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找我商量烦心事。
“我和男朋友最近相处特别不好,应该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会给出“多去沟通一下会比较好”的建议。
但是,如果她的男朋友本身就是一个人品有问题的家伙,“分手比较好”才是正确的提议。
我们的工作中也常遇到各种问题,就好像是以某处为起点,到另一个地方为终点。
到底怎么做才能在工作中高效解决问题呢?
大岛祥誉在《麦肯锡工作法》这本书中告诉我们:
直线是连接两点的最短距离,但是,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都应该直线前行。河流当遇到阻碍时就会改变前进的方向,尽管从空中看上去,河流的形状蜿蜒曲折,但这却是河水从上游到河口的最短距离。
麦肯锡的经营顾问,都是解决问题的专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握发生的问题是什么,思考快速解决的方案。
下面,我们一起透过这本书,看麦肯锡前顾问现身说法,为你揭秘高效解决问题的工作技巧。主要有三个步骤:
俯瞰视点——问题是什么
我们大多数的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现在的你,可能也在寻找某种方法。在遇到问题时,要学会保持从零开始的心态。
什么是从零开始?
比如,一个新开业的店,在广发传单以后还是没有顾客来,该怎么解决呢?
应该继续发更多的传单,还是改变传单的设计样式呢?
这都是不全面的,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彻底改变宣传方式,通过短视频或者软文的方式宣传更加有效,甚至回到开店的原点,寻找位置是否存在问题。
如何做才能从零开始呢?
首先要习惯的是“俯瞰视点”,就是摆脱自我意识的束缚,从自我、对方和第三方的观点来看到问题。
比如:作者在麦肯锡工作时,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同事。上司有一趟紧急的出行,秘书没有选择时间更短的“飞机”,而是为上司定了“新干线”。
为什么呢?秘书非常了解上司,他在出差期间有大量文件需要写,“新干线”正好在通勤途中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他可以不受干扰地写作,这对于个人和公司都是有好处的。
所以,用鹰眼来进行俯视,选择对自己、对方和公司都有好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如何分析问题,选出最好的方法呢?我们需要用到一个工具“逻辑树模型”。
逻辑树模型——从假设开始
学会了从零开始的“俯视视点”,就是掌握了问题的本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分析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为了更容易看清问题,我们借助逻辑树的思考方法,把问题进行分解和分类。(如图)
从假设“原材料购入价格高”入手,降低购进价格就可以缓解问题。
如果经过了验证,销售额依然无法提高,那就说明假设不成立,就要再次进行假设,再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要事第一——更加重视工作效率
如果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想要提高工作效率,该怎么办呢?
《麦肯锡工作法》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思路:
所谓“应该追求的效率”,指的是那些花费时间毫无意义,越快做完越能够提高效率的工作。
比如:汽车生产线,组装一辆汽车,当然是在保证安全性和品质的基础上,效率越高越好。
办公室里也存在这样“应该追求”的效率。
办公桌上的物品摆放,也要整齐有序,就像工厂流水线,经常使用的文件放在最近的地方,拿取物品和资料变成自动化作业,就会更高效了。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建立“四象限”模型,用来匹配事件的重要度和紧急度。(如图)
工作能力差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会区分工作的优先顺序。
一项工作刚开始不久,心里就惦记着另一件事;好不容易进入工作状态,又被“空降”的事情打乱思绪。
越是忙的时候,越要知道,哪些事应该优先完成。
但凡重要的事情你一定要“计划做、提早做、用心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要立刻做;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可以不做或者委托他人做;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就要做到适可而止。
如果你能够定期问自己:只剩下一年寿命,该怎么办?
你会更加明白,什么问题对你来说,才最重要。
好了,我们总结一下:
面对问题时,要学会摆脱自我意识束缚,俯视视点来分析,从假设开始,利用树状图对问题进行层层分析,提出假设—行动—验证,假设不成立时,重新提出假设。
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模仿工厂流水线作业,重复性工作提高效率。
不要忘了为自己设定“四象限”模型,把事情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合理分配时间,形成高效工作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