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敞开改革大门 公众常说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主要包括城市供水、节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市容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城市绿化、市政设施等方面。据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研究中心雒亚龙介绍,在我国,公用事业一向由地方政府机构统一管理经营。城市公用事业被当作公益性事业,采取低价格、高财政补贴、政企合一、垄断经营的办法。 雒亚龙介绍说,我国公用服务设施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得生产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普遍亏损,财政补贴沉重。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供水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最高与最低相比相差74倍,某个中等城市供水企业只需要120人,却有职工260人,企业每年亏损590万元。另一方面,由于过度依赖政府投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由政府安排,企业缺乏自主权和积极性,又受政府财政能力的限制,技术能力和硬件设施越来越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据了解,由于现实的压力,几年前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悄悄试水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邛崃市是四川省的一个中等城市,原来自来水厂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生产的自来水满足不了县城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而政府的补贴却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四川民营企业瑞云集团介入自来水厂。该公司从欧洲全套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工厂进行了彻底改造,实行全过程计算机控制和清洁化生产,用户插卡取水,职工人数从原来的100多名减少到12个人,用户满意率由80%提高到98%。 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地方的公用行业开始向民间资本和外资伸出橄榄枝。从2002年,广东省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向民间投资开放。凡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和国家未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中,都对民间投资开放,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能源、交通、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建设,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也由民间投资。2002年8月深圳能源、水务、公交、天然气、食品等五大国企以国际招标方式转让部分股权,转让比例在25%至70%之间。2002年7月,成都市市政公用局将6条公共汽车线路的特许经营权进行拍卖。将原有国有公交公司独家经营的公共汽车线路有偿出让,这在全国还是首例。 鉴于一些试点城市改革的成功经验,2002年底,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尽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政公用行业市场体系。并由建设部城建司组织召开首届全国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暨项目投资洽谈会,为投融资双方充当红娘,牵线搭桥。 公用行业蛋糕诱人 在传统观念中,公用事业往往投资大,动辄上亿元,周期长,是个赔钱的买卖,私人无力从事,也不愿经营,只能由政府去办。然而,事实是,公用事业民营化蕴含着无限商机。仍以瑞云集团参与改造邛崃市自来水厂为例,经过技术改造,职工人数大减,劳动效率提高,并改为白天生产为晚间作业,晚上取水制水,白天供水,仅电价一项就使成本下降了一半左右。 雒亚龙介绍说,公用事业受经济周期的波动影响很小,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回报稳定的特点,因此受到稳健型企业的青睐,也是上市公司和各种投资基金追逐的对象。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以电信、传媒、生化等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纷纷遭遇寒潮,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用事业产业却一直保持较稳健的业绩和较高的回报率。 根据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的统计,深沪两市48家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及供应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远高于同期两市平均水平,2002年上证所联合研究计划称,“中国的公用事业公司具有最稳定的净利润率,其盈利水平显著高于世界上的其他公司”。2002年前3季度,沪深股市公用事业行业每股收益位居所有行业之首。在中国和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中,公用事业可能是最稳定的行业。 民营化浪起潮涌 据了解,2002年以来,上市公司频频进军公用事业,泰达股份、金路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陆续投资绿化、自来水、燃气等领域,科学城(原名乌江电力)甚至将主营业务转向城市公用事业的投资和管理。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以来已有30多家上市公司开始或者加大对公用事业的投资。 2002年上半年,香港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斥资2.5亿港元收购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百江燃气市场,借此进入内地燃气市场。此前,百江燃气早已在昆明、贵阳、衡阳等地有投资项目,现正在全力抢占西气东输沿线城市。 内地民营企业,香港上市公司新奥燃气也早已加入战团,先后以控股甚至独资的形式获得了国内20余个城市的燃气管网的独家经营权,覆盖城市人口达560万。 国内第一家引进外资建设的自来水厂项目--上海泰晤士大场自来水有限公司已经顺利完成了一期20万吨和二期40万吨供水建设,为上海市北地区120万人生产自来水,被誉为上海市成功吸引外资的典范项目之一;威望迪控股55%与天津市有关部门成立合资企业--天津通用水务公司;德国SKP公司与无锡市公用事业局所属环卫处签订了垃圾填埋气发电的合资协议。 业内人士称,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还仅仅是个开始,目前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营业额,民营企业仅占全部公用事业的10%,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浪潮也刚刚开始。
公用事业民营化浪起潮涌
80酷酷网 80k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