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惯在新旧之交时回眸从前,展望未来,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欧美职场。2003年的欧美职场,“失业”、“外包”、“婴儿潮”成了关键词,其间充斥着无穷无尽的争吵和疑问。2004年走向又将如何?或许会平静一些,或许会更加喧嚣。
职场六大趋势
*业务外包继续流行
你大概想不到,当你打电话给英国全国铁路问讯服务部门时,接线的服务生实际上远在万里之遥的印度。
近年来,欧美企业纷纷将部分服务业务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又具备合格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英国的保诚保险,美国的微软、IBM、甲骨文和朗讯等IT巨头都已在东南亚地区安营扎寨。
与服务外包相伴随的是本国工作机会的流失,因此遭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抨击。2003年11月,美国印地安那州政府以保护本地企业为由,终止了一项已经交给印度公司的软件合同。几乎与此同时,戴尔公司在接到用户投诉后,把在印度呼叫中心的电话支持业务又转回了美国。
尽管如此,业务外包趋势还是不可扭转的,裁员将如影随形。2003年底,IBM宣布,计划将4730个工作外包至印度、中国等地,同时裁掉几千名美国职员,就是这一趋势的最佳注脚。
* 青年求职与老人同行
美国“婴儿潮”(baby boomer)期间出生的人曾是幸福的一代,但近年来日子越来越难过,不得不重返职场。截至2003年7月,美国有2100多万名年龄在55岁及以上的老人在工作,65岁以上还在继续工作或想找工作的,比1980年增长了50%。
自2000年开始,纳斯达克股指一落千丈,很多老人的养老金和金融资产严重缩水,生活无着。但是,真正的根源还是老龄化现象。连续多年的低出生率造成年轻劳动力不足,而老人的数目却在不断增加。
2004年,青壮年求职者将继续与老人同行。对他们来说,这不是件愉快的事情,因为老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而且要求的工资低,有时比年轻人还受欢迎。
* 制造业失业问题将得到缓解
2000年至2003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降幅同1982年经济大萧条时期相当;英国由于油价上升、英镑币值坚挺等因素,制造业就业问题也相当严峻。
2003年11月,经济复苏终于带动美国制造业重拾生机。过去5个月中,美国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2004年有望继续保持这种势头。
同时,1999年以来一直处于困境的英国制造业,2003年12月份出现了连续4年来的月度最好记录,预示着2004年将继续恢复。
* 整体就业形势仍不明朗
过去的2003年里,关于美国经济摆脱衰退,走上复苏之路的捷报频传。但是,美国的失业率却没有随着经济复苏而下降,反而出现了同步“复苏”的现象。近几个月,美国失业率均在5.8%到6%之间徘徊,为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分析师认为,鉴于美国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双高”局面日益严峻、国防开支巨大,美国经济转向“更繁荣、工作机会更多”的道路绝非坦途。
欧洲国家的情况也并不乐观。24%的德国企业计划在2004年裁员。据估测,由于全球经济恢复增长,德国经济将在今年出现复苏,但其失业率却会上升至5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 人才大战渐趋“白热化”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到来,各国为了自身的发展,各出奇招,以期在人才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2004年,这种人才大战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美国:2003年,美国务院公布,H-IB类签证持有者可在美停留至其签证最后期限,被解雇员工在离美之前有一定的宽限期。为支持科学研究,2004财政年度的国家科学基金会预算为64亿美元,国立卫生研究院预算为293亿美元,经费相当充足。
法国: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科学招聘和预测十年计划(2001—2010)”,2004年将继续贯彻实施。
加拿大:提出在2010年前,每年的硕士与博士毕业生人数要增加5%。政府还拨出9亿加元的专款,计划设立2000个研究学者席位,吸引世界一流学者。
俄罗斯:政府提出“2002—2006年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一体化联邦专项纲要”,其任务就是努力使科技、教育和生产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积极投入到高素质的科研及技术创新活动中去。
* 更多妇女将进入管理阶层
高科技带来生产率的提高,也使男女管理人员的差别扩大。政府最新的数据显示,女性在高薪、白领管理和专业领域的数量将超过男性,这种效应将使女性持久受益。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更高管理阶层,那些低阶层的女性员工也将被选拔为培养、晋升的对象。
职场四大热点
* 医疗保健费成敏感话题
2003年度,美国许多公司要求职工分摊更多的医疗保健费用,因此而引起的罢工此起彼伏。
调查显示,2003年,由公司支出的医疗保险费用平均增长了13.9%,如今,《财富》500强公司每年用在每个员工身上的医疗费用达5000美元,比10年前翻了一番。可能正因为这样,公司在该问题上的态度十分坚决。Verizon公司坚持扩大了工人支付的额度,并声称:“我们承诺给工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健,但账单不应由我们单方面支付。”
有的公司为了避免劳资纠纷,不得不另辟蹊径,鼓励职工减肥、健身,希望借此降低医疗开支。医疗费用将继续成为2004年人力资源管理的敏感兼热点问题。
* HR量化管理将普及
当财务和销售部门都懂得利用强有力的数据分析支撑决策时,人力资源管理靠的还是预感和直觉。专家认为,培训、绩效管理、知识共享,都离不开公式、数据、模型等工具的运用。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转换观念,否则将被时代无情地淘汰。
有些公司走得更远,干脆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变成了计算投入和产出的中心,在这里,任何一项服务都是标价的。还有些公司,借助“平衡计分卡”进行量化。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确定,HR管理无法避免冰冷的数字,就像制造部门可以计算成本和利润,HR衡量人时也必须做到。
* 知识员工成“香饽饽”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开始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时代转变,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据统计,美国的化学、生物、物理、计算机等领域的人才缺口已达45万,2006年将扩大到67万人。
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商业成功的基础,缺乏技术和能力,就意味着绩效差,没有竞争力,对企业更是如此。很多公司发现,不久的将来,高技能员工的短缺可以毁掉企业。
* 福利和培训将成留人重点
夺得到,是否留得住?因此,创造良好的激励制度,留住企业的智囊团就至关重要了。
有的企业,如波士顿啤酒公司,把重点放在能够激发士气的福利上,这些新的福利项目往往成本较低但颇具匠心。譬如,男性员工可以请一周的产假;每个人每年都有17到22天的“无条件”休假;还有“宠物保险”,雇员支付保险金,由公司出面与保险公司商议团体保费。
如果公司无力提供优厚的福利,那么就上紧“培训”这根发条吧。有报告称,培训预算超出平均水平的公司,更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并获得更大的利润回报,美国西南航空、戴尔就是明显的例子。
岁末年初大事记
* 美国会建议利用法律限制就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美国国会在圣诞节前提出议案,试图从法律角度限制美国高科技就业机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1月7日,英特尔、IBM、戴尔等高科技企业发表研究报告称,这种做法不但行不通,还会诱发他国的报复,对美经贸产生逆反效应。
* 布什新移民政策看起来挺美
布什总统于1月7日推出新移民政策,核心是给予美国境内的900至1400万非法移民合法身份。但该政策是看似放松,实则收紧,看起来很美而已。
* IT企业继续裁员狂潮
IBM公司1月7日表示,已经裁减了300个软件岗位和100个计算机服务岗位,这是公司希望员工能够达到所需技术要求的步骤之一。
大话2004职场冷暖
热门职业:
* 临床医生:因为医疗费用方案的剧变,导致不少人身心俱损。
* 心理咨询师:很多人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环境,变得过度紧张和焦虑。
冷门职业:
* 传统的低技能岗位:屠夫、理发师等,因为被更先进的岗位所代替。屠宰由肉品加工厂一手操办了,而理发师———现在谁还找理发师?都找更时尚的发型师了。
* 制造业岗位:廉价的外国劳工抢走了饭碗是原因之一,不过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导致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 书记或秘书岗位:个人电脑、语音信箱、E-mail、手机、语音信箱、Powerpoint……这些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 部分IT岗位:计算机程序员、软件工程师等,是最容易被外包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