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80酷酷网    80kuku.com

  

    销售电话卡第一笔生意赚到230元

    2000年8月,家住河南省邓州市孟楼镇的何新,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开学那天,父亲拿出带有毛票的4500元学费郑重地交给他。为了供姐姐读师范,家里已经借了3000多元的外债,这笔钱是卖掉家里的粮食加上两头半大的猪东拼西凑而来的。接过带着父亲体温的钱,何新的眼睛湿润了。

    走进校园,何新才发现,生于贫穷之家的大学生并非自己一人。来自唐河的欧丰霞,父母双双下岗,只能靠父亲蹬三轮维持生计。来自正阳农村的李扬,家庭条件也十分艰难,为了圆儿子的大学梦,父亲和别人签了打工五年的“卖身契”。相同的命运使他们成了好朋友,当其他同学意气风发地畅谈美好未来时,他们却在为为眼前的生计发愁。

    几个年轻人开始寻找突破困境的机会。最初的时候,他们只是干些家教、推销之类的短工,这不仅挣不了多少钱,还因此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2000年寒假期间,何新到一家公司打工。工作结束时,老板却要用一部分电话卡来抵工资。就在公司员工吵吵嚷嚷的不满的时候,何新的脑子转开了:大学生是电话卡的主要消费者,而老板给他们的电话卡的价格,只是到电信局购买的一半。如果将其拿到学校推销,肯定能赚钱。

    果然,短短一下午的时间,何新就将自己的电话卡卖了个净光。尝到了甜头,他立即赶到公司,从其他员工手中收购电话卡。这一次,他从电话卡中赚了230多元。虽然收入不多,他心里还是喜滋滋的,这毕竟是他赚取的第一桶金啊。

    接下来,何新与欧丰霞、李扬等同学组成一个团队。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很快把电话卡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后来,他们还把生意做到了相邻的大专院校。

    七个贫困大学生要开公司当老板

    2002年7月,何新利用打工挣来的钱到北京旅游。在长城脚下,他看到有人在出售一种特殊的纪念品:用数码相机现场给人照相,然后通过电脑设计制作,打印出彩色照片,再经过一种机器,把照片烤印到白色的瓷杯上一远处是弯弯的长城,近处是游客灿烂的笑脸。尽管做一只这样的杯子,需要50元钱,却却有许多人排队等候。

    偶然发现的商机,让何新乐动起了心思:如果把这项技术引进到郑州,肯定也毹赚钱。单是在校园里推广,就可能有干不完的活。

    有了这样的想法,何新便和摊主套逝乎,但是,老板的话却把他吓了一跳,单捏买一套制作设备就得2万多元。至于进萤渠道和制作技术,对方说是商业秘密,根碎就不愿多谈。这样的结果使何新从惊喜畔冷静下来,2万元对他来说可不是个小型目,他还无力筹措这笔“巨额”的费用。`

    回到郑州,何新印有照片的杯子,得蛰了同学们的喜爱。有人还向他打听,哪里瓦以做这样的杯子。何新当即承诺下来,说e己可以帮他们实现这个心愿。

    可是,跑遍郑州的大街小巷,何新也器有找到能把照片印在瓷杯上的店铺。郑州竟然没有这个项目!自己为啥不能来填}这个空白呢?何新心中燃烧起创业的激情

    经过调查,何新了解到,经营这一项e的公司在上海,技术和设备费用共需2 7多元。单靠自己的力量,显然无法克服资金方面的难题。为此,何新决定筹建一个股份制公司,依靠集体的力量向困难挑战。于是,何新、李扬、欧丰霞、河南职业师范学院的汤小薄、郑州工学院的杨炳辉、平顶山工学院的汤攀、河南农业大学的王新娟,七位贫困大学生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团队。

    由于几个人都是穷学生,他们所有的钱全都加起来,还差3000多元。他们就利用空余时间打工,挣钱。两个月后,何新和他的伙伴们,终于从上海买回机器。随后,他们又根据各人的特长,作了具体的分工:何新和欧丰霞学市场营销,就负责承揽业务;杨炳辉的电脑技术不错,就负责产品的后期制作;汤小薄喜欢玩相机,就专门给顾客照相。李扬的气力大,又喜欢到处跑动,就负责收货送货;王新娟办事认真,就当了大管家。至于远在平顶山的汤攀,就算公司在平顶山的全权代理吧!就这样,一家由贫困大学生创办的公司,有声有色地开张了。

    但是,生意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火爆。尽管大伙儿都很卖劲,可业务量就是上不去。几位创业者分析发现,价位高和宣传不到位,是造成生意清淡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虽然喜欢新潮、浪漫,用充满个性化的物品,来体现自己时尚的一面,可花50元钱做一个带有自己照片的瓷杯,确实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承受力。 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决定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并通过张贴海报、制作幻灯片在包场电影上放映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又将触角伸向了校外,将印有校徽的瓷杯,推销给已经走出校门的师兄师姐。后来,七位创业者又对制作工艺进行改进,开辟了卡通图案、十二生肖、校院背景、书画作品等多项新业务。同时,除了瓷杯之外,他们还能将图案烤制到金属标牌、盘子、瓷板、玻璃、文化衫、鼠标垫、光盘、手套、挂历等不同的介质上,全方位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产品的丰富多彩,何新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一些高校门前的礼品店,也要求做他的代理商。到了2003年春天的时候,七个大学生的公司已经初具规模。七位创业者,再也不用伸手向父母要生活费了。

    玩转“魔方”,一身轻松去赚钱

    转眼间,春节到了。大家决定趁机狠赚一把。大年初五那天,何新和欧丰霞、王新娟一起,来到位于旅游景区的城隍庙。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他们心里十分高兴,急忙把带来的样品拿出来,向人们游说。但是,虽然咨询的人很多,但他们忙活了一天,却没有接到一单生意。

    失败的教训使他们认识到,要想得到人们的认可,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设备带过去,提供现场制作服务。但到了第二天动身时,问题又来了,烤相制作设备由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烤印机等组成,携带起来十分不便。等大伙儿七手八脚,将设备带到现场,安装完毕时,已是下午1点多了。还没有干多少活,又要忙着收摊。这一天,几个人从早忙到晚,却没有挣多少钱。

    无情的现实引发了他们的思考:眼看就要毕业了,到那时,大家不能为做生意而赖在学校不走,可也下能带着设备到处跑。这可咋办呢?想来想去,几个人决定自己动手,研制一种更加简捷、快速的生产设备,最好连电脑和扫描仪都不要,以便于携带。

    终于,何新发现了一种新产品,能把数码相机里的照片,直接转换成烤杯所需的图片。他们立马北上京城,购置了这种新设备。经过两个多月的“闭门造车”,对生产工艺做了进一步改进,成功地将高科技与最简单的烤印技术嫁接在一起。这种新设备不仅可以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造出一个印有自己彩照的瓷杯,更重要的是,原先价值2万多元的设备一下子降到了8000多元。

    他们给这种新设备起名为数码魔幻宝盒,他们企盼着“宝盒”能像传说中的聚宝盆一样,给更多的人带来财富。

    因为数码魔幻宝盒,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高科技向“智能傻瓜”型的转变。只需几千元的投资,就可以提着两个箱子,到校园、公园、超市、车站、闹市及旅游景点去挣钱。同时,由于省去了电脑和扫描仪,也降低了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这些优势,无疑是大学毕业生、普通打工者和下岗工人小本创业的理想选择。他们坚信,推广应用这种新设备,不仅能给人们带来新的致富门路,自己肯定也有钱赚。

    2003年6月,七个人又在光彩市场开了个店铺,一方面承接烤杯印相业务,一方面展示他们的数码魔幻宝盒。

    这一天,何新拜访了5家客户,遭到了5次拒绝,自行车不见了,兜里的钱,也被人偷走了。他强忍着饥饿,步行了20多里,直到深夜才回到学校。而其他几个人也全都空手而归。`

    这天晚上,七个人坐在一起开了个诸葛亮会,寻找走出困境的突破口。天快亮了的时候,欧丰霞的目光被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吸引住了。为了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郑州市正在大张旗鼓地开展帮扶工程。她立即提醒大家注意,说利用魔幻宝盒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烤印服务,总投资还不到一万元钱,是最适合下岗工的创业项目。可以尝试着与媒体合作,将这个短平快项目,推介给急需小本创业的人们。她的建议得到了大伙的一致赞同,他们觉得,贫困大学生创业,同样也是值得宣传的新闻点,媒体肯定也乐意合作。

    第二天,七个大学生和他们的数码魔幻宝盒得到了当地电视台的支持,将他们的项目在电视中播出。当天晚上,就有人打来电话,要求与他们共同创业。随后,当地的报纸也先后对他们的创业故事进行了报道,数码魔幻宝盒迅速在郑州打开了市场。

    到了2004年2月,数码魔幻宝盒已经推广到了北京、广州、合肥等地,发展了20多家连锁加盟店。

    小小的数码魔幻宝盒,使何新和他的伙伴们获得了成功。现在,这家贫困大学生公司的资产已经达到100多万元。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