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热度不减,但含金量随着就业形势的一路下滑褪色不少。这一批参加高考的人,四年后将面临更为残酷的就业压力,这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中国的高考正在去科举化,它不再是一个社会保证,而只是所有人必须经历的一个中点。
24岁的崔凯陪着他的表弟去参加高考,崔凯的心里想,等他们大学毕业了再回过头来看高考,高考还显得那么重要吗?
过去:高考是终点
崔凯记得他小时候,最羡慕的人就是自己的表哥。“我表哥1993年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天天到处玩,无忧无虑的。我上中学的时候,他每次放假回来都跟我说在大学里面的事,说只要咬牙挺过了高考,之后的日子别提多好了。”在表哥的建议下,崔凯1999年高考结束之后,突击学习了跳舞和打“拖拉机”。“我表哥说这才是大学的精华,跳舞可以认识女生,打拖拉机可以结交男生。”
大学对于10年前的人来说,就意味着一次胜利大逃亡,只要上了大学,工作肯定也就随之而来,有的农村里,好几年就出一个大学生,所以有人管中国的这种制度叫“严进宽出”。
所以这种思维定式在崔凯身上继续发挥影响。进入和表哥一样的大学后,崔凯也享受了两年“跳舞、睡觉、加打拖拉机”的日子。但自大三之后,他开始感到事情没有他想像的那么简单。
“我们系2002年的毕业生,就业糟得一塌糊涂,大家都不敢相信,因为我们系在国内排进前三没有问题,我们大一刚进来的时候,师兄跟我们说,我们这里企业必须从大一、大二就开始盯人、想办法签合同,因为到了大三大四,毕业生一眨眼就没了。虽然我大一、大二的时候也没见过有企业来找人的,但是心里还算踏实。但直到2002年4月,98级的毕业生都应该要写毕业论文了,还有一半左右没有着落。当时从学生到系里老师都傻了,好多年了,大家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局面。”
现在:高考含金量下降的阵痛
更糟的局面出现在了2003年崔凯毕业的时候,当年截止到6月20日,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表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签约率只有50%左右,也就是说,2003年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达到50万人以上。
而当年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公布的一份“200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初步统计”表明:实际情况可能比教育部公布的结果还要糟。2003年6月上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北京、山东、广东、湖南、陕西、云南、广西等7个省市的45所高校近2万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大规模问卷调查,9月又进一步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了网上跟踪调查。
调查显示,毕业生中真正签约者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另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虽然最后被计入了“落实率”,但其实际情况是“已确定单位,等待签约”“准备从事自由职业或自主创业”“等待接收单位的最后答复”“准备升学或出国”和“申请不就业”。
2003年后来被崔凯的同学们视为一个分水岭。因为中国大学本科扩招是从1999年开始的。据统计,1999年当年中国高校共招生160万人,较之1998年一下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差不多多了一半人,中国就业市场可能在2003年也突然增加一半吗?”崔凯忽略的是,大学生“就业难”其实从前两年就初现端倪。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只有70%,约34万人待业;2002年约37万人待业。
未来呢?
高考的含金量在就业率面前持续褪色,而这一代人之后呢,2005年,中国高校共要招生475万人,而被视为许多人逃避困难的研究生院也在不断扩招,到今年已经出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博士生只能找到月薪1500元工作的惨痛例子。
“……一批人咕噜着离开了XX人才交流中心,另一批人又排着队挤了进来。同样地,在柜台前迸裂了希望的肥皂泡,赶走了临近毕业以来望着厚厚的简历证书,所感到的快乐。同样地,把万分舍不得的自己送进工厂的车间,换到了并非花花绿绿的RMB的银行工资卡……”
这是《多收了三五斗》之“大学生就业版”,2003年的中国各大院校BBS上最流行的帖子之一。
两年之后,崔凯已经跳槽到了一家大型企业,收入也得到了相应增加。回想起两年前的绝望,他觉得自己当时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我还是心态没有调整好吧。以前一直以为有了一个名校文凭必定不愁吃喝,我表哥可以这么想,他们那个时候还有分配制度呢。但现在大学生这么多,这种想法就太幼稚了。我大学的时候成绩一般,人家招聘的凭什么要你呢,难道是个大学生就了不起吗?
崔凯表示要把这些故事讲给他今年参加高考的表弟听,告诉他从进了大学开始,就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规划,开始做准备,而不是盲目地等待。
高考是什么
中国社会去科举化道路漫漫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王闻报道面对找不到工作的困境,今年大学毕业的王雷愤愤不平:没有工作就别扩招啊,我们花了这么多精力和金钱上大学,现在却找不到工作。
大学生的习惯性抱怨
从北京一所二线重点大学毕业的王雷没有想到,4年前当他考上这所大学的计算机系时,曾放出豪言,只要学的是计算机,哪怕学校稍差,工作肯定不愁。
那是2001年的夏天,97届的毕业生也被认为是近年来最好找工作的一届,月薪七八千在那个时候对于计算机系学生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
转眼到了2005年,4年时间给王雷带来的是1500元一个月的工作,在北京只能勉强活下来。
王雷和他的同学一致认为,这一切都是扩招惹的祸。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各高校招生108万人,而到了2005年,扩招已经扩到475万人,在98级毕业的时候,工作形势已经不那么令人如意了,到了2009年,2005年这一批入校生面临的形势将会严峻得多。
其实,王雷不知道的是,和他同一年进斯坦福大学的美国学生比尔·科洛在2003年毕业的时候去了非洲的埃及,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在美国,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他们有的会选择到第三世界国家去做志愿者,在竞争社会,他们习惯了随机应变,而不是坐着等面包”,在中国当外教的劳拉·库福尔对记者介绍说。
但是中国从古以来的习惯不是这样,学而优则仕天经地义。科举考试几乎是中国人混入官场的唯一途径。建国以后,“大学生”成了一个异常神圣的名词,这个群体所受的待遇相比科举考试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很多人并不习惯于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事实,开始抱怨大学扩招,而另外一些人想出的办法是,既然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那就去考研,研究生的工作肯定好找。
两年前,抱着这样一个信念,王亦根本顾不上找工作,而投入到考研的行列中去,本想能通过研究生的学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两年后,这位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发现,2003年他的同学可以拿到的四千左右的工资,现在根本就是一个奢望。在经过了一阵失望的找工作之旅后,他接受了京城某媒体开出的2500元工资的合同。
计划经济心态需要调整
抱怨处处存在,但是很少有人去问:在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为什么学历就意味着工作,大学生凭什么不能失业?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印度同样面临着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问题。印度Mysore大学研究生院院长Yashavantha Dongre教授说,大学生在印度就业很难,Mysore大学有50%的学生不能找到工作。Dongre教授说,找不到工作的学生有三条出路:第一,先做兼职;第二,自己创业,Dangre教授说,大学毕业生自己创业的情况较多,政府在这方面也有优惠政策,如给学生一定的资助或低息贷款,支持他们发展事业。当然大学生创业比较难,因为他们刚涉足社会,缺乏经验和社会关系;第三,到农村去,有的人在城里暂时不能就业,就回到农村,待经济形势好转后,再回到城里工作。
马严晓就在逐渐调整自己的心态,今年大二的他开始意识到,等待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要在大学阶段开始有目的地找地方实习,“实习的时候如果做得出色,毕业后就很有可能留下来,即使不行,也可以积累经验,这样在找工作的时候也是一个优势”。
名校和研究生神话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想,观念的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6月7日下午,参加了今年高考第一天考试的魏鸣宇哭丧着脸走出位于北京东城的一个考场,作为市重点排名靠前的学生,魏鸣宇还没有进入大学,就感觉到了就业的压力。
为此,魏鸣宇早早就定下了要考上北京大学的目标,在他和他的父母看来,名校相对来说就业更有保证一些。但是高考第一天的考试让魏鸣宇很沮丧,“看来北大是没戏了”。
魏鸣宇的父亲看着儿子心境不佳,为了避免影响后面的考试,急忙对儿子进行安慰,并表示实在不行,去个差点的学校也行,“还可以再考研嘛”。
在这位父亲看来,考研同样是找工作的利器。和他一样,许多中国人都认为,研究生将成为一个人生存的起码学历,如果没有研究生这个学历,未来将很难找到好的工作。
北京希元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的王希元先生对这种追求名校和研究生学历的趋势表示了不解。他认为,在一个社会中,分工是必须的,而中国的高校培养的人才却没有区分,同质化现象严重。但是,现在很多人追求学历最大化的行为并不是要解决分工的问题,而是培养了一大堆既不具备研究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也不行。他对这些人的就业前景并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