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我去输液了
输的什么液?
想你的夜。”
又土又“深情”的语录
最近疯狂席卷网络
这些情话承包了最近的快乐源泉~
小编就想问一问了
到底我们平时在医院输的液是怎么一回事?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了多种先进的输液工具,同时也产生了多种静脉穿刺的方法:如外周留置针穿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等,满足各种患者的输液需求。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到静脉内。
为什么需要静脉输液?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的病人,如:腹泻、剧烈呕吐、大手术后的病人。
2.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灌注量。常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病人。
3.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及不能经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的病人。
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如输入抗生素控制感染;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等。
那问题又来了
我们是不是无论什么时候
只要生病不舒服了
就可以“随便”输液呢?
严格掌握静脉输液的指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用药原则,应该“能口服的药尽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静脉输液”。
不当的输液过程暗藏着很多健康风险:
- 在过度输液中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会增加药物的耐药性,最后导致无药可用。
-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更高。
- 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会发生静脉炎。
- 输入体内的液体中有可能含有非代谢性颗粒杂质,这种微粒进入到血液后,对人体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在输液过程中,有不少人总是嫌速度太慢并私自调整点滴速度,这样的做法对吗?
输液滴速是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药物的作用设定的滴速,如果患者自行调整,也会造成不良反应。如: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输液速度过快,就会造成急性肺水肿;应用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输液拔针后,按压也有讲究。
大多数人认为按针眼处即可,但实际并非如此。在静脉输液穿刺时,表皮上的针眼和血管上的针眼不在同一点上,两者有一定距离,这与进针角度及患者自身的皮下脂肪厚度有关,为了更好地止血,应鼓励患者用多指一起按压,做到真正的彻底按压。
按压的最佳时间为5分钟,应告知患者拔针后勿急于用力活动,以免引起血管处针眼出血,出现皮下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