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之奈何(刘邦面对困境曰“为之奈何”)
刘邦,从一个沛县小小的亭长开始了精彩的人生。
年轻时候的他,甚至是壮年时候的他,都是乡里的混混,整日无所事事,到处骗吃骗喝。这样的人想必在现在,都会被人们判定为一辈子都将是没有出息的人吧?
然而刘邦这种地痞小子,竟然在楚霸王分封天下之后,从蜀地出发,打败了兵多将广,被称之为战神的项羽,为何?
楚汉之争的故事确实十分精彩,许多人们都为项羽的失败感到惋惜,包括宋朝有名的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都写诗叹息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无论从哪个地方看到史书记载,高祖刘邦都是许许多多的缺点,却难以寻得一丝优点。然而细一分析,就会发现,这些表面看上去是缺点的特质,却助成了他的大业。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贵族出生的帝王——汉高祖刘邦,在他身上实在隐藏了太多的成功学。
想必每一位同学们都记得高中时学的一篇《史记》中的《鸿门宴》。其中当张良告诉刘邦,项羽可能会要攻打他时,他表现出了惊慌,说出:“为之奈何?”
我读到此处,第一反应是,汉高祖刘邦也太窝囊了,面对困难一点主见也没有,行军打仗,乱世起义,相互攻打本来是最常见的事,刘邦却表现地那么窝囊,不知凭什么能当得“沛公”,也不知靠什么夺取得天下?
后来才渐渐明白,高祖的“为之奈何”才是帝王的权衡之术啊。
首先,刘邦不是傻子,当项羽真要攻打他时,他不可能一点想法也没有。也许他想着可以和项羽正面交锋,也许他也想过逃跑,当然也可能想过投降。但无论怎样,刘邦的脑子里必然会闪过一些对策。
他身为集团老大,不管自己的对策是上等还是下等,他都可以表达出来,说给自己的下属听。但他并没有随即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抛出一句显得懦弱的“为之奈何”。
这是为何,因为刘邦知道,自己的想法也许不是最好的,而自己是老大,自己把想法说出来后,下属们就算觉得不对,也不敢直接说老大的不对,最终的结果可能是阳奉阴违。
当然也有可能,有敢于直言者说出老板对策的不当之处,但那自然也会损失老大的威严,甚至有可能闹得君臣之间的不愉快。
故刘邦就算自己有想法,也不能先说,得先让下属们表达观点。一方面可以听到最好的对策,一方面可以查看下属的才能,再一方面也可以维护自己的尊严。
身为帝王或领导,应该寡言沉默,尽收下属之才能,方可驭人于手掌之中。
张良是他的谋臣,出谋划策是张良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张良在刘邦集团中存在的意义。刘邦对张良说“为之奈何”,自然是希望张良出主意。而张良在给大王出主意的过程中,自然也体验到了自我的价值,让其感觉自己在这个集团的重要性。
人都是这样,需要得到别人或者社会的认可。这个很容易理解,假如一份工作是让你天天被人骂,你什么也不用做,只需要被人骂就可以了,这份的一份工作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也不会接受。因为这份工作让人体验不到价值,这份工作让人失去尊严。
当一个人能在工作中感受到价值时,那他的工作热情也会被大程度的激发,从而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
因此,刘邦这句“为之奈何”也是高超驭人之术的表现。似想一下,假如刘邦首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问张良:“卿,觉得如何?”那张良怎么回答?张良说大王说得好吗?那岂不是昧着良心,那还如何取得霸业,夺取天下?那张良说大王说得不好吗?那就是不给大王面子呀,那自己还怎么在这里混?就算大王虚心接受,那君臣之间就没有隔阂吗?所以,,刘邦的“为之奈何”看似毫无才能谋略,实则是大智若愚的表现啊。
身为帝王或领导,应该让下属找到自己的价值,当他找到工作的意义后,才能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为你解决各种苦难。
不仅如此,刘邦的“为之奈何”可以让张良心变得踏实,毕竟在那个时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作为臣子的,稍有不慎惹君王不高兴了,就会带来杀生之获,也因此才有了“伴君如伴虎”这样的俗语。
但谁又真心甘愿地为君王去死呢?至少也要死得其所,死得重于泰山吧,比如保家卫国,征战疆场,青史留名吧?但若被君王赐死,多半会被冠以某种罪名,最后死得糊里糊涂。
因此,跟着一个不残暴,不昏庸,不乱杀臣民的君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那臣子如何来判定自己的主公是否属于这样的君王,那只有从君王的一言一行中去摸索了。
聪明的人都是心照不宣,刘邦是聪明之人,张良也是聪明之人。刘邦也是想让张良放心,让其知道自己是一个不残暴、不昏庸的君王,故他的一句“为之奈何”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因为这话可以显得自己并没有多深的城府,自己作为君王,自己的一切能力都呈现给了臣子。你看,我多么需要你们的帮助呀,我也没有其它的胡乱想法,只要你们帮我解决问题,我自然也是不会亏待大家的。刘邦的一句“为之奈何”可以获得臣子的信任,打消臣子的顾忌,必然就会迎来臣子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