香祛火消暑,让人舒心。进入盛夏,藿香的叶片会长得更加肥厚,此时冲泡会有更浓郁的香气,暑热里饮一杯,畅快清爽。
邻省浙江的消暑饮品更加丰富,杏仁腐(一种用牛奶或炼乳混琼脂制成的凉品,与杏仁并无关联,本地人常用糖水浸泡配上应季水果享用)、木莲冻(台州叫石莲豆腐)、青草糊、水晶糕……不胜枚举,大部分都是取材于身边可食的植物食材制成。
比如宁波木莲冻,取材于薜荔的果实,每年夏天都会现身于大街小巷的摊点上。其质地介乎果冻和豆腐间,摊主用稍扁的圆勺挖成一片片,装到杯里或碗中,再舀入糖水或蜜水,以薄荷点缀,吃一口清凉解热,十分舒爽。还有青草糊、洋菜膏也都是用天然植物制成的消暑食品。
在安徽,皖南本地人夏天更钟爱的赤豆酒酿、葛粉与包邮区的凉品也异曲同工。
东南和华南地区
当冷食作为传统文化
中国东南的福建省在历史上,曾有来自河南、江西、浙江各地的人迁入,与闽越融合形成独有的文化。就在不久前,“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申遗项目正式通过,成功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美食文化也十分丰富。泉州人的夏天是由四果汤和白粬开启的。四果汤以石花膏为主料,可随心搭配薏米、绿豆、红豆、仙草冻等配料以及时令水果。白粬则是一种以大米为原料,经由用白粬发酵制成且可甜可咸的消暑小吃,不过天热时本地人更爱用白糖煮成甜汤享用,淡淡酒香藏匿其中。
夏天的时候,本地人喜欢用糖水煮成甜汤食用,入口弹嫩清甜,还有淡淡酒香。
另外,省会福州也有长乐冰饭、藕膏等本地人的消暑美味,闽北的南平有薜荔冻(与木莲冻相近)享受,还有从闽南开始名扬全国的烧仙草,都是福建人的夏日快乐凉品。而在与福建隔海相望的台湾岛,还多了独特的爱玉冰——一种用爱玉籽制成的透明膏冻状凉食。
在福州,吃过长乐冰饭的夏天才是完整的。
进入受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华南地区,漫漫长夏更为湿热难耐。在广东,凉茶是对抗暑热的第一大法宝,每逢进入“汗蒸式”季节,街头散发着浓郁药香的凉茶铺就会热闹起来。
本地人十分清楚不同种类凉茶的疗效。其中经常会加入金银花、夏枯草、罗汉果、菊花、甘草、蒲公英等药材。和市面上喝到的包装凉茶很不同的是,粤桂两地的凉茶可能并不会加入任何糖分,十分清苦,来自外乡的你不一定喝得惯。相比而言,同样常见的竹蔗马蹄水可能更容易接受。
广西梧州的龟苓膏赫赫有名,但在南宁街头,还有一种常见的桄榔粉,取材于桄榔树,可以祛湿热,吃起来与江南的藕粉相似,又有种独特的植物清香。
作为最南端的岛屿省份,海南的夏天是清补凉的天下,这算是海南人的夏日高光美食。它的灵魂是鲜榨的椰奶,配以红豆、芋圆、水果等,甚至可能掺入鹌鹑蛋、粉丝结。
本地人偏爱以椰汁打底的清补凉,但换成椰奶味道会更显浓郁,可选择的食料堪称丰富。
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的原因,香港的饮食带有内地、东南亚和西方饮食文化的多重基因,出现了多元杂糅的港式美味。带着“混血感”的咸柠七和杨枝甘露便是本地消暑冷饮的代表。
咸柠七是用岭南独有的传统手制土产咸柠檬,与外来的工业汽水七喜碰撞而成的饮品。杨枝甘露则是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本地大厨发明,在颇有东南亚风味的芒果西米露中加入微酸口感的西柚果粒,酸甜中的凉凉苦味恰好足以消解夏时燥热。
西南地区
高原上的清凉带着“米香”味
西南地区的暑热并不均匀,重庆、川东地势低洼,高温很容易攻入,而高原之上的云贵则较为清凉,但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滇南人民同样头顶着火辣的日头。
西南三省的消暑美味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独特风物。在川东南的宜宾,有一种用未经改良过的贵朝米(属糙米)做成的食物,质地弹糯,口感绵软嫩滑,它的最佳伴侣是带着甘蔗香气的红糖水,两者搭配而成的凉糕便成就了宜宾人的美好夏天。尤其在双河镇,本地凉糕都浸泡在冰凉的井水中,有食客要吃时才取出一块,浇上红糖水巴适得很。
成都也有同样 Q 弹晶莹的冰粉,如今已红遍大江南北。与之类似的是云南人口中的木瓜水,其实和冰粉都是用一种叫假酸浆的植物制成,两地的吃法也比较相近。
作为边陲省份,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加上少数民族聚居,发展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泡鲁达就是受到缅甸的影响,以炼奶作底,搭配西米、酥脆面包干、椰丝等食材,注入水或椰奶搅拌食用,在舌尖上演绎出东南亚的风味。
此外,云南玉溪的冰稀饭、重庆的冰汤圆和贵州安顺的冰浆,也都是值得尝味的在地消暑美味。
知识点插播:
很多南方的特色消暑小食都取材于富含丰富果胶(可溶性多糖类物质)的植物,例如冰粉(假酸浆)、烧仙草(仙草)、木莲冻(薜荔果)、石花膏(石花菜)、爱玉冻(爱玉子)等小食。分子结构本身松散的果胶在水或钙离子的帮助后,紧密性大大提高,可以形成半透明的膏状,如同天然果冻般清凉冰爽。
云南的木瓜水、四川的冰粉都是用假酸浆的籽作原料加工制成的。
伏天之中,暑气尤盛,无论我们身处何方,终究都难逃夏日的大“烤”。面对这道难题,我们从古代就开始想解题思路,于是在中国的版图上发明出丰富多彩的消暑美食,让我们得以今时今日,可以靠这些清凉美味度过漫漫长夏。
本期话题讨论:在天气还热的当下,你的家乡还有什么特别的消暑小食呢?
文丨木木
文字编辑丨木木
图片编辑丨雪哥、小虎、兔子
封图丨图虫创意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邮件联系wangzehua@zhidemai.com
- 冷饮喝过,再来碗凉面吧 -
点击阅读:从庙堂到江湖的消暑美味——中国凉面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