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不分老少,老有老的稳重、老练,少有少的朝气、闯劲。今天,就让我们来比较一番,到底谁能pk谁?
“老姜出马”篇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对于老魏来说,一切都那么得心应手,因为一切都装在他心里,他就是自己的教科书,需要时只需翻翻目录。
老魏开饭店,其实干的还是老本行。初中毕业后,为了找条谋生的路子,也出于对做菜的喜爱,他学了厨师。学完归来,他开始给饭店打工,在厨艺的不断进步中,他也在不断地跳槽,当然,他的月薪也在逐渐上涨。期间,他娶妻生子,该有的都有了。
可能是安稳的生活让他一直没想过自己开店,老魏笑称自己是胸无大志,直到遇到一个偶然的机会。那年,老魏妻子所在单位的食堂要对外承包,妻子便鼓励老魏试一试。起初,老魏还不想吃那份苦,但妻子说了,你的徒弟们都自己干了,你这师傅为啥不能做老板?被妻子将了一军的老魏决定到商海试试水,那时,他四十出头。
其实,老魏心里有数。首先,他不缺人手,现在的老魏也算是桃李遍地,当他作出决定后,徒弟们都纷纷帮他出主意,物色厨师,找服务员。开业之初,又都来帮忙。其次,由于是内部食堂,一般开饭店会遇到的麻烦事省去不少。还有一点就是妻子所在的单位是个大单位,每天中午不回家的大有人在,老魏想在这上面做文章。
接下来,老魏对原来的食堂作了简单的装修,使整个环境看起来干净、舒适。老魏自有老魏的想法,食堂所面对的主要是工薪族,不会对就餐环境有太多的挑剔,但必须卫生,因此不用在这方面浪费太多的资金。
老魏把脑子动在了经营上,他先想办法争取到了妻子单位的工作餐,光这一项,就为老魏赚进不少银子。当然,经营饭店最重要的还是饭菜的质量,老魏把菜的风味定为了家常菜,并且过一段时间就引进一些新品种,让人们换换口味儿,常吃常新,时不时还有特价菜推出。
开业3年来,由于饭菜可口,又实惠,不仅妻子单位的人常来光顾,连附近的人也闻声而来,老魏的生意一直红红火火。尽管创业起步晚,但姜还是老的辣,不是不出手,而是没到时候。
“青葱岁月”篇
小葱蘸酱,辣味十足。
人说商场如江湖,未免杀气过重,还未涉足,已有畏惧。
偶遇滑板小子,谈及创业历程,回忆青春岁月。竟觉创业犹如烹饪,把握好火候,拿捏好咸淡,自有一番别样滋味在心头。
小耿喜欢滑板,打小就喜欢。还是上初中的时候,就曾和同学集资买了一个玩具滑板,在校园和社区的平地上练习最普通的滑行,小耿说当时虽然是比较缓慢的滑行,但仍能感觉到自己像在飞。高中毕业后,他对滑板的喜欢更是发展成了一种对滑板文化的探究。
从学校毕业后,小耿在一家知名的饮料公司做营销,一干就是两年。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小耿从来没有放下对滑板的爱好,而是玩得越来越好,当然期间的滑板也换了好几块。因为当时太原没有专门的滑板店,每次小耿都要到北京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滑板。后来小耿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滑板的队伍里,小耿同时也发现了太原滑板市场的空白点,“因为当时我已经是玩滑板的人里年纪比较大的,一些刚玩滑板的孩子总是向我打听怎样购买滑板等问题,我当时想干脆开个店,让兄弟们买板子的时候也不至于跑到大老远的,图个方便。”小耿的主意并没有得到家人的同意,家人一致认为他辞职开店是玩物丧志。不但经济上没得到支持,就连小耿自己的滑板,也被父亲没收了。当时已经是二十三四岁的小耿冲动之下搬出了家门,用自己的积蓄再加上东挪西借的钱,在当时太原的韩国城开了自己的滑板店。
当自己的兴趣变成事业时候,小耿并没有感到如鱼得水,反而觉得事业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很多人都怀疑他的能力,甚至还有一些朋友预言他的店开不了一年就得关门。小耿说当时太原人对滑板还不太能接受,店里的顾客多是自己的滑板兄弟,个个都穷得可怜,有时候小耿还要自己掏腰包给兄弟们换板子,“开了两个月的时候,我自己都有些放弃了。甚至有一段时间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信心。”
患难见真情,就在小耿灰心丧气的时候,还是他的滑板兄弟们给他支招,何不把店开成俱乐部的形式招徕顾客,在店里开设专门的滑板区,一方面可以让顾客试用滑板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滑板表演吸引顾客;让店里充满滑板文化的味道,滑板海报、滑板杂志、滑板短片都是介绍滑板、吸引顾客的手段;定时的滑板表演,一来可以发展滑板队伍,二来可以宣传小耿的店,培养目标客户。“有时候还不得不佩服这些年轻的‘新新人类’,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学来的,这些招数还真挺管用。”小耿讲起自己的小兄弟时是满脸的骄傲。
现在,小耿的店搬了,门面大了,货品全了,可作为老板的小耿还是会定期和那帮滑板小子们切磋技艺,采访结束的时候,小耿一脸阳光地看着自己的店,说:“尽管开始的时候有些难,但只要自己坚持自己喜欢的,我相信人们会接受的,我现在已经做到了。”
有时候,兴趣也能变成一份事业,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就会守得云开见明月。创业,有时候很简单,就像小葱蘸酱,简单,但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