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圈子可以分为二种:正式的、非正式的,也可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而这些中,还可以再细分为多种形态。
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亲人,在外靠朋友。这里的朋友,其实也就是指个人圈子里面的成员。这些圈子内的人,平时交往可能并不多,但在十万火急的时候,往往可能就会有一只手伸出来,扶你一把。
HR圈子是什么样的
圈子,顾名思义,就是人脉资源,是个人关系网的一个变称。
日本三洋公司深圳某子公司的人事课长孙彤彤将HR圈子界定为:以自己为中心的、自己可以使用到的HR人脉资源。“首先必须是HR范围内的人,其次必须是自己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用得上的,”孙彤彤说,“虽然彼此知道,但你发出需求的时候,没有人回应你,这说明你还不是这个圈子中的一员。比如说,你只是在网络上的HR圈子中混个眼熟,大家都只是过客,没有形成一个彼此相互照应的隐性习惯,就不算是你的圈子。”
而美国某500强制造商深圳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邓丽萍对此却持不同看法,“现在,圈子的形态各式各样,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特别是网络上的非正式的HR圈子,其实很多回应你的人,你可能并不认识,但如果你经常泡在这个圈子中,即使只知道对方的网名,但如果与你相熟了,而且还是同行人,也可以算作是圈子中人。”邓丽萍说,“在现在的网络社会,不能从传统的角色去界定人脉资源的说法。” 邓丽萍说几年前她刚入行HR时,参加了深圳宝安区的外企HR Club.
HR圈子的几种形态
邓丽萍认为,一般来说,HR圈子可以分为二种:正式的、非正式的,也可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而这些中,还可以再细分为多种形态。
“以我参加的HR Club为例,是由宝安区人事局牵头组织的,经过注册批准的Club,会有定期活动、聚会等,参加的人都是宝安区内各种类型企业的HR管理人员,在正式的场合认识后,互换个名片,留下联系方式,兴许在以后的聚会中还有可能相见,但在平时如有需要,也会通通电话相互沟通和交流。”邓丽萍说,“这种正式的HR圈子优势在于可以直接通电话寻求帮助,包括一些官方的正式性协助。”
邓丽萍举例说,有一次,公司刻意培养了二年多的一名职员闹离职,由于他的户口档案是公司人力资源部经办调入深圳的,公司将他送到美国培训了一年时间,签有相关协议规定培训结束后必须服务三年时间才能离职。“没有处理过这种情况,也不熟悉相关人事法规,当时非常被动。”邓丽萍回忆说,“后来,她直接打电话咨询在Club上认识的人事局职员,详细了解了情况后,非常快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种正式的HR圈子还包括孙彤彤所参加的由深圳的日本企业联合会组织的HR Club.虽然相比较而言,这种Club非常松散,大家平时见面并不多,但如果在正式场合比较谈得来的,会联系较为频繁。特别是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建立一个MSN群或QQ群,甚至在网络上租一个空间,建立一个论坛,在上面留下各自准确的联系方式,在有需要的时候,直接在论坛上留言寻求协助。
此外,还有一种是同学会的形式,孙彤彤解释说,自己参加了在深圳的在职研究生学习,班里近百号人,全是深圳各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或主管级以上的。由于大家在近二年的时间里经常在一起上课、做题、出外游玩、考试等,非常容易培养同学感情。在结业后,由班费支付,租了一个网络空间,在上面经常交流工作体会与心得,碰到难题可以发贴,看到同学的需求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回贴。还不间断会有聚会。
“这样的圈子是最牢固可靠的。”孙彤彤解释说,“圈子是否靠得住,也得看感情投入。这种学习过程虽然无法与学生时代的同窗情谊相比,但对自己的工作与职业,作用却是最大的。”
孙彤彤举例说,碰到非常难招的人才时,首先就会想到在同学的社区里发贴,“大家都同处深圳,都是做HR的,面试中阅人无数,自己不熟悉、不了解行情或招不到的,或许这些同学手里正握着一大批。”孙彤彤通过这种方式,招聘到了公司的市场总监——同学将自己面试后感觉取舍难的其中一位优秀人才推荐了过来。
还有一种是无形的、虚拟的圈子,这主要是依托网络而存在的。
孙彤彤举例说,在国内的一些专业人力资源网站上,由于经常发贴的都是专业的HR管理人员,发出的都是专业性较强却与工作相关的需求信息,如果泡久了,发的贴数也多,网名就被这个虚拟社区的一些有心的成员所关注。慢慢地,大家通过这个虚拟社区都混熟了,一来二往也就成了朋友。
“在网络上,由于大家都是天南地北的,各行各业的都有,对拓展自己的见识与信息特别有效。”孙彤彤说,“但这个圈子往往是最不稳定的,而且鱼龙混杂,外在的干扰性非常强,有时候不太好辨别。”
另外,还有一种形式是QQ群,有些在虚拟社区里混熟了的一帮HR,会开设自己的QQ群,限定在相熟的一帮朋友在其中沟通,严格限制外来者加入,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与有形的HR圈子所不同的是,这种无形的、虚拟的圈子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虽然这种虚拟的圈子稳定性不足,但也有其优势,交流起来往往会无所顾忌。”邓丽萍说,“那些有形的圈子一方面受地域的影响,不太可能扩大化,另一方面由于都是在本地区,大家彼此了解对方的公司与背景,沟通起来多少会有一些顾虑,而网络上的虚拟圈子却不存在这种情况,大家都不了解对方,有时候甚至真名都不知道,只管海阔天空地讨论专业的HR问题。”
邓丽萍举例说,前段时间,由于她的一个下属在经办一线工人的保险时出现了不应该有的遗漏,惹了一个严重的劳资纠纷,相关员工采取了一些极端的措施要胁公司补办保险、赔偿损失。一筹莫展的邓丽萍想到了求助于同行。“问题是,这种很丢人的事情,我不敢在本地区内张扬,毕竟家丑不可外扬,留给认识我的同行一个笑柄,让大家都知道了,也有可能给我未来的职业带来不应有的麻烦。”邓丽萍想到了网络圈子,“我在上面可以把详尽的过程都说出来,因为没有人知道我的背景,他们只知道我的网名。最后,我还是从这些HR同行们获得了处理的思路。”
不管圈子的形态是什么样的,只要自己把握一个宗旨:加入这个圈子的目的与好处是什么?邓丽萍这样评价圈子的形态,“HR圈子是什么样的,我其实并不甚关心,我只关心我在其中是否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积累和发展HR的人脉资源、提升自己的管理技巧与能力。”
如对本文观点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信至: 或者登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