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成像成的是什么像(孔大了成什么像)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 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发光的灯、蜜火虫等,月光和电影电影屏幕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2.光线:用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通的径迹和方向,光线的引入应用了模型法。

3.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应用:激光准直原理、射击瞄准原理等条件: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小孔成像: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其形状与物体形状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物体距小孔距离越近,得到的像越大。

4.光的传播速度

(1)光既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c=3×108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c,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

5. 声音和光的比较

声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光在空气中光速近似3×108m/s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真空不能传声

光的传播不需要(选填“需要”或“不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需要”)介质

二、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定义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图示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4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4

特点

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对应的人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光路时可逆的

两角关系

反射角γ等于入射角i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β小于入射角i;当入射角i增大时,折射角β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举例

黑板反光、水中的倒影、照镜子等

水杯中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池水看起来“变浅”、海市蜃楼等

2.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漫反射

镜面反射

图示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4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4

不同点

反射面粗糙不平,平行光反射后向不同方向反射

反射面平整光滑,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特点

人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

在反射光线范围内看到的物体很亮,不在反射光线范围内看不到物体

相同点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都是可逆的

实例

桌面,墙面,书本,黑板等的反射

玻璃幕墙刺眼,平静水面反光

三、

平面镜成像

1.原理;光的 反射定律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4

2.特点

(1)等大: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等距:像和物体与镜面的距离相等;

(3)垂直:像和物体的连线(对应点)与镜面间垂直;

(4)虚像:平面镜成虚像;

(5)像和物左右相反。

综合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3.应用:穿衣镜、潜望镜

4.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

凹面镜

图示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4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4

特点

对光有发散作用,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对光有会聚作用,起到会聚光能的作用

应用

汽车后视镜,路口的反光镜等

太阳灶,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

四、光的色散

1.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2.色散: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校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光。色散属于折射现象,如彩虹。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紫外线

定义

光谱的红光之外的辐射

光谱的紫光之外的辐射

特性

热作用强、穿透云雾能力强等

荧光效应、杀毒灭菌、促进骨骼生长等

应用

遥控器、红外线夜视仪、理疗仪等

验钞机、灭菌灯等

五、平面镜成像实验注意事项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

玻璃板既能反光又能透光,这样既可成像,又可透过玻璃板看到另一侧的未点燃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用两个相同的蜡烛的原因

方便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3. 让未点燃的蜡烛与虚像完全重合的原因

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虚像(等效替代法)。

4. 未点燃的蜡烛与未虚像完全重合的原因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5. 用蜡烛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烛焰明亮,成像清晰,易于观察。

6. 虚像位置放置光屏的原因

判断成像的虚实。

7. 桌面铺白纸(或直尺)的原因

便于确定像和物至玻璃板距离关系,以及像与物与镜面的关系。

8. 玻璃板另一侧有两个距离很近的像的原因

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各成一个像。

9. 用薄玻璃板进行实验的原因

蜡烛通过玻璃板前后两个面成像距离很近,看起来几乎是一个像。

10. 实验时,改变位置多做几次实验的目的

多测几组数据,方便找出普遍规律,进而归纳得出结论,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