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笔势篇)23——横竖的复合笔势3
1、拨镫法写十字
一级课程46课,我给各位讲解了拨镫法,拨镫法四个动作,推拖捻拽,写出来就是一个十字形。
如果圈转得小一点,黄色就是横笔的收笔,白色这个就是抬笔向上,最后写一竖。
刚才的"十"字是先横后竖,
如果反过来先竖后横,写法是完全一样的,只是旋转的方向改为逆时针了。拨镫法转圈小一点,看起来就是顿笔收,然后抬笔向上,转过来换面写一横。
这样我们就有了两个十字,写起来恰好相反:
一个是先横后竖,抬笔是顺时针方向,另一个是先竖后横,抬笔向上是反时针方向。左边先横后竖的我称之为正十字,右边先竖后横的我称之为反十字,今后课程中讲起来比较容易区分。
以前我给大家讲过,顺时针两圈等于反时针一圈,如果写正十字运用这个规则,就会变成这样。有些人用铅笔写"十"字的时候,常常就是反时针一圈。
同样道理,反时针两圈等于顺时针一圈,反十字运用这个规则,就会变成这样子。所以无论正十字还是反十字,都有两种。
好,让我们总结一下,"十"字有两种:
一种是先写横笔,后写竖笔,我称为正十字,它可以用顺时针两圈写出来,也可以用逆时针一圈写。另一种是先写竖笔,后写横笔,我们称为反十字,它可以用逆时针两圈写出来,也可以用顺时针一圈写。用两圈写的,其实是包括了顿笔收的动作,比只用一圈的写法好。
你看王羲之这个"地"字,
左边是个"土","土"字是"十"字加一横,"十"字写了一横之后抬笔向上,这是顺时针转的,是一个正十字。"十"字写完后再次抬笔向左写一横。所以"土"字实际上是一个奋笔势,两次抬笔。
这里有两个"十"字,都是王羲之写的。
这两个"十"字都是先横后竖,所以都是正十字。左边这个写完横笔后顿笔收然后抬笔向上写竖笔。右边这个"十"字横笔是挫笔收,一竖尖锋向上,很可能是反时针一个圈写成的。为什么我说"很可能"呢?因为这个十字用顺时针也可以写出来的,各位可以试一下。
在王羲之的作品中,反十字翻手腕抬笔的动作往往不大。王羲之《十七帖》有两个"先"字,
这"先"字可以分为上下两个笔势,上面是竖笔势两开,写了一开后抬笔,再写下一开。这抬笔就是翻手腕,向上转过去的。这两个"先"字第一开写完没有收笔动作,只是反时针翻手转上去,王羲之把这两个圈写得非常小。如果改为顺时针两圈,如一开始的"十七"两个字,那转圈就大得多了。
2、什么是横爻势?
介绍一个新笔势,横爻势。什么是"爻"呢?古人迷信,经常要算命,大家都听说过八卦。"爻"是指八卦的两个基本因素,一横代表阳,两个短横代表阴。阴阳交叉重迭,就成为卦。
三个爻重迭,有八个可能,这就是八卦。
八卦再次交叉重迭,可以得到六十四卦。这时候的卦就有六层了称之为六爻。《说文解字》说:爻,"交也",就是阴阳交错的意思。但是请注意,八卦只是记录占卜的结果。实际占卜怎么做呢?古人说"筮者揲蓍取卦",算命的人称之为筮者,所用的工具是蓍草。筮者手中拿一把蓍草,以四根为单位一次次分开,等于是蓍草总数除以四,最后余数那几根夹入手指缝中,根据数目决定阴阳,这称之为一变,多变以后就可以完成六爻,具体方法大家可以自己去查。甲骨文、金文都有这个"爻"字,应该来之于蓍草取卦。
书法和算命没有关系,笔势中所谓横爻势,只是指两个交叉,很像横放的一个"爻"字。
我们看到,原来的"爻"字是撇和捺的交叉,横过来就是两个十字形,变成了横和竖的交叉。
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说:"横爻之法,两画两竖……其法,先左竖,次左画,三右画,四右竖。发笔失次,必致零乱。"戈守智所说的,是横爻势的常见写法,先是写左边的竖,然后写左边的横,第三是写右边的横,然后写右边的竖。
最后一笔以竖笔收,方便接下来写下面的部分。但他的说法还比较繁,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左边用反十字,右边用正十字,这样就比较简单。这左右两个十字一正一反,看起来好像是分开的,但两个横笔气脉相连,写起来顺手就连过去了。
3、横爻势的用途
那么,横爻势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呢?
3.1用于草字头
横爻势普遍用来写草字头,也称草盖头、草花头等等。草字头就是两个十字正好用横爻势来写。
《阴符经》中有不少例子,如这个:"莫"字,
草字头就用了横爻势,写法和戈守智讲的一样。
《阴符经》"藏"字,
上面也是横爻势。但戈守智的写法,只是横爻势的写法之一,其他书法家未必如此,你写两个正十字也是横爻势。
如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兰"字草字头,
但王羲之是否用了正反十字,不容易判断。后人赵孟俯、俞和临本,是用正反两个十字来写的。
然而你看《兰亭序》中的"万"字,
头上横爻势的形状和"兰"字一样,却是两个正十字,横竖横竖两次,所以"兰"字也很可能是这样的。注意王羲之写这个横爻势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左边十字的横笔比较短,箭头所指的地方不出头,后来学王羲之的人,也往往如此。
好像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横爻势左边横笔也是不出头的,这就是所谓《兰亭》笔法。
横爻势不等于草字头,它可用于其他地方,如一个字的中间,只要有两个并排的十字,就可以用横爻势。
3.2用于字中
王羲之《兰亭序》的"毕"字,
这个"毕"字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中间两个小十字从牵丝看,应该是左边正十字,右边反十字。这算不算横爻势?当然是,横爻势就是横竖两笔交叉成两个十字。第二这个"毕"字跟印刷体相比,少了一横,书法是取笔势,写出来称为帖体,跟印刷体不同是常见的。所以横爻势有各种化势,看起来似乎差不多,但你仔细看看,其实是不同的。
第一个王羲之的"垂"字,中间有两个十字,两横打通,然后写竖竖。第二个智永,两个十字都是正十字。第三是褚遂良,他的写法也就是第一个王羲之的写法。这些都可以认为是横爻势的化势。
3.3用于类似草字头
有些字本来不是草字头,如"万"字,
什么是"万"呢?原来就是一种长尾巴蝎子,古代称之为虿,这动物有毒,《魏志·华佗传》说:"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佗令温汤渍其中。"彭城夫人夜间上厕所给蝎子蜇了手,华陀温汤来医治。甲骨文"虿"是这样写的,后来小篆变成这样,"万"字原来下面还多一个"虫",表明是虫之属。后来去掉"虫"字,假借为千千万万的"万"。所以"万"字跟草字头没有关系,头上是蝎子的两个螯。
以前有些人写"万"字,头上经常不写两个十字,左右均不交叉,以示和草字头有别。但在书法作品中用横爻势,和草字头没什么区别。
《阴符经》中"万"字很多,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横竖不交叉的,写法往往是先写两竖,然后写左右两横,而左边这一横经常是用一个两向点。另一类直接用了横爻势,正反十字。我想是"万"字太多所以求变化,临帖的时候要注意一下。现在有些字典把"万"字归入草部,其实以前是禸部,禸部都和虫有关。
类似的例子还有"观"字,
"观"字左边是"雚","雚"历来认为是一种小型水鸟,它头上是"卝",这也不是草字头,通常写起来是竖竖,就是竖笔势,然后左右加上羊角势。
请看王羲之《兰亭序》中的"观"字,
很明显是先写了两竖,然后左右各加一点,这就是竖笔势加羊角势。
《阴符经》正文第一个字,就是"观",
起笔写这个"卝",写法应该和王羲之一样。
晋唐人写"卝",很注意这是不是草字头,所以写起来跟横爻势两个十字有区别的。
到宋元以后,"卝"字的写法就宽松多了,慢慢就直接运用横爻势了。
这里提醒临智永《千字文》的各位注意,这本帖中的"劝"、"欢"等字,
"卝"的写法是用了竖笔势和羊角势,不是横爻势。
有没有例外呢?有,如"旧"字上面是写横爻势。
读帖时候请注意这两种取势的不同。其他用横爻势的地方,如"蒙",上面也写了横爻势。
柳公权《玄秘塔碑》用横爻势写"梦"字的上面,这上面不是草字头。
4、草字头共有几种写法
好了,最后讲一讲草字头共有几种写法。
4.1横爻势:先反十字,后正十字。
第一种,刚才讲过,用横爻势:先反十字后正十字左右相反。
4.2 横爻化势
第二种,横爻化势,两横打通,写法是先左竖,然后一横拉长,写完横后抬笔向上写右面的一竖。
文征明《游虎丘诗》"茗"字,草字头就是这样写的。不是草字头也可以用。
4.3横爻势:两个正十字
第三种,两个正十字,横竖横竖两次。这也是横爻势,和戈守智写法不同而已。
4.4横爻势:两个反十字
第四种,横爻势,两个反十字。竖横竖横,如米芾《蜀素帖》的"叶"字。
4.5竖笔势两开抬笔
第五种:以前讲过,用竖笔势两开抬笔,写一个"上"字形,就可以当作草字头用。
这个也是,只不过"上"字有些变形。
4.6奋笔势抬笔
第六种,奋笔势两开抬笔。先写横,然后竖竖。如文征明《游虎丘诗》。
4.7奋笔势抬笔
第七种,也是奋笔势两开,先写一长横,抬笔向上写一短横,然后一折向下。在行草书中最为常见,如孙过庭《书谱》"芳""花"两字。
4.8布棋 正十字
第八种,左边的十字改成两点,通常姿态一样,都是向右,布棋就可以。右边的十字,横笔也可以用点,或用一小横。这是张即之写的"落"字。书法讲究变化,取势有很大学问,草字头有没有第九种?各位读帖时可以注意。
本节要点:
· 正反十字。
· 横爻势及其用法。
· 草字头的各种写法。
复习思考:
· "茉莉花茶叶庄"六个字都有草字头,如果请你来写牌匾,这些草字头怎样安排才好看?
· 王羲之《丧乱帖》这个"先"字,箭头所指处抬笔,请你判断这是顺时针两圈还是反时针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