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理财要先己后人建医疗专项基金账户

80酷酷网    80kuku.com

  今日主角

  刘先生,62岁,退休;妻子,60岁,退休;儿子,35岁,已成家,现居南方。

  我家收入:我和妻子每月退休收入共4200元,儿子每月给我们500元。

  我家支出:每月家庭生活支出为2000元。每年去儿子那里探亲及旅游一次,花费1万元左右。

  我家资产:住房一套,120平方米,市值60万元左右。现金及银行存款16万元,国债5万元。

  我家负债:无

  我家保障:我们都有社保和医保。

  我家问题:孙子两岁,想给他攒出10万元的教育经费。虽然退休后收入还可以,但银行存款利率太低,资产升值较慢,想寻求较为稳妥的理财方式。想增加保险方面的规划。

  财务分析

  刘先生夫妇均已退休,正处于休闲养老阶段,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合理充足的养老规划显得格外重要。

  从家庭资产情况来看,经济状况较为健康,但过于保守,在刘先生夫妇没有足够开源能力的情况下,需要合理配置资产来抵御通胀对养老金的侵蚀。另外,刘先生夫妇没有商业保险,老年人得病的风险正逐渐加大,因此必须将保险规划作为家庭理财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刘先生想为孙子攒教育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前提必须是不影响到自己的晚年生活,不能占用太多资金。刘先生一家的理财顺序应该是,先考虑到自身的合理安排,再考虑孙子的教育费用问题。

  理财建议

  夫妻均应增加意外险

  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般保险意识都很强,但在选择保险产品以前,首先应明确重点抵御哪方面的风险,是意外风险、生病医药费,还是安度晚年的养老费。

  老年人群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年龄群体,特别是交通事故、意外跌伤、火灾等事故,对老年人的伤害更加严重。因此,意外伤害保险应作为老年人购买保险的重要选择。另外老人发生意外事故后,所需的医疗费用一般要超过年轻人,买一份意外险后要加一份意外医疗保险。

  目前多数保险公司的重疾险都有年龄限制,超过60岁基本上无法购买医疗或重疾保险,即使部分保险公司的投保年龄可以到65岁,但也可能因被保险人体检不过关、或者价格比较高,而无法买到满意的保险,因此不建议购买。这方面的保障可通过对养老金的规划增值来达到相同的效果。

  建医疗专项基金账户

  对于刘先生夫妇这样的老年人来说,重疾险不好买,因此,建议老夫妇自己建一个医疗基金账户,每月或每年固定存钱进去,专款专用,以备不时之需。

  具体操作上,可每月拿出1000元的结余资金购买货币基金,作为自己的医疗专项基金。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好处有三个,一是收益率高于活期存款,而且有复利因素;二是流动性较强,可随时赎回;三是购买方便,门槛较低。在具体产品的挑选上,应购买大基金公司运作时间较长的老基金。

  21万金融资产分四份

  刘先生有21万元的金融资产,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收益也较少,可以重新组合,仍以稳健为主。

  其中定期储蓄为10万元,占比47.6%,其中一年、三年和五年期可各存5万、3万和2万元,既能增加一定流动性,又能保证利息收入。目前5万元的国债保留,并继续增加2万元国债投资,国债投资占比33%。用3万元购买风险稍高的债券型基金,升值能力和流动性都较强,另外所占比例较小,不至于带来较大风险。剩余1万元以现金或银行活期存款形式持有,作为家庭的应急准备金。

  通过定投来攒教育金

  刘先生想为孙子攒出10万元的教育经费,从孙子的年龄考虑,要真正用到这笔钱至少要等到10年以后,鉴于刘先生家庭除了退休金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为了不影响老两口的正常生活,可将10万元教育经费的积攒目标设定至少为10年。

  将1万元探亲及旅游经费均摊到每个月,另外再扣除1000元的医疗专项基金支出后,刘先生夫妇每月家庭结余为670元,建议将其中500元拿出来进行基金定投,期限10年。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目前股票市场行情不好,影响了基金的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基金是较为稳妥的理财方式,从西方成熟市场来看,股票基金的投资收益大致为10%-20%,保守估计,假设刘先生所选基金未来10年的平均收益为8%,每月定投500元,则10年之后本金加收益可达到91473元。

  如果刘先生觉得进行基金定投风险太大,还可以考虑零存整取这种低风险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的收益也较低,10年后大概有7万元左右的本金和收益。(记者刘洋)(在线专家:工商银行北市支行理财经理陈铁刚)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