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出席中国首届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的专家指出,在中国有可能在制造业大国的位置上更向前推进一步的今天,出现了与制造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尴尬局面: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制造业人才尤其是高级蓝领稀缺的国家。
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技术工人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他说,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将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世界各国的企业和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设厂,越来越多的产品将打上“中国制造”而运往世界各地。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中国制造”的技能人才就成为事情的关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最新报告表明,目前中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人。而在技术工人的队伍中,高级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数据同时还显示,中国目前还急需60万名数控机床的操作工。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曙光研究员指出,过分强调学历教育和对专业性职业教育投入资本的不足是导致中国技术工人水平低、后备资源不足的主要原因。
技术工人的素质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目前中国企业平均产品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每年的损失近2亿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要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就要着力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曾湘泉说。
中国“十五”(2001——2005年)计划提出,要在5年内将职工中的高级技能人才的比例提高到20%。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中国制造”的专业技能人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非常重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鉴定中心主任陈宇指出,在技术工人的培养上,要走国际化的道路。在技能工人之间,建立全球性的联系和交流,这样才能真正确保中国技能人才的水准。
他同时建议,技术培养应该完善等级制,有关部门应该寻求建立国际公认的标准和等级,这相当于一种广泛的资格认证,要能得到国际范围的认可。
专家指出:我国“高级蓝领”严重短缺
80酷酷网 80k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