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专业公关公司总数超过1500家,从业人数超过1.5万人,整个行业专业服务年营业额估计达33亿元人民币,年增长速度为32%。 快速增长的公关行业,带来的是旺盛的人才需求。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的数字显示,在近几年的岗位需求中,公关行业一直都占前几位。上海市公关协会副秘书长钱莉向记者介绍,公共关系的市场发展速度很快,然而市场对人才的旺盛需求与人才的匮乏是当前公关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采访手记
每次在策划这样的报道时,记者都踌躇满志,认为应该是各方人士滔滔不绝或七嘴八舌的那种情况,但结果采访出来的东西总是很寒酸。其实,我们报纸已经不止一次关注某些特定行业内的人才问题,与这些业内人士交谈时,他们每人都会对人才缺乏的状况叹息不已,每人都能口若悬河地说上一通,但一旦谈到人才培养机制,大家都感觉无话可说了。院校教育与实际人才需求有一定错位,而职业培训永远是喊得多做得少。事实上,很多行业对人才培养都有那么点“叶公好龙”的味道。
挖人成风,凸现人才供求矛盾
30%,这是每年国内专业公关公司人才需求的增长速度。
翻开报纸的人才招聘专版,或者上一些招聘网站上浏览一下,我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的公关公司都在不断招人。实际上,公关人才的争夺战已经打响,公关公司为开拓市场,想尽一切办法从其它公司挖人,公关业的人才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现在每个公关公司都重视人才,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已经成为各公司发展过程中考虑的重点。
张莉在一家本土公关公司工作,进入公关行业不到一年,她说她老是记不住公司同事的名字,因为好多人还没等记住就走了,又不断地有人进来,她经常会在公司里看见很多新面孔,甚至分不清是客户还是同事。对于公关行业相当高的人才流失率,张莉很有体会:很多公关人才在工作过程中都会为自己将来跳槽做准备。许多人都跳槽到自己曾做过项目的公司里去,做市场部或公关部负责人。由于人才流动的频率太快,甚至还等不到有所积累,因此优秀者也就屈指可数。于是,一些在公关业积攒了两三年从业经验的人开始想当然地自诩为“资深人士”,开始不屑于处理日常的客户事务,一旦发现外面有诱人的橄榄枝,就跳了过去。
公关业内目前普遍的做法就是从别的公司挖人。“开店不如买店,买店不如买人”。这些挖来的“高手”不仅“身怀绝技”,更重要的是,他们往往有固定的客户群和自己的“追随者”。作为服务行业的经营主体,公关公司在非理性的市场体制中经常体现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认人跟风”。所以,“挖人”不仅是“挖”来了他们的专业技能,也可能会“挖”来他们手中的客户。
这种激烈的人才竞争既促进了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让中国公关人才市场早日成熟;但也让公关公司增加了顾虑,为避免给他人做“嫁衣”,不愿为人才培养投入更多精力和财力。
叶公好龙,从业人员遭遇培训
林晴(化名)是某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公关方向的研究生,即将进入公关行业。她说,自己的专业是新闻,也曾经在新闻媒体实习过,现在打算进入公关行业。在公关公司的实习让她产生过希望,也让她失望过。她认为,一个有远见的老板和员工,都应该重视培训。但一次两次的培训是没有意义的,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培训才能收到实效。否则,理论上明白了,实际操作中还是会遇到问题。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对员工进行有关企业文化、理念的培训也非常重要。谈到具体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培训时,林晴希望公司会安排专业的技能培训:第一,基础知识的培训。包括市场管理、营销和新闻业务的知识,以及公关业内的大概工作类型和流程;第二,特殊知识的培训。包括英文、提案技巧、沟通技巧、特殊案例等;第三,最好有与其他合作伙伴的互换机会。
Eliza是一家国际公关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她认为职业培训对公关从业人员很重要:一是要培训必要的公关专业技能和方法,二是引导打造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某知名国际公关公司的总监告诉记者:“通过职业培训可以开拓视野、增加专业知识、强化管理技巧、提升工作能力,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参加职业培训也是自我加压、自我提升、自我表现的过程,可以让个人有更足的底气、更宽的视野、更从容的态度,来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但公司人事经理也有抱怨,Karen是一家本土公关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她说每个人都觉得培训是必需和重要的,而且在培训需求调查中呼声很高,但因为公关公司平时工作很忙,因此公司培训一般都安排在周末,这个时候好不容易有个周末歇息的员工却又不乐意参加了。另外,由于培训往往是讲座式的,下面的员工经常听听就算了,培训的效果因此大打折扣,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当记者提出为什么不采取考核的方式时,Karen说:“那他们还不闹起来,肯定会说‘太累了,考试考了这么多年,工作了还要考。’”
双管齐下,完善公关教育机制
公关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像金融,软件这些行业一样面临人才匮乏的问题。可是每当我们谈到这个问题时,“求”总是具体的,而“供”总是模糊的,如何解决两者之间这种悖论式的循环呢?钱莉告诉记者,只有完善和改进现有的公关教育体制,双管齐下,加强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
从院校教育的角度看,可以按学历层次分为三级:一是专科学历的普通全日制教育,这是现今流通于市场上的最主要的一批公关生力军。二是大学全日制本科教育,也是目前培养公关专业正规军最有效的途径。第三是硕士研究生培养,是目前公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但是,接受访问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吴有富直言,大陆的公共关系学科是从国外引进的,没有成熟的体系架构可言。“其教学模式也过于单一化,缺少一种互动的讲解;教材的编制也较为落后,而且国内还缺少好的讲师,尤其是能从各个方面来训练和指导学员的讲师。”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是东华大学,其公关教育的教师队伍分配还比较合理,基本上三分之一是学校专职教员,三分之一是从校外聘请,还有三分之一是公关业内的资深从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为学生授课。
公关人才培养的另外一个渠道是职业培训,相较而言,职业培训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培训方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公司本身,一类是社会上的专业培训机构,还有一类就是公关协会。一些国际公关公司,他们本来就有一套比较好的培训体系和模板,稍加本地化就可以制订出适合中国本土员工需要的系统的培训计划。至于为什么在公司加大培训力度的同时,还是有很多员工对公司的培训不满意,钱莉认为,首先还是公司对人才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招进来的新人都是满负荷工作,不能保证有效培训时间;其次,很多公司的培训并不是针对专业技能,反而是对市场、客户情况或其它方面的介绍比较多,而员工对本公司的公关产品、项目管理、流程控制等方面的培训就只能依靠在工作过程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实现。
很多专业培训机构其实并不专业,他们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什么培训热就往哪里钻,所以真正的专业培训反而只有协会操办,一方面协会推进公关员资格证书的实施,另一方面就是直接针对中高级专业人员的高级公关人员培训项目,该项目自2002年底推出以来,到现在已经有70多人接受了培训,其中专业公司的人员比例超过50%,这些人中有专业公司的副总和总监,以及企业中的公关部经理、市场推广经理等。
链接
目前公关行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第一,从知识层面讲,要求有大学本科学历和一定的工作技能。
第二,最好有一些社会阅历,掌握一定的市场资源。
第三,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创新能力要强。
第四,看人品,该领域的从业者要求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