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无奈的“诛连政策”
胜利公司是一家全国有名的民营钢铁企业,在我国钢铁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环境下,经过短短几年内发展已经从原来的一家小型炼铁厂发展成为一家在业界颇有声望的中型钢铁企业,并带动了当地焦化、轧钢、建材、矿产以及服务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当地4000余名职工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为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公司管理层也是踌躇满志,希望把握住钢铁产业良好的发展机会,争做我国民营钢铁企业的领先者。
但是,胜利公司最近连续发生了好几起骨干员工跳槽事件,让公司的管理层感到坐立不安。随着钢铁产品市场形势持续看涨,钢铁投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一边是新建的钢铁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边是原有的钢铁企业纷纷扩建,这些新建的钢铁企业为了尽快达产,纷纷采取挖墙角的方法来获取企业所需的人才。一时间,钢铁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身价不断攀升,很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禁不住外部高薪的诱惑,纷纷跳槽。胜利公司也不例外,仅一季度离职的骨干员工达到十几人。刚开始,管理层还算是比较镇定,觉得几千人的企业走十几个人很正常,对公司的正常经营生产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跳槽风波越演越烈,前两天公司下属的炼钢厂的两名技术非常出色的炼钢工被竞争对手给挖走了,更为严重的是去了之后又陆续带走了一些工人。
管理层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感到异常恼火,责令人力资源部尽快采取措施来改变当前被动的局面。公司人力资源部在经过一番调查和研究之后,向公司领导递交了一个报告,报告要求公司把那些跳槽员工的还在公司工作的家人和亲戚全部开除,以防止事态的蔓延。公司管理层很快就批准了人力资源部的报告,一星期之内,就有数十名员工因为与跳槽员工有亲属或者朋友关系被公司单方面解除了劳动合同。
但是,事情并没有管理层想象得这么简单,后来发生的一连串连锁反应令管理层始料未及:被开除的员工都为自己叫冤,纷纷进行抗议,并向当地的劳动主管部门上诉,要求维护自己的权利……当地劳动主管部门在经过现场调查之后,认定这样的“诛连政策”是严重的侵权行为,责令胜利公司尽快恢复这些员工的劳动关系……当地媒体也为这些被无辜解雇的工人声援,纷纷谴责胜利公司……公司内部的员工一方面觉得公司的诛连政策很不近人情,同时也担心自己会不会受到牵连……公司管理人员对此也纷纷发表意见认为 “诛连政策”很不人性,对于那些被解雇的“家人和亲戚”是非常不公平的……
胜利公司的“跳槽风波”迅速就上升为公司的重大危机,管理层无奈之下只好撤销已经发布的诛连政策,恢复那些被开除员工的劳动关系,并且花了很大力气做劳动主管部门和媒体的工作才化解了这次危机,但是,“诛连政策”的负面影响却很难消除,员工关系变得非常脆弱……
警惕:被忽略的员工关系管理
我国民营企业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中国民营经济产值以每年71%的速度增长,民营企业的就业人数每年以41%的速度增长,民营企业在GDP中的贡献超过了50%以上。但是,民营企业的主要优势还是体现在机制方面,管理状况却令人担忧。随着公司的业务量扩大和公司人员增加,企业的各种管理问题也随之出现,而创业者管理意思淡薄、家庭成员对正规化管理进行抵触都妨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随即引发响应的危机,要么停滞不前,要么濒临倒闭或是申请破产。据统计,中国小型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为三年,大中型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七年。
我国民营企业不能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是急于求成好高骛远不注意基础建设是很多民营企业共有的痼疾,员工关系是也成为很多民营企业一个共有的管理盲点。民营企业在参照西方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经营机制的时候,也照搬了西方经营管理模式来管理中国的员工,大大简化了员工关系,认为企业与员工只是一种各取其利的金钱雇佣关系,以为员工拿到了应该拿的钱,别的事就不用管了。而且,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通常比国有企业和国外企业还要简单,缺乏一些专门的机构来协调和维护员工关系,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工会,成立工会也往往是有名无实。
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很多民营企业都面临着的员工关系紧张的局面,轻微的表现为员工工作责任心低、工作积极性不够、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严重的表形为员工和管理层冲突不断,甚至引发企业产生重大的经营管理危机。国外曾经做个一项持续3年的员工离职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员工离职的原因跟钱的关系并不大,反而是跟中层领导的不和成为了导致他们离职的第一位原因,其中就包括了管理者说话技巧不好等因素,造成员工离职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他们工作做好了也没人表扬、没人关注。这两个原因实际上都是属于员工关系管理的范畴,但是类似的问题还没有被国内民营企业所重视和关注。
透视:民营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误区
笔者在长期的管理咨询过程中发现:我国很多民营由于对员工关系管理缺乏系统的认识,在处理员工关系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误区。
误区(一):员工离职就是背叛公司
在现代劳动用工市场化的环境下,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员工,员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特长和职业偏好选择自己合适的公司,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优化,所以员工离职是一种正常行为。但是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员工离职就是背叛公司,不管什么原因,而很少反思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企业辞退员工是合理的,但是员工在合同期内如果要离职,肯定会遭到管理者的不理解和拒绝,甚至会引起相应的纠纷。
误区(二):员工关系管理就是防止员工流失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下“员工关系管理”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实现人员与岗位匹配、员工发展、员工激励和有效沟通等工作。但是“员工关系管理”在很多民营企业管理者眼里还是一个陌生的字眼,远远没有“工作计划”、“绩效考核”等工作那样被受到重视,甚至极端地理解为员工关系管理就是防止员工流失。在企业发展良好员工队伍比较稳定时,根本就不会想到还要做什么员工关系管理工作,等到发现下属员工积怨较多甚至纷纷离职的时候,才想起平时怎么没有重视员工关系管理工作。
误区(三):员工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
在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看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情,所以员工关系管理自然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情了。这些管理者平时没有承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责任的勇气,不了解下属的工作状态,不关心下属的生活问题,等到员工关系紧张或者发生冲突时,才感觉到束手无策,进而就把问题抛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限的人力在承担起整个公司的员工关系管理时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对于基层的实际状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往往只能充当“消防员”的角色,简单机械地通过政策手段或者法律手段来进行“救火”,加上在处理冲突时沟通不足,很容易导致冲突不断地升级。
建议:改善民营企业员工关系“五步曲”
改善员工关系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员工关系管理不像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人力资源工作那样具体,而是贯串于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所以,改善员工关系没有什么秘诀,不同的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在改善员工关系上也是面临不同的问题。但是,共同的要求是要踏踏实实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一般来讲,改善企业员工关系少不了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倡导“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改善员工关系管理,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视人力为资源,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认为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企业鼓励员工不断的提高职业能力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重视人的职业能力必须先重视人本身,把人力提升到了资本的高度,一方面通过投资人力资本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人力作为资本要素参与企业价值的分配。现代企业和员工不应该再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而应该是一种共赢的合作关系,开发人力资源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一个有利于价值发挥的公平环境,给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赋予员工责任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授权,保证员工在充分的授权内开展自己的工作,并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对员工能力、行为特征和绩效进行公平评价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激发员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为企业创造价值。
步骤(二):构建多角度的员工关系管理体系
员工关系管理事关企业发展,涉及广大员工切身利益,影响每个部门工作业绩与效益,是一项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公司领导要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出发,主动承担好员工关系管理的领导责任,尽快成为创造和谐员工关系的倡导者和建设者。各级管理人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要执行好公司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将下属员工的发展作为重要职责,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加强人才培养,注重能力提升,努力完成好团队的工作目标,创建良好的员工关系。人力资源部门作为员工关系管理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的监督者,要大力推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优化,帮助和指导各级管理者做好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而实现员工关系不断优化。
步骤(三):建立全方位的员工激励机制
研究表明,企业员工对工作现状不满是导致员工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而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需要建立全方位的员工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包括薪酬物资激励,还应该包括培训、职业发展和荣誉等非物资激励。
强化薪酬激励。薪酬激励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等方式。企业在制定薪酬激励政策时要体现“两个公平”原则:对外要保证企业的薪酬水平与市区域内和行业内其他类似企业相比具有竞争力,实现“外部公平”;对内要保证员工的薪酬水平要体现个人岗位价值、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等付酬因素,实现“内部公平”。
倡导荣誉激励。按照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富有企业特色的荣誉称号和相应的奖励制度,规范各种称号、待遇和奖励形式。明确荣誉表彰奖励的范围、标准、形式和程序,并利用公司内外宣传形式,充分展示荣誉的精神价值,提升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加大荣誉激励力度,发挥荣誉表彰激励的鼓舞性、广泛性和持久性作用,培养员工的成就感、荣誉感、归属感。
注重培训激励。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和成才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也是重要的激励方式之一。要为员工提供各种教育培训机会,使员工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员工自我发展创造条件。
推行职业规划。企业应该鼓励员工根据个人特点、能力、兴趣和专业,合理选择职业发展通道,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学会自我管理与自我培训,强化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多出成果,尽快成才。公司应该加强对员工职业生涯的指导与管理,有效协调好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帮助员工在企业发展战略下明确个人职业生涯目标,让广大员工在企业发展中体现人生价值,在实现个人价值时促进企业发展。
步骤(四):完善有效畅通的内部沟通机制
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矛盾往往就是员工关系紧张的根源所在。负责任的企业在面对矛盾时,不是回避而是积极面对,一方面寻求矛盾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有效的对话和沟通来减缓矛盾冲突带给员工关系的负面影响。
有效畅通的内部沟通机制包括正式的沟通机制,如组织绩效面谈、传递工作信息、召开员工大会、设立总经理信箱、鼓励员工提出改善建议等,也包括非正式沟通机制,如设置企业内部BBS、举办各种业余活动等。很多企业非常强调沟通和对话,保证各层级的员工有合适的渠道向相关人员表达自己对工作的理解以及工作中的不满意见,同时也保证员工提出的不满意见能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得到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避免不满意见的扩散,避免出现紧张的员工关系。
步骤(五):创建科学规范的弹性用工机制
通常来看,紧张的员工关系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和缓冲,最终会上升到劳动纠纷上,而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用工机制。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在用工机制建设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有的企业漠视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对用工机制的指导和约束,甚至没有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企业没有前瞻性,制定用工机制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趋势,在面对劳动纠纷时显得非常被动。
现代国家劳动法律一个重要特征是把企业和员工作为平等民事主体来界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既要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企业的正当权益。所以,企业可以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建立多层次的弹性用工机制,比如对于核心的骨干员工签订周期较长的劳动合同,对于一般员工可以签订周期较短的劳动合同,对于一些季节性工作可以通过招收临时员工或者采取外包方式来进行安排,避免正常的用人计划变动因为触犯劳动法律而陷入困境。
结语:构建和谐的员工关系
和谐的员工关系对于企业来讲就像是润滑剂对机器一样,平时可能感觉不到在起润滑作用,一旦缺乏,企业庞大的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员工关系管理的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主要是管理者的问题。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管理者应是企业利益的代表者,是群体最终的责任者,也应是下属发展的培养者。在员工关系管理中,每一位管理者能否把握好自身的管理角色,实现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实现乃至自我超越,关系到员工关系管理的和谐程度,更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