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早报发自上海的报道,在中国的上海,正悄然出现所谓的“不就业族”。
青年人游手好闲,靠父母养活
报道举的例子是今年22岁、家住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的王强。他的父母都是国企员工,两人每月收入加起来1500元人民币,一家三口居住在一间面积仅30多平方米的老式公寓内。
2000年初中毕业的王强,在一家超市找了一份理货员工作,每月收入800元。有了收入的王强,每天和朋友去各种娱乐场所玩,钱不够用时,就回家伸手向父母讨。工作3个月后,王强嫌理货员的工作苦、收入少、时间长,索性辞去工作赋闲在家,不愿再出去找事做,整天无所事事,靠父母微薄的收入生活。王强白天睡觉,晚上上网聊天或看录像带。一旦父母给了钱,就约上朋友去游戏机房,通宵达旦打游戏,或去娱乐场所游玩。
报道说,类似王强这样不就业、游手好闲、靠父母养活的青年人,在上海为数不少。周日的时候,到上海的一些咖啡屋和茶餐厅,不难看到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各踞一桌在玩纸牌。
再到棋牌室、游戏机房和网吧等场所,也可以见到很多青年,浸泡在那里消磨时光。对一般人而言,这个时间本来不是在上课,就应该是在工作,但这些本地青年却在玩乐,成了名副其实的“不就业族”。
有的人没有责任感
报道又说,在不就业人群中,还有一类对社会家庭,自身没有责任感的人。40岁的陈广,单身居住在闸北区火车站北广场附近旧式里弄,父母过世后留下的祖屋内。1998年他所在的企业经营不善倒闭了,陈广从此也失业在家。
下岗后的陈广,靠领取政府每月约300元的低保金生活。300元并不多,但他有间祖屋,可以出租给来沪打工的外来人员,收取每个月700元的租金,连同低保金共一千元,足够维持生活。
有了这个保障,陈广对于找工作就没那么积极了,尽管他的学历不高,在上海要找份700来元的工也不太难,但陈广认为拿这一点钱,每天得干8、9个钟头很划不来,宁可选择失业。
陈广闲来无聊喝闷酒之余,看到麻将馆内有退休的老人,也有和自己一样不愿再找工作的男男女女,终日以赌博为乐,便逐渐加入他们的行列。沉迷于打麻将的陈广,再也不愿出去找工作。
学者:表明上海进步,但现象不合理
针对“不就业”现象,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孙强博士接受采访时指出,作为一个发达的大城市,上海拥有独特的城市文化氛围,以及本身的身份认同,同其他城市相比,上海的起点和目标都高于平均的水平。因此,土生土长的上海青年,身上自然有着这样的文化烙印,一般人认为不错的,看在上海青年的眼里,可能达不到他的要求。
孙强指出,上海的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处在这个发展阶段的城市人,劳动的信念将发生变化,社会会分化,获益者会努力创造更多的价值。
他说,“一些天赋较高,拥有后天资本者,不愿通过传统的劳动方式创造价值。东京、香港和伦敦等国际大都市,都经历这样的社会转型”。
孙强承认,本土的上海大学生,确实存在“期望高”现象,存在必然有其因素,尽管不一定合理,却也表明上海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代表一种进步。
当然,从价值评价的角度看,孙强认为,一个社会的进步,需要靠每一个人的付出,如果有些人不务正业,或者依靠消耗别人(比如父母)的资源过日子,并不是个合理的现象。这一部分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可能引发羊群效应,造成不良现象的扩散,在青年群体当中起着负面的示范作用,那就不是太好,也不符合“每个人都需要劳动”的价值追求。
至于“该怎么办”,孙强认为应该倡导“推动社会进步,不劳动不行”的观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措施营造“发挥所长”的氛围。比如说主观上,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放弃走捷径的思想等。客观上外界必须形成一种机制,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提倡,齐抓共营使年轻人观念转变,为他们融入工作潮流创造机会和条件,并且调整心理的期望,达到合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