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件孤注一掷的事 丘明,大二学生兼新撰传播策划有限公司 虽然现在才读大二,但说起我的从业经历可以从我的高中时期算起。在高中,当别人高一高二追星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在一家名叫“狐朋狗友”的网站里协助他们做上海高中市场
的工作了。直到大一,我还在那里帮忙做些与办公室性质相关的工作。去年年底,我开始独立负责活动策划,自己还有一个小团队可以做具体的活动了。这时候,觉得自己是一点一点做起来,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后来我的一个朋友拉我加入了视觉文学联盟(vla),当时我们谈妥了一个项目,之后就开始独立出来做,成立了一家媒体公关公司。 虽然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好像也没有怎么耽误自己的学业。说起来我们这家公司的成立还是占有很多优势的。首先我们这帮朋友中有一些是“新概念作文”比赛第一名的获奖者,他们经常在这个圈子里出没,认识很多写作方面的人才,并且我们公司现在和一些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生代作家合作,试图开发出一批人,从事撰写电影剧本,做文案策划之类的工作。最近也正在制作一部关于大学生创业题材的电影《双城》。力图用我们的故事来反映这个时代的学生创业者的精神面貌。 其次,我们合伙开公司的几个朋友,包括我自己,现在都在别的公司,有的在上视、东方网、《上海一周》、《萌芽》杂志社和《中文自修》杂志社等一些媒体。我们非常熟悉各种媒体的操作流程,即使有不懂的地方也多去几次书店“恶补”。另外,我们中有个朋友的父亲开了家律师事务所,我们公司所有的合同、合约都有明确的相关法律条文的保障。我们几个根据经验制订了明确的制度,进行正规化运作。 在我看来,创业是个孤注一掷的行为,每个人都得吃苦,但这其间的经验非常难能可贵。因为在这样的一段人生经历中,你所认识的朋友及你的社交圈,还有学到的经验,都能使你快速进入下一个工作角色中。 看到有些同龄人有个好的idea,就觉得可以开始创业了。其实,这未免有点操之过急。因为没有在市场最前沿摸爬滚打过,这个项目的可行性也许很差,操作起来会出现很多错误。还有法律方面也很关键,如果有的人不太熟悉各种法律条文,贸贸然地举动都会为自己戴上“经济诈骗犯”的帽子。 无知的人比较鲁莽 k先生,某数码公司 3年前自己出来创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多挣钱。我当时很无知,想法也很幼稚。现在回过头来看,想说的是:无知的人比较鲁莽。 在读大学时,我的专业是化学,但不见得所有学化学的人将来从事的都是与化学相关的工作。反正学校也教不会工作中真正需要的知识,学什么专业都一样。而且我现在是做市场、销售、管理,是工作中才能学到的东西,在学校里哪个专业都学不到的。而且谁能保证今后的工作是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现在不从事本专业是很普遍的情况吧。 大学毕业以后,我和几个朋友合作开了家公司,主要做一般的产品销售。我们的业务方向一直在不断调适,慢慢摸索了几年以后,现在成了一家手机游戏内容供应商。你知道中国现在有多少手机用户吗?有2.6亿手机用户,大家都对这个行业还比较看好。在摸索的期间里,自己的想法也曾经动摇过,很痛苦。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条路走得对不对,而且也不稳。不过总算坚持下来了。 我也经常和大学同学联系的。大家都一样,都觉得别人的工作好。我的同学有的很羡慕我,不用给别人打工。同样,我也很羡慕别的同学,羡慕他们收入稳定、生活安逸。我觉得创业这条路只有亲自走过才能明白感受。并且生活的快乐程度不是用钱衡量的,更何况我还没赚很多钱呢。 要创业就得有人脉关系,这个我认为非常关键。另外,我认为创业需要很多的理想成分在里面的,太现实的人不适合创业。如果能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的选择是:不创业。 为自己打工 周先生,梦雨煊 书吧大夏书店副经理 这家书店是我们6个朋友合伙开的,其中大部分是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现在因为有几个合伙人在读博士,这家小店的经营管理“重任”就落到了我和一个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朋友身上。 我们的店在2002年6月开张,6个朋友共出资30万左右。原先这里就是“梦雨煊书吧”,我们租下来之后,又重新进行了装修和改建,把这小小的空间分割成了两部分。外面是书店,朝里走到底则是可以喝茶看书的小书吧,服务的对象当然是华师大的师生朋友。我主要负责店里的管理,另外一个朋友则常在外面跑,负责进货采购和一些对外业务联系的工作。 我在大学里面学的是财务管理,毕业时本可以找到很不错的工作,但是怎么说呢,每个人的理想不同吧,办公室千篇一律的生活会让人厌倦,如果能够拥有自己的一小片天空,再苦也值得。如果说在公司里工作是为“老板”打工,那么在书店里,我是在为自己打工。虽然同样是“打工”,但是人的心境完全不同。 我们这里除了老板以外,还请了3个人帮忙照看,但是很多工作还是必须我们亲历亲为。加班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来了新书,我们半夜整理,第二天又要很早起来看店。自从开了这家店,“双休日”这个名词就彻底离开了我们的生活。有时难得在家休息一天,也常常不到半天就再也坐不住了,不由自主又回到了店里。 这家小店每月房租7000元,3名员工每人每月工资900元左右,而我们每天的营业额一般在2500元到3000元之间,再扣去水电等费用后,因为图书销售的利润不高,做到现在一般每个月也就能做到收支持平,有时小有盈利。话说回来,其实我们几个人开这家书店,目的也并不完全是为了盈利,我们书店常年为华师大的师生免费找书,提供了很多人性化的服务,认识了很多朋友,这同样让我们感到非常开心。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今后可以把书店越做越好或者做成连锁店的形式,但这将会是一条更长的路了。 期待飞得更高 王小姐,静安寺伊美时尚广场布穹服饰 我是复旦大学历史系03届的毕业生,2003年11月开始筹划,12月正式在伊美时尚广场开了这家服饰店。虽然学的是历史,但是从毕业前半年开始,我就进入杉杉集团属下的一家服装公司,那家公司做的是一个法国品牌的代理。虽说是实习,但是我几乎是全职上班。从一开始的行政助理,后来进入市场部,在这家公司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阅历,这些对于我之后的“单飞”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大学正式毕业后,不久我就离开了时装公司,虽然那时我的薪水已经拿到3000元,比很多同学要好多了。但是我想得很清楚,这样做下去最多也就是一个高级白领,一个月拿个一万多块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在选择职业方面,我从来不是一个“保守”的人,从小我就希望能够尝试各种职业,大学的时候也做过很多事。开一家小店可以算是我的一个梦吧,目的并不是那么功利的,我真的喜欢这个行当。 从选店址到注册开业,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开业前我去广州进货,自己设计请人装修店面,开业当晚我和朋友两个人收拾货品布置店面,渐渐开始体会到做生意的滋味。原来的老板在我辞职时曾对我说,他有几个朋友因为去襄阳路做服饰生意,没过几年就变得恶俗不堪,和以前完全判若两人,让他很痛心,所以不希望我也变成这样。确实,做生意让人慢慢变得世俗,因为这是最现实的事情,但我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 这里的房租4000元一个月,我前期大约投入了六七万左右吧。做生意心理压力很大,刚开张时有时一连几天“白板”,就会感到十分惶恐,也经常想如果今后一直如此该怎么办。但我同时也不断告诫自己,再苦也要坚持,如果因为做得不好就走回头路,再去找一份安定的工作,那么我之前付出的一切就变得毫无意义。 这家小店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开始,毕竟要一个从高等学府走出来的人一辈子都围着一家小店转也不太可能,我走上这条路,同时等待更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