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物
高健
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2级金融系学生,今年7月毕业后,在北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10月24日,他在北大三角地和北大未名BBS上发出信息,称将创业搞“陪聊”。
对话动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很多人心中,很难和“毕业难找工作”联系起来。但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2级金融系学生高健称找不到工作,愿当陪聊谋生。他的行为在校内外引起争议。
昨日下午,在北大校内,采访高健的过程不时被电话打断,大部分是约他采访的。
他现在俨然是一个名人了,而就在两天前,他还只是为找不到工作发愁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
“陪聊”创意来自与同学聊天
新京报:你在学校摆出“陪聊”招牌后,有生意了吗?
高健:已经有一个学生想找我,具体的还在谈,但是得保密。
新京报:现在好多人都知道了你的事情,感觉自己的生活起变化了吗?
高健:就是电话多了,忙不过来。到半夜还有电话,收到很多信息,现在还在想怎么消化。
新京报:有多少电话和邮件?都说些什么呀?
高健:电话不记得了,刚刚打开一次邮箱,又有17个新邮件。说什么的都有,有人介绍自己找工作的经历,还有问我对他们公司有兴趣吗?一般的公司,也没空去查,好不好我也不知道。
新京报:你“陪聊”的创意是怎么来的?
高健:毕业后很痛苦,没有出路啊,尤其是孤单一个人的时候,躺在床上,真是很难受。我认为,一个人总在一个框框里转悠,聪明的话,框大一点,但是别人帮你,你就可以跳出这个框。我的创意与这个有关。10月份,我们同学会吃饭的时候,与一个女生聊,突然有想法了。
她说,“很多人是大家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不会去想很多,但你就是很喜欢想”。我第二天就蹦出这个想法,睡觉前突然想出来的,觉得现实可行。
新京报:当时就实行了?
高健:想出来后我就告诉朋友,大家商量怎么干。譬如在网上发帖,这样的事情一定要炒起来,要不然没有人找我啊。所以找一些人顶帖子,不顶没人看,可能找人顶帖不是好事,但只能这样做了,为了让其他人看,只能用一些不恰当的手段。
新京报:同学们对此有什么反应?
高健:有人说我是疯子,有人支持,有人找我合作,有个学法律的学生就问,哥们,咱们一块干吧。有人就给我发一句话:成功不走寻常路。没有人直接对我说反对的,但,心里怎么想,就不知道了。
收费自愿但不会讨论自身问题
新京报:要做“陪聊”的话,你想接待什么样的客人?
高健: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压力、压抑,需要缓解紧张或者压抑的人。感觉现在学校压抑的人挺多的。
新京报:收费方面有没有标准?
高健:现在是探索试验性质,收费自愿,我比较困难,愿意帮我一把也是可以的,有无都可以,多少没关系。
新京报:具体怎么聊,现在你有详细的计划吗?
高健:没有,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能谁过来都拿着同样的一套东西念。我看了两本心理学方面的书,另外就是靠天分。
新京报:你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天分?
高健:对,理解人的能力,譬如我能很好地理解别人说话的意图,比一般人强,好多同学都这样说。不过说实话,我心里不是很有谱。我的想法比较多,如果别人来找我解决我的问题,我就不接待他。聊天完全不会提及我的事情,我不是要提供经验,我就是帮助他们舒缓心理压力,从而积极地面对生活。
新京报:如果有女孩子不开心,想找你聊天呢?
高健:我会先问她为什么不开心,制造轻松的气氛。当然了,该轻松的时候轻松,我会把握尺度。如果人家无缘由地就是让我讲笑话,我觉得对我可能是不太尊重吧。如果不相信我,可以试一下。但如果是为了治我,挑衅的,我就不接待。毕竟是能力有限,即使是最专业的人也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没有错但对学校有歉意
新京报:你打出“陪聊”的招牌,有人说你给母校丢脸了。
高健:讨论对母校的贡献问题,我做的事情完全没有错误,是很阳光的。但还是对学校有点歉意,会影响到学校的名声,让有些人认为我们的学生找不到工作。但我也是很无奈,不宣传就没人知道我在做这件事,但是宣传可能就对学院有不良影响。为了不影响学校声誉,我现在已经把牌子撤掉了。
新京报:有人认为北大应该培养精英,“卖猪肉”、“做陪聊”是种浪费,你怎么看?高健:我不觉得。我的工作很需要能力,譬如这个策划,就得商学院的水平,没有学过的不一定能搞出来吧。作心理排压本身就需要水平的,一个很小的事情,也可以做很好。卖猪肉的,不读北大不一定卖那么好,陆步轩后来就搞连锁整合了。
新京报:有没有人把你和“卖猪肉”的陆步轩类比?
高健:有。我不介意,没关系,这没有任何丢人的。他的做法很好,起码是个成功者。
新京报:你这样做会不会让父母失望,丢脸?
高健:每天呆着靠他们养,是不是更丢脸?靠自己的能力在拼搏,是给父母丢脸吗?我不赞同,为什么毕业生给别人打工就是争光,自己做点事情就是丢脸呢。
新京报:你们班有同学年薪几十万,你心里有没有不平衡?
高健:还好。我觉得毕竟那些人也付出了,他们工作很累,总要加班,外企不会白白给你钱的。不过,或许相当顺利的话,我可以赶上,他们毕竟是打工。
新京报:但他们收入高多了?
高健:快乐,有钱还买不到呢,还有心态,我是自己主动做自己的事情。
新京报:但你曾说自己是被逼无奈?
高健:也是一个源头,无奈别的工作没有找到。
新京报:如果现在给你这样高薪的机会,你要吗?
高健:我觉得这种事情是完全不可能的,没有必要讨论。这些特别牛的企业,都要特别牛的学生。
新京报:那些地方,你投简历了吗?
高健:没有。明显不可能。
新京报:你觉得自己不牛和他们有差距?
高健:肯定有差距,学习就有差距,他们的成绩特别好,基本每科90多分,英语特别好,这种地方绝对不是想去就去的。
新京报:你进大学时的成绩什么样?
高健:班上中下等。班里省 状元都有十几个,跟他们比不是要累死了。
新京报:你说自己老打游戏?
高健:我的毅力比较差,自制力比较差。高中之前没有见过这些东西(游戏),上了大学发现很新鲜,感觉比较兴奋,多在寝室打游戏。
如果顺利我会坚持做下去
新京报:你说不少企业骗人?有具体案例吗?
高健:一个很有名的公司,7月份的事,我毕业后,一直都在面试。为此,还推掉了一些单位。四次面试,第四次就是谈条件,已经基本谈好条件(月薪、保险),体检之后没有问题。通知我体检结果的时候,却通知我,我应聘的部门解散了,所以不要了。
我当时没有找他们,我不喜欢闹,没有用。三周,耽误另外一家。
新京报:自己想过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吗?
高健:首先是成绩,在学校没有好好学,另外就是性格问题。不喜欢求人,比较怕面试。他们总问一些很莫名其妙的问题,譬如,为什么要投他们公司?答案他们心知肚明,硬是要问,就是想找面试者的缺点,一直问到你哑口无言,他们很爽。我对面试产生恐惧,就在想,为什么要我求你们,我需要求你吗?我不求,宁愿自己站一边,它一定是缺人,不缺人它招人干吗?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考研?
高健:想过,太难了,付出太多,风险很大,而且一旦失败成本很高,一年的时间精力全部没有了。不是努力就一定能考上的,我认识的一个女生就把自己弄得心力憔悴。而且,考上研究生还是得找工作。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去外地找工作,是不是竞争小一点?
高健:想过,不想去,可能是书念得多顾虑多。一些初中毕业的学生,背个包买张火車票就走了,没地方就睡火车站,我就没有这个勇气。外地可能成本更高,机会更少,至少这里还有很多认识的朋友同学帮忙。
新京报:现在如果给你个月薪两三千块钱的工作,你会去做吗?
高健:不会,至少这两天不会。
新京报:为什么?
高健: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一定要做下去。如果很顺利就会坚持,不行就撤。
新京报:顺利是什么概念?
高健:能维持生活,至少要有人来找我,如果好几天没有人,那就干不下去了。通过这件事情,我发现现在路越来越广,除了找工作,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