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应届毕业女研究生黄艳报名做保姆,成了“事件”,一周内就有消息、评论30万条,多数表示质疑。压力之下,她放弃了刚应聘上的家政工作。
从黄艳“事件”,很自然地会想到北大才子卖肉的故事。两则故事相隔数载,变化了的是就业形势,不变的是我们对人才、就业、社会平等的僵化成见。这成见铸就的社会氛围,正是阻碍年轻一代创新、创业的无形绊脚索。
黄艳本是勇敢的,与媒体镜头下一脸无奈委屈的北大才子不同,她做家政,虽有工作难找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一种主动选择。在凭借高学历做个高档保姆和死抠着找份“专业对口”、不失“身份”的工作之间,她的选择实实在在,并不短视。然而,有些人就要以爱护人才的名义,以“应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的帽子,掐断了这本就带着几分胆怯的尝试。
大学生或研究生做家政,固然不值得人人仿效。然而,如果黄艳们有兴趣、有才能,为什么不能从中得到历练?说不定,家政业倒会因为她们的加入而辟出一片新天地。
在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里,请允许“北大才子”卖肉、“川大研究生”做家政,如果,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又合乎市场经济和社会现实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