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以来,多年保持强势的美元出现了大幅下跌。特别是近一段时间?美元兑欧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更是屡屡跌破近几年来的新低。 这份名为《美元汇率波动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的报告认为,由于人民币实行的是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因此美元对其他国际货币下降,对我出口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美元对其他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下降,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不变,我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产品价格就会相对便宜,从而吸引美国消费者购买我国产品;另外,由于人民币对其他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由美元换算而得,美元汇率下降就意味着人民币兑其他主要国际货币汇率间接下降,这有利于我国产品在以日元、欧元等货币计价的市场上的出口。 但美元汇率下跌对我国出口的促进作用也是有条件的,不应一概而论。报告分析认为,美元汇率下降有利于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在我国主要进出口贸易中占较高的比重的工业制成品,如机电产品、运输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由于需求弹性较大,美元汇率下降出口将增加。 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则要复杂得多。来料加工贸易只进行加工,不存在原材料的购买以及成品半成品的销售,美元汇率下降对我国来料加工贸易的影响较小。从理论上讲,美元汇率下降对我国进料加工贸易有一定负面影响:美元汇率下降虽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降低,但由于进料成本增加,挤占了利润空间,抵消了一部分美元汇率下降带来的好处。但考虑到加工贸易一般工期较长,常常与美元汇率变动周期不同步;加上我国加工贸易的80%以上由美元计价,受美元汇率波动影响较小等原因,因此加工贸易所受影响要远比一般贸易复杂。 美元汇率下降时间长短,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如果汇率下降是由于突发事件造成的,下降时间很短,对货物交割价格没有直接关系,汇率下降对出口不产生直接影响;如果美元汇率是渐进地下降,且持续时间在6至10个月,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但如果汇率下降时间超过一年,下降幅度较大,且下降的原因是美国的经济基础出现问题,投资者对其消费信心下降,消费者的购买力也持续下降,美元汇率下降并不一定能长期带动我国出口的增加。 报告指出,美元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影响是间接的,不应夸大其作用。2002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长22.3%,增幅超过全球贸易增幅近10倍。这得益于多方面因素。一是市场偏好。尽管去年全球经济继续低迷,特别是占我国出口一半的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经济疲弱,使消费者总体购买力下降,但对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廉价消费品却情有独钟,需求不断增加。二是入世效应。中国入世后,给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国内外贸经营权进一步放开,企业出口积极性提高。第三才是美元汇率下跌。 报告建议,应继续坚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汇率政策。报告说,由于中国外贸在国际市场上一支独秀,许多国家开始注意中国汇率问题,试图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抑制我国出口,对此要给予足够的认识。要吸取1985年西方国家压日元升值的教训,不能随意调整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