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农妇到亿万富翁的故事

80酷酷网    80kuku.com

  

    1987年,她亲手创办了北京燕兴隆集团,19年过去了,凭着一股“拧”劲儿,这个从废旧猪场上建立起来的小型保温材料厂,已经发展成为以生产新型保温材料为主,集建筑、旅游、饮料生产为一体,职工1800多人,资产上亿元的民营企业。

    身边的人都劝张书英,“该歇歇了,让儿女们帮你分担吧。”这位62岁的老太太却总是笑着说:“习惯了,天生就是忙碌的命。”

    永不停歇的创业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张书英终日忙碌地也许是农家灶台、屋前农田;而由于一次“意外”的机会,勤劳朴实的张书英走上了经商创业的道路,她所操心地便超出了整个家的范围。

    张书英出生在北京市平谷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要随父母下地劳动。结婚以后,婆家仍不富裕,甚至等孩子长大了要上学,连学费都交不起。“那时我就想,要是能自己办个厂子,挣钱供孩子读书就好了。”她回忆。

    1987年,张书英迎来了命运的转折期,要挣钱供孩子读书的朴实愿望得以变成现实。当时,北京石景山炼钢厂炼过的钢渣,变成废物处理时,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人力、物力,因此该单位宣称“只要不污染环境,购买钢厂的设备就可以免费使用钢渣。”得知这个消息,张书英动起了脑筋,她私下请教了专家,专家告诉她,如果在钢渣里加上焦炭和岩石,便可生产出用于管道保温的新型保温材料。这让张书英看到了商机,她立即从亲戚家借了几千元钱,利用生产队废弃的猪场建起了一个小型保温材料厂。

    然而,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农妇办企业又谈何容易?让张书英意想不到的是,产品投产5个月了,还无人问津,销售额为零。这时,张书英的家人也开始劝她放弃,认为她不是做生意的料。

    这一劝,反而让张书英来了“拧”劲儿,她坚决不肯放弃,为找到商家终日奔走。终于,在当年的11月有人向工厂定了600元的货。更重要的是,从这600元中张书英看到了希望,有了600元,就可能有6000元,甚至有6000万元。

    开办工厂、自主创业对于很多拥有高等学历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何况是出身农妇的张书英。在市场的竞争当中,企业的发展要面临各种难题,但张书英从未胆怯过,特别是每当想起家中亲人、儿女们的未来,张书英就充满了满腔的干劲。

    1988年,张书英的企业遭遇困境,而正当企业举步维艰之际,北京第二纺织厂向张书英订了2500元的货。这笔“雪中送炭”的订单正是跟张书英平时诚信经商,并与每个客户维系良好的关系密不可分的。当拿到支票时,她不禁激动地哭了。女人善于用泪水表达感情,而此时的张书英则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把企业做大、做强。”

    几年下来,随着产品销售逐步打开市场,张书英的生意渐渐走上正轨。不仅如此,她又在平谷区兴谷开发区建起了新厂,把原来的小作坊式企业变成了集新型墙体材料、天然果蔬汁饮品、山泉水、餐饮娱乐、旅游开发为一体的集团公司。

    饮水不忘思源。十几年来,张书英领导下的燕兴隆集团先后安排了周边农村的4000多人就业,安置了几百名下岗职工,安置、扶持农村妇女200多人。如今,她又琢磨着将平谷桃木工艺品推向世界,目前正在办理奥运吉祥物特约经销商的手续问题,希望借助奥运为当地农民致富开辟一条新路。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