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就业环境比拼:创业温床还是打工天下?

80酷酷网    80kuku.com

  北 京
  有人说,北京遍地都是钱,看你是否愿意弯下身子去捡。似乎这话说得有点夸张,但是不论在北京的街道上还是写字楼里,你可以随处见到怀揣北京创业梦的外来人。

  据北京市新近进行的外来人口普查统计,外省市来京就业人口目前有181万,他们散落在1.68万平方公里上的1100万北京人当中。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北京的就业环境和状况,记者采访了区域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张国庆先生。  

北京,创业温床
  “北京是创业者的温床,上海是打工者的天下。”张先生说,“北京是一个信息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是国内其他地方所不能及的,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这里云集着众多的传媒业、众多的旅游资源、高于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而且政府经常出台的一些措施,都是适合个人创业的。像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兴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中走出来的企业有很多,像联想,当年柳传志是骑着自行车在中关村送电脑,现在成了国内最大的IT生产供应商。当然,那一批公司中现在做大的也很多。诸如用友、金山等等。北京的发展机会很多,只要你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

  听到这里,记者想起4年前《精品购物指南》的一位资深记者说过一句话,“北京满地都是钱,只要你肯弯腰去拣,即使去收集垃圾你都会成为亿万富翁。”当时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这句听起来有点离谱的话,但是不久的后来,就看到一个关于负责小区卫生的22岁女孩的故事,她经过几年的努力,后来有了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不仅仅只管理卫生,而且接手了很多大的物业管理项目。

  “北京除了有很多的发展机会外,更多的是她有着成熟的市场化商业运做模式。北京淡化工业、重工业,重环保,高科技发展极为快速,市场的规范化,也给个人创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就像北京致蓝经纬咨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吴先生所说的,“我们的公司是2001年注册的,对这个行业来说,可以吃的东西快被吃尽了,而且随着市场的规范和成熟,能吃的东西都已经在高处了,但是虽然如此,我们的公司还是能够解决30个人的就业问题。”

  “发展是需要很多因素的,但北京都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一个人的发展不仅仅是找到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在这拥有100多所大专院校,50多所研究机构的古都,你可以每天都接触到学习的信息,给个人自我成长一个很大的空间。”

  今日北京,是当代中国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全市现有多类科技院所3000余个;拥有两院院士600余名,占两院院士总数的近50%。此外,北京又是我国最大的文化教育中心,全市现有多类高等院校数百所,其中拥有北大、清华等一大批国际名牌院校,每年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人才。北京还拥有全国馆藏最多的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文教事业显示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而更多的博物馆、会展、洽谈会构成了中国最强大的非院校教育信息流,给自我教育者充足的社会课件。  
生活成本太高
  张先生说:“但是这个城市还是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昂贵的住房,拥挤的交通,职业发展空间的局限性等等,都是困扰着很多人的因素。”

  很多人来北京,是看重了它首善之区的地位,看重了在这里的发展机遇。很多人最终放弃了来北京,就是因为这里的生活成本太高。

  一个在《经济日报》的同行,无奈地对记者说:“北京是个好地方,但是压力太大了。想当初为了留在北京,费尽了心思。北京是一个地方保护性很强的城市,北京人即使是个大专生,都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接收单位。为了留在北京,我几乎走断了腿,留下来了,并不说明就住下来了。因为你必须要有一个安居之所,我刚参加工作,而北京房价全国最高,买房还不是很现实的,于是租房就成我生活的话题,‘你那里有空房吗’,成了同事们交流的话题。”

  房价高,使更多的外来人才选择居住在郊区,这又加大了他们的交通成本。记者认识一位IT媒体的中层,在靠近清河的城郊买了一套八十平米的按揭房,但每天他不得不转乘几趟公交车和地铁到位于市中心的公司上班,花的交通费还是小事,每天用在车上的时间至少也得两个多小时,对于工作繁忙的他来说,更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从重庆跳槽到北京的小熊很快就回来了,问及原因,他回答得很简明:“去北京无非就是想收入高一些,提高生活质量,但每天早上早早起床赶上一个多小时到单位,一到秋冬,漫天的风沙,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了,那还有什么意思?”他说,自己选择的下一个城市会是上海。  

户籍仍是障碍
  在北京一个特殊的群体中,流传着一句只有他们才能够体会的语言——“北漂一族”。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培养中国唯一的本科播音员。虽然这是稀缺资源。但1995届40名毕业生的“留京指标”只有8个,其他32人要本着“哪来哪去”的分配原则离去。

  虽然北京已经明令取消招聘单位对户口的要求,但北京人仍是讲究户口资格的。没有本地户口,提升、入党、进修、出国甚至申报项目都会受到限制。

  “这种现象很常见,北京人排外要比上海人甚。上海虽然也排外,但是在人才机制上是‘唯才是用’,只要你有能力,就有你发展的空间,甚至在企业还可以做到很高的职位。”

  没有户口的人一定是个“非正式职工”。本周中央电视台公布了职工构成数据,3600名正式人员,8600名聘用人员。他们中大多数是外地人。文化中心对文化行业人才的需求是强烈的,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明优秀的人才能留在北京,成为有身份证的北京人。而非正式和正式之间的待遇有着惊人的差别,公费医疗就是其中之一。

  “上海有着比较好的医疗保障机构,这一项在北京进行得比较缓慢,北京是一个比较稳重的城市,对一个新鲜事物她都有一个不应期,这对人才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上 海
  上海逐渐成为了一个人才黄金地。《2001年上海人才资源状况报告》透露,2001年上海市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具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总量达119万人,比上年增长5.31%,其中在外企工作的近21万人。人才集聚功能日益凸现,2001年引进来沪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975人,同比增长76%。上海,正如美国纽约一样,成了许多人的梦想之地。  

商业城市的吸引力
  上海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城”,充满无限商机。世界500强有200多家已经登陆上海,而国内的许多大型企业也把总部迁移到上海,而有些企业虽然总部没有在上海,也尽量地实现与上海的亲密接触,TOP集团董事局驻在上海,而美特斯.邦威这样的新兴企业也把设计中心搬到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形成了商业的流程,有一个宽松的商业氛围。相对来讲,北京政治和文化气息更加浓厚,生意往往与关系有关。做生意更像是在做关系,上海则更像是在做生意。

  上海保持了双位数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另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据有关部门最新统计,2002年上半年度外国人办理在沪就业手续14638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31.79%,其中新办就业证人数达3836人,比去年同期的2680人增加了43.13%。他们主要在外商投资企业(占71.32%)和外企常驻代表机构(占18.80%)工作。此外,受雇于非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人从去年上半年的180人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379人,增长幅度为110.56%。

  上海是一个“实用型”城市。邓小平同志说,“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在外滩,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标语:发展才是硬道理。对于人才标准,上海更加注重能力而不是学历。高学历的人在上海不一定就能得到高职位和高薪水。也就是说,为老板挣钱的人就是最优秀的人。这样,就吸引了一大批没有高学历,但是有生意头脑,有专业技能的人。2002年夏季人才交流会上,一家中外合资的印刷企业详细地罗列了10多个技术岗位的要求,他们把学历要求都排在最后一位。

环境宜人
  上海的气候和交通环境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北京气候比较干燥,上海虽然夏天也比较炎热,但是,因为靠近大海的原因,多风让夏天也格外舒适。某广告公司康小姐曾经在北京上的大学,然后到浦东新区一家公司工作,她也将北京和上海作了一个简单的比较:比如说吧,24小时内我都可以在楼下不远的便利店就可以买到食品,不用下班后急匆匆地去买菜做饭。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邓说,如果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做选择,他会选择上海。在一家家化公司做会计的项小姐说,上海的城市规划比北京好。网名为“兰色忧郁”的上海大学生说喜欢上海就因为她是一个十分时尚和美丽的城市,如果说北京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老者,那么上海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  

越来越开放的上海
  上海是一个相当开放的城市,并非像有人说的那样“排外”。实际上,所谓的“老上海”逐渐已经不存在了,后期的来自周边地区的上海人“排外”情绪逐渐淡化。上海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移民城市。罗素制药总经理威廉先生不但定居了上海,还被授予“荣誉市民”称号。今年六月,上海开始在引进人才中实行居住证制度。 上海市政府明确提出,对于在上海市居住、工作的人员,逐步实行《上海市居住证》,而这一制度首先在引进人才中试行。《居住证》制度不唯国籍、不唯文凭、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为具有真才实学的境内外人才开辟来沪创业和发展的渠道。

  持有居住证的外来人才可以在沪创办企业、从事科技活动、子女就读、专利实施、办理出入境手续等方面享受相关待遇;可以根据有关规定接受行政机关的聘用或者到企事业单位任职、参加本市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可以参加上海市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另外,持有《居住证》的人员可以为随同来本市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领《居住证》。

  随着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上海的人才环境会越来越宽松。上海人事局前不久又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本地和外地人才个人创业的措施:在职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员,离岗期间由原单位继续为其缴纳“三金”;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兼职;申请人才发展资金的资助,将突破所有制和地域界限。

  就人才而言,北京和上海都是买方市场。同上海相比,北京在吸引人才方面的步伐显然要慢了一些。除了巨大的机会,政府在吸引人才上会不会有更多的前瞻性会决定未来的人才竞争局面。在其它很多城市都纷纷推出“放开户籍制度”、“减免个人收入所得税”来吸引人才的时候,北京这个“创业者的温床”还能热多久呢?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