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商业银行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吸金能力超强,国内最赚钱的企业中,工行、建行、农行、中行稳居前四,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年利润要是达不到400亿元那就是严重失常;二是职工收入高,根据最新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我们可以发现银行业人均薪酬达30万元,更有浙商、招商、平安三家银行的人均薪酬超过50万元,远超其他行业;三是银行股市盈率非常低,主流上市银行的市盈率很少超过6,甚至还有几家上银行的市盈率低于5,相当于不需要5年,银行的净利润累积就可以覆盖市值,就算按银行30%的平均分配利润计算,购买的股票可以在16年左右靠分红回本。
我们来看看截至2020年4月17日主要上市银行股价及市盈率数据:
工商银行的市值最高,达到了18355亿元,光大银行的市值最低,为1895亿元,从市盈率指标来看,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的市盈率最高,分别达到了8.92、7.51,巧合的是这两家银行的零售业务都非常强,民生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市盈率最低,分别只有4.71、4.99,这两家银行的零售业务也恰巧比较弱。
对于银行股票的低市盈率,很多人都在想各种办法来解释,毕竟银行的盈利能力实在太强了,此外还能年年保持利润增长,在A股上市公司中,银行的业绩是独一份的存在,郎咸平曾经在一档节目中直接将我国上市银行的市盈率较低问题直接归咎于市场担忧系统性风险。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说到系统性风险,无疑是说我国经济突然失速,导致银行出现大量坏账,要解释是否因担忧系统性风险的原因促使银行股保持低市盈率的问题,就要对比发达国家的银行股市盈率,我们看看中美主要银行市盈率对比:
从美国的四大行和中国的四大行对比,我们发现美国的四大行市盈率比中国四大行的市盈率高出1倍有余,但是很显然美国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中国,不管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前景,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的发展空间远远高于美国,要论风险承受能力,中国经济也要强于美国,所以说系统性风险的担忧并不是上市银行市盈率低的原因。
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上市银行股市盈率普遍偏低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银行股的盘子太大,中国12家国有银行和全国股份制银行的总市值接近9万元,如此大的市值,很难炒高股价,银行股的市值无疑占据A股各行业的总市值的最大比例,美国的银行股票市值也很高,但是相对于科技股而言市值不算高,类似谷歌、苹果、微软的市值均超过1万亿美元,相对而言,我国上市银行股很难得到充足的资金来刺激股票上涨。
第二、我国百姓资产配置集中在房地产,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家庭的房产价值占总资产的比重超过77%,尽管我国拥有近2亿股票投资者,其中的大部分并不持股,百姓的资产大多被房产挤压,没有太多的闲余资金炒股,缺乏资金的推动,难以推高股价,这也是上证指数近十年涨幅远远落后欧美国家的主要原因。
第三、个人股票投资者占比太高,在我国近2亿股票投资者中,其中99.7%为个人投资者,他们资金量较小,偏向于市值小、波动大的小盘股,不愿意购买银行蓝筹股,这也使得银行股价格难以上涨。
第四、上市银行的利润增速非常低,没有利润增长点,这一点是银行股市盈率普遍较低的核心原因,我国的银行盈利模式很单一,主要集中在存款息差,投资者已经习惯了银行的高利润、低增长,市场对于银行股很难有较大的期盼,以工商银行为例,近五年的净利润增速分别是7.6%、0.5%、3%、5.11%、4.89%,可以看到近五年的净利增速都保持在个位数,甚至很难超过5%,银行利润的稳定既是优点又是缺点,投资者炒股看的是预期,可是对银行股的预期就是年年保持小幅利润增长,不像科技企业,有可能因为突然的技术突破实现疯狂逆袭。
其实,有特色的银行,其股票市盈率还是表现较好的,比如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稳居大型银行市盈率前二名,靠的就是零售银行方面的优势,投资者对银行的普遍看法的零售板块才是未来各银行的主要战场和利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