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9日,唐海松等3名美国哈佛、耶鲁的博士和硕士正式受聘上海市徐汇区政府,受聘一年,并在受聘仪式上领取了具有象征意义的1美元年薪。此前,他们都已经是在世界商务领域驰骋多年的高级商务人士,并依然在企业就任高级职务。他们在兼职的部门有自己的办公室,但可以不“坐班”,自主决定自己的工作方式,富有戏剧化色彩的是,同样是为了吸引人才,与上海相隔甚近的无锡市在两三个月前还在以几十万的年薪希望从海内外招聘一批政府高级雇员。当时,这种用“天价”招聘官员的做法也被市民质疑是否物有所值。“天价官员”风波未平,上海市徐汇区就又以“1美元年薪官员”再掀波澜,引发了另一轮的争议,甚至有些人毫不留情地将政府招聘“1美元年薪官员”的做法理解为上海政府的“政治秀”。
是政治作秀,还是真的改良了用人体制?日前,记者专赴上海,对相关“1美元年薪官员”进行了采访。
访谈:“一美元年薪官员”的任务
初衷是为引进人才
据《现代快报》报道,在上海市徐汇区政府,记者采访到中共徐汇区党委组织部干部科史科长。据史科长介绍,他们是“具体做工作的人”。然而,这些可能给其他区、乃至其他城市政府带来借鉴意义的“具体工作”究竟指的是哪些?
记者:徐汇区此次采取“1美元年薪官员”做法的初衷是什么?
史科长:现在上海市政府正在极力地引进“海归派”,作为我们徐汇区来说,也要用一些新的方式以发展国际型的人才以及和国际接轨的人才。
记者:您所说的这种背景正是中国任何一个大中型城市都面临的一个现状,那究竟是什么激发了徐汇区采用这种“1美元年薪官员”的做法?
史科长:政府的群策群力。
记者:那计划的酝酿大约有多长时间了呢?
史科长:有一段时间,但是不方便透露。
3人不占公务员名额
记者:您认为这个做法的创新在什么地方?
史科长:这是一个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的跨越,因为这3个官员是不占公务员名额的。
记者:那这种官员和真正的政府公务员区别在哪里?
史科长: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些官员是用了引号的,这本身也就是一种区分,说明他们和在职的官员在职务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只是参与而非决策
记者:他们的具体职务是什么?
史科长:我们在宣传稿中也提到,就是对区政府工作提出建议;协助和推进政府招商引资;为区政府工作提供咨询和方案论证,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招商引资”和“决策咨询”。
记者:有没有具体权限?
史科长:说的明白一些,就是“参与而不是决策”。
监督工作有些困难
记者:那这3名官员的工作由谁来监督?
史科长:监督工作有些困难,例如,招商引资的工作,我们的监督就有很大的难度。
记者:那这些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史科长:我们现在也是刚刚起步,还在探索阶段,更多的东西都谈不上,只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再作一些修复吧。
最后,史科长对记者坦言:这项工作总归是有意义的,但是现在大家都没有看到,最好是过个半年,大家看到3位官员究竟有没有做事,做了哪些事,再作评判也不迟。
探秘:3个神秘的“官员”
兼职主任未去上过班
10月23日,记者在徐汇区人民政府拨通此次唐海松兼职副主任的徐汇区外经委电话,并说明要找“唐海松”之时,工作人员却告诉记者“没有这个人”。当记者说明唐海松是“1美元年薪官员”时,这名工作人员才清楚“唐海松其人”,对记者解释说“自从任命后,唐海松还从来没有来当过班,我也没有见过这个人”。
区干部科与受聘“官员”无直接接触
随后,徐汇区人民政府人事局办公室江主任也告诉记者说,这3名高级干部应当属于组织部干部科管理,他们也没有这3名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据他们了解“这3名官员都很忙,现在可能都不在国内”。人事局副局长通过办公室转告记者说,“没有经手这次‘1美元年薪官员’的相关事宜,对于这件事的了解仅限于报纸的报道。”办公室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则表示,曾经希望通过区政府新闻科袁科长联系3名官员,但袁科长“面露难色”,表示“3个人都很忙”。
通过徐汇区人事局的介绍,记者联系到徐汇区组织部干部科,但是干部科同样表示“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他们和3名受聘官员本人也没有什么直接接触。
此后,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兼职徐汇区招商中心副主任的斯密卡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裁黄勇。当记者说明采访意图时,黄勇立刻表示就“1美元年薪官员”的事情,不愿意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当记者提出“见面约谈”时,黄勇说:“很忙,不用见面,也不用采访,不愿意对这件事情再发表任何看法。”
记者在10月21日的上海《新闻晚报》上看到一则黄勇的相关报道。在这篇报道中,黄勇曾经表示“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作为留学生,能够把我们在海外所学运用到我们的城市建设中来”。并且“预计自己将把眼下从事的事情跟徐汇区政府的需要结合起来,从国外引进资金、项目,并且吸引全国民营企业进行资本投资,将人才和资金结合起来”。但在电话中,黄勇却称,“《新闻晚报》的报道有出入,但是并不想再做任何更正。”
后来记者得知,斯密卡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中山北一路,离徐汇区有一段不近的距离。然而,对于此次如何双向选择“1美元年薪官员”,不论是徐汇区政府还是“官员”本人,都不愿意作任何回答。
争议:改良还是作秀?
上海市一位政府官员提出:徐汇区政府这种聘请三位高级海归人士为兼职官员的做法“意味着上海开始尝试打破体制束缚,对于人才‘不惟所有,但求有用’”。同时,据了解,上海市已经聘请28名外国专家在上海各个委办当顾问;局级,各区县领导岗位上的海归人士也增至20多名。这位官员称“1美元年薪官员”为政府的“谋士”。更多的政府工作人员将这种做法归结为“用人观念和机制上的创新与突破”。
但也有人提出:在本来就制度不健全,责权似乎尚不明晰的中国公务员制度中,引入这种“1美元年薪官员”制度就更应该先从制度的根本入手,不可过于看重形式,急于求成。
同时,就在亿唐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海松兼职徐汇区外经委副主任之时,在“今天你是否亿唐”的亿唐主页上,已经出现了这样一条有着宣传意味的新闻:“‘1美元官员’现身沪上,唐海松受聘徐汇区政府”。这更是使许多人有理由将政府提出的“双赢”称之为“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