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流动,亦称跳槽,是指已就业人员在不同用人单位之间的一种主动的流动和转换,它在新兴产业的企业中发生的频率较高,其流动方向主要是相关行业或竞争对手公司。
人员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它是劳动力市场成熟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也是人才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它强化了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了竞争意识和人才意识,优化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体现了劳动者的个人价值。
然而,人员流动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也造成了企业技术、客户及其他无形资产的流失,造成了企业人才的断层,使企业的培养费用付诸东流,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对企业在岗人员也造成了一种心理冲击,甚而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现象。
激励理论认为,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人们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有生理的、社交的、安全的、受尊重的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企业之所以发生人员流动,主要是由于员工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满意度低,成就感、归属感、安全感缺失,自我价值不能得以实现。
人员流动是企业环境、个人因素及社会背景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的发展前景、历史习性、组织氛围、领导风格、为员工提供的工作条件、发展空间、工资福利、晋升机会,个人的人格特征、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人际关系、角色定位,社会上的跳槽挖角风气、猎头公司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造成企业员工的流动。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企业要想基业长青,就应避免过高的人员流动率,保持人员结构的相对稳定,因此必须建立起健全的选人、育人、用人、留人机制。若要"留住金凤凰",必须"种好梧桐树",那么如何种好这棵梧桐树呢?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 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实行轮岗换岗、职责扩大化、职务丰富化等形式充实员工的工作内容,满足其对成就感的需求,使其自我价值能够不断得以提升和实现。
★ 为员工提供与业绩挂钩并随市场调整的薪酬福利,采取收入与技能挂钩、把薪酬分固定与浮动两部分、增加意外性收入、让员工参与薪酬设计与管理、实行自助餐式的福利待遇等形式,尽量提升员工的满意度,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 加大对员工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力度,使员工的知识体系得以不断更新,技能水平得以不断提升,使员工在为企业贡献力量的同时自身也能得以不断发展。
★ 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为员工提供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采取亲情式的管理模式,加强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沟通协作,从感情、面子、信任三个维度处理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尽量满足员工社交、安全、受尊重的需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归属感与荣誉感。
★ 创建一种健康活泼、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把企业的理念灌输到每个员工的脑海中,让员工真正认同企业,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同时,要帮助员工规划好职业生涯,培养员工未来的谋职能力,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