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克萨哈(苏克萨哈惨遭亲家鳌拜杀害)
向敬之
1
顺治十八年正月,世祖在驾崩前,指令皇三子玄烨即皇帝位,安排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为辅臣。
按世祖安排的顺序,苏克萨哈是二号辅政。
四大辅臣在大行皇帝的灵前,盟誓辅政幼主,不结党营私。但他们之间的旗系纷争,早在顺治即位之初,就已形成。
四辅臣是曾经追随太宗打天下的悍将。索尼、遏必隆与鳌拜隶属太宗亲率的两黄旗,而苏克萨哈属于正白旗旗主亲王多尔衮的部下。
太宗驾崩后,两黄旗大臣誓死捍卫皇子承继大统,而多尔衮更是与皇长子豪格争持不下,最后妥协推出了六岁童福临成为顺治帝。
《孝庄秘史》顺治帝与多尔衮争权
虽然定了皇帝,但两黄旗还是屡遭擅权独专的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的打压。
苏克萨哈原为多尔衮打压两黄旗的干将,被封为议政大臣,但待主子一死,马上跳出揭发多尔衮移驻永平图谋叛逆,并私制擅用不少僭制的御用物品:多尔衮生前准备了八补黄袍、大东珠、素珠、黑狐褂,有大逆之罪。
这,为曾被多尔衮当做傀儡的顺治帝和被多尔衮排挤出局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以及屡遭多尔衮议罪论死的两黄旗大臣,对已被追尊为成宗义皇帝、祔享太庙的多尔衮进行清算,找到了借口。
业已亲政的顺治对多尔衮展开清算,夺回一切恩典封号,籍没家产,平毁墓葬,给予了最无情的秋后算账。就连入继其后的嗣睿亲王多尔博,也被革爵遣还原宗,意在让多尔衮的绝后。多尔衮生前所率的正白旗,由顺治帝自将,成为了上三旗之一。
苏克萨哈投效顺治帝,作为正白旗大臣,成为了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最后成为顾命辅政之一。
2
顺治帝临终安排,是想用正白旗大臣苏克萨哈强制两黄旗三辅臣。
这样,既保证两黄旗处在上风,又纳入正白旗力量作为一份制约力量。
早在顺治帝亲政之后,为了推行多尔衮摄政期间制定的大政方略,改善满汉关系,缓和满汉矛盾,就与孝庄太后及两黄旗大臣为首的保守势力发生了严重的冲突。顺治在积极任用汉官进入内三院任大学士外,还有意识地拉拢正白旗势力。
《康熙王朝》中的苏克萨哈和索尼
出卖多尔衮的苏克萨哈,就是顺治帝过分倚重的对象。尤其是顺治帝晏驾前,指定了四辅臣,却只命苏克萨哈独送御讳,这就是彰显他在皇帝心中最为贵重的分量。
被顺治帝宠冠后宫的董鄂妃,为正白旗内大臣鄂硕之女。顺治宠爱董鄂妃,既有情爱的成分,也有示好的因素。尤其在其生下皇四子,宣称第一子,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就是立储的征兆,让正白旗看到了被皇帝崇隆的态度。
顺治帝临死不改初衷,以别有用心的排序,更加激化了两黄旗与正白旗之间的矛盾。
3
索尼虽只是伯爵,但以四朝老臣居首,名正言顺。他对苏克萨哈出卖故主多尔衮而邀宠顺治帝的行为,是颇为不齿的。
遏必隆、鳌拜都是公爵,苏克萨哈为子爵,爵位有明显的等级之差,且遏必隆、鳌拜为内大臣要先于苏克萨哈,鳌拜的战功也远在苏克萨哈之上。
苏克萨哈被排在遏必隆、鳌拜前,仅次于首辅索尼,唯一可凭的是他额驸之子的身份。恃功骄纵的鳌拜排在末位,不甘屈居其下,自然会不时攻击苏克萨哈和正白旗。
此时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康熙选妃,索尼的孙女,遏必隆、鳌拜皆有女儿,都在选送之列。不料孝庄太皇太后为康熙定了索尼孙女为皇后,遏必隆女儿为妃,却听任少年天子将鳌拜的女儿指婚给苏克萨哈的儿子。
《康熙王朝》鳌拜威逼康熙
鳌拜也想成为皇帝的岳父,却成为了政敌的亲家。这,在鳌拜看来是奇耻大辱。
康熙五年,鳌拜借强制将原属正白旗的蓟州、遵化、迁安正白旗诸屯庄圈地划归镶黄旗的冲突事件,绞杀了与苏克萨哈有联系的满洲正白旗大臣、内国史院大学士兼管户部尚书事苏纳海,以及秉持公正的兵部尚书兼直隶总督朱昌祚和保定巡抚兼工部尚书王登联。
孝庄不做声,索尼与遏必隆壁上观,苏克萨哈不表态,更加纵容了鳌拜的疯狂。
索尼病逝,鳌拜为了继续辅政体制、独揽大权,于第二年进一步将苏克萨哈拟罪二十四款,将其及其长子凌迟处死,将其余六子和孙一人、兄弟两个及部分族人都统问斩,或绞杀。
康熙反对鳌拜擅杀苏克萨哈,但鳌拜称苏克萨哈反对康熙亲政,在天子面前,竟攘臂向前,强制康熙下旨。
耐人寻味的是,《清史稿·苏克萨哈传》记载:“八年,鳌拜败,诏以苏克萨哈虽有罪,不至诛灭子孙,此皆鳌拜挟仇所致,命复官及世爵,以其幼子苏常寿袭”。大权在握的康熙帝虽然给苏克萨哈犯了案,但还是强调苏克萨哈是“有罪”的!
无疑,康熙帝对苏克萨哈也是很不满的。近二十年过去,康熙帝组织心腹扳倒明珠时,还在说:“若等势重于四辅臣乎?我欲去之,则竟去之”(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十四“本朝时事”)这“四辅臣”,不单指鳌拜,而且包括苏克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