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岁末,到了毕业生就业大战的“白热化”阶段。截至目前,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仍不甚乐观,尤其是本科毕业生,想找到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对此,有关专家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值得借鉴。
就业热情遭遇职场寒冬
十一月份是用人单位招聘的集中月份,也是应届大学生寻职高潮期。记者了解到,最近各大公司招聘宣讲会会场都是人流不断,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应届大学生的工作仍无着落,“大学生就业难”的老话题又再次困扰着新一届的大学应届毕业生。
前几日,英国吉百利·史威士公司在南京大学科技馆报告厅召开校园宣讲会,会场座无虚席。从与参会同学们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大部分毕业生仍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协议,而在这部分同学中,存在三个层次的“就业难”:难找到一份要求不高的工作、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以及难找到有利于自己发展需求的工作。
首先,一部分大学生没有优秀的学分积、没有获得奖学金及各种荣誉称号的经历,甚至也没有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经历,加上以前没有就业的紧迫感,没有在大学期间为自己做一个职业规划和职业积累,因此缺乏就业所必需的自身“筹码”,影响了其就业机会的获取。一位刘同学告诉记者,从十月下旬开始,不算网申,仅书面简历,他只投了二三十份,原因是:一方面,目前自己大学英语六级还没有过,因此不能申请一些知名外企,即使申请也会在网申时被刷掉。他已报名今年12月份的考试,准备再考一次。另一方面,由于自己的专业是冷门,加上没有可以傲人的学分积和社团经验,因此被很多限制专业的公司拒之门外。他提到,从海尔药业第一次面试刚出来,人事部职员就通知他不用在那里浪费时间了。
其次,很多同学之所以迟迟没有拿到就业协议,是因为一些肯接受他的工作不喜欢,喜欢的又进不去。南大一位王同学对记者表示,自己只希望进外企,因此从找工作到现在她投的简历不多。由于是文科专业,除去大部分IT业的国外知名企业,她只向剩下的几家外企提交了网申。前段时间她刚接到保洁二面的拒信,现在正在冲刺欧莱雅的最后面试。
最后一类大学生是对自己抱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他们不是将目光停留在一般的工作,而是凭个人喜好选择工作上,对工作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升空间和学习机会非常重视。一位孔同学目前已经与某药业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月薪两千多,提供住宿和工作餐,这在本科大学生中已经很不错了。但孔同学表示,这份工作并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希望可以找到更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因此,现在仍在向一些公司投简历以及赶各家公司的面试。
过强“精英意识”阻碍求职路
记者在一些高校采访时,不少老师表示,过去大学生被认为是同辈人中的天之骄子,但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转变为大众教育。但“精英意识”却由于文化发展的滞后性,仍残留在大学生的意识中。这一矛盾造成了大学生自身期望与社会期望的差异,影响了当今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定位,成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一部分原因。尤其是一些名校大学生往往将自己定位得非常高,不能切实认识到社会期望与自身期望的差异。
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高风华副主任介绍说,去年同期,南京各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有很大一部分都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存在等待观望的心理。但到2005年6月统计,南京大学的本科就业率为89.86%。去年全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大概是338万,平均就业率为74%。也就是说,在求职过程中,随着不断碰壁,大学生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期望,降低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了就业机会。
高主任说,很多同学的“精英意识”还没有转变过来,只关注大企业、大公司,不愿去一些民营小企业。他说,只要同学降低对用人单位的不理性的高期望,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此外,造成“精英意识”阻碍大学生求职的另一原因是,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同学认为可以再依靠父母一两年。而很多家长也抱有这样的想法:要找就找一个好的。高主任建议:大学生应积极主动,有效利用一切就业信息,对自己的定位和期望要切合实际,不要怨天尤人,多从自身找原因,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费俊峰老师也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正在紧张求职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些建议:由于现代社会将人视为理性的工具,而人又是一种非理性的动物,这两者的张力和冲撞,使得现代社会发生了异化。大学生和企业的行为都存在很高的盲目性。因此,大学生应该首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同时了解社会的需求,调节自身心理以适应社会。要在适合自身需求的基础上,调节自身与社会的矛盾。
先退一步打好基础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童星教授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造成当今大学生就业难有以下几个原因: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分割、市场经济与计划体制下教育的不对称以及大学生普遍的“精英观念”。
首先,中国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存在岗位结构和时间结构的分割。童教授打了个比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城里一块,农村一块,只有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才提供给农民工。”大学生就业市场也是同样的道理,人才市场也存在分割。很多单位虽然像国外一样实行聘用制,但当任期满时,即使按照岗位的标准已经是不合格的职员,一般只要不犯重大错误,通常仍能够续聘。而且出现空位时,通常先通过内部调整消化一部分热门职位,只有那些内部无人问津或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职位才被用人单位提供出来面向社会招聘。因此,中国单位的人事制度限制了每年向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
其次,中国市场已经转向市场经济了,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但教育仍是计划经济的,统一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专业目录来培养,因此产生培养出来的人才和社会岗位的需求不相吻合的情况。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是按照专家的意见,因此是按照学术发展的需求而不是市场的需求。童教授认为,本科的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研究生的专业设置应以问题为导向,不能混为一谈,一概而论。教育放开是解决这一现状的唯一途径,应该既有国家规定的专业,也有根据不同情况自主设定的专业。
此外,“精英”的观念使得今天的大学生往往不肯“屈尊低就”。在这一问题上,高等教育面临一个两难的矛盾:一方面,为了培养一流人才、攀登科学高峰,大学应该培养具有精英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通过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因此,大部分大学生也由精英转变为一般劳动力。但精英意识仍使得大学生将眼光仅仅放在发达地区、大城市、大公司的职位,因而出现供需两缺的局面,有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有的学生则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是近几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话题。但应该引起我们深入思考的是如何通过用人制度及经济改革,通过社会、国家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难题,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大学生本身来说,就业时不妨暂时放下“精英意识”,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不是说让学生对自身价值全盘否定或者妄自菲薄,而是要找准合理定位、认清目标方向,可以先从基层、从小事干起,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网络资源,作为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宝贵财富。只要刻苦努力,逆境必然会变成顺境,是蛟龙就不会永远困于浅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