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冲突“九宗最”之罚款

80酷酷网    80kuku.com

      罚款的感觉冷冰冰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是否有过违反公司管理制度和规章的行为?记者采访了10位在不同行业工作过的人士,得到的肯定回答是100%。至于是否因为违规行为而受到公司的经济处罚?得到的肯定回答也在60%。

  这些受访者均属于在写字楼里工作的“白领”一族,而老板们对其所用的警示方式却是最原始的、从工业社会开始就对工人一直使用的经济惩罚方法。而其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罚不见效

  在某企业的通告板上,几乎每周都会贴出一堆经济处罚的通告,被罚款的理由包括迟到早退、着装不整、办公区内吃东西、办公物品摆放不整齐、开会迟到、手机未开机、电脑未关机等等,被罚款的人士,既有普通员工也有部分中高层领导。少则几十元、动辄几百元的经济处罚在这家企业实行已经快两年了,通告栏上的处罚通告从未间断,似乎在证明这家企业的经济处罚的结果并不十分奏效。

  在这家企业工作的小赵说:“没办法,规矩太多,难免总会不留神触犯到某些禁忌,有时甚至有点故意触犯的意思。”据他介绍,自己和周围的同事对这些处罚条例都特别反感,倒不是因为这些规定都不合理、无法接受,而是觉得公司的这种做法太“野蛮”。

  “这也罚款,那也罚款,好像我们在公司的眼中就是一群随时都可能犯错误和使坏的人,因此要对我们处处设防,并用罚款的手段圈住我们。”小赵说。

  而公司在制定这些处罚条例前,也未与员工有任何协商,实施后,也从未就这些惩罚条例做过任何解释和反馈,公司给员工的感觉就是一副冷冰冰、高高在上的样子,公司对员工的管理似乎也只有监督和惩罚,根本谈不上任何尊重。

  “时间长了,我们有时甚至故意触犯某些条例,因为那些罚款其实对我们的收入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公司也不能罚的太过分,太过分的话我们这些人就跑路了。”小赵如是说。

  伤害自尊

  正如小赵所说,大多实行经济处罚的企业,罚款额度一般并不高,因此经济处罚对员工的收入影响并不大,而真正影响和伤害的是员工的感情和自尊。

  在一家IT企业做部门主管的马先生,有一次因为家里有急事而迟到,恰巧遇到领导检查出勤情况,领导当着办公室员工的面狠批了他,并扣罚他200块钱工资,马先生感觉领导这样做让他在下属面前很没面子。本来马先生在业务上一直表现不俗,但却因为迟到这样的小事遭到领导训斥和处罚,觉得很不公,此前刚好有一家公司在挖他,他一直都没有点头,这次一气之下,他索性跳槽去了那家公司。

  长沙长海医院的熟人开了一张感冒发烧的诊断证明,这样一来我就白休一天假,还不用扣钱。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再如,某企业规定,员工必须着正装上班,男士必须打领带,一些职员因为经常忘记打领带而被罚款,于是,很多男职员平常就把领带放在抽屉里,等到行政部门检查前再把领带戴起来。本来公司制定上述着装规则,是希望员工在上班和会见客户时能够有一个好的仪表和精神面貌,但没想到最后却成了应景之作。

  管理咨询顾问李先生指出,企业实行经济处罚的目的是为了约束员工的行为规范,但如果员工不能从心理上接受这些行为规范,反而会对管理者产生逆反和敌对心理,也就无法达到管理者进行经济惩罚的初衷。

  当年禹之父鲧治水九年,但因为只知道造堤筑坝,用堵塞的办法来治水,终于还是被洪水冲塌了堤坝,无法止住水患;而大禹则采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终于止住了水患。

  同样的道理,经济惩罚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员工的行为规范,只有通过与员工之间频繁的沟通,对员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员工从根本上认同企业的管理目的,并用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代替那些简单粗暴的经济惩罚手段,才可能达到管理的初衷和目的。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