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威农少女(亚维农少女的前世今生)
对于立体主义而言,在当时法国的时代背景下,是不可能被人们所接受的,对于在艺术前沿的前辈野兽派马蒂斯而言,也是很难接受的。
毕加索自画像
1907年毕加索好友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拜访毕加索工作室,当毕加索自豪地拿出《亚维农少女》时,那种惊呆的表情估计毕加索这一辈子都忘不了。他无法理解毕加索为什么放弃非洲土著文化的象征性绘画。为什么自毁前程。在诗人眼里毕加索就是个血腥的解剖师,没有任何美感可言。在画中毕加索大大缩短的背景的透视,人物在一个幽闭的空间,背景推着人物向前推进,女人们挑衅般跳出画布,就像3d电影一样。这可能就是立体派的“立体”的真实含义吧。并且在这个荒诞不经的组合中,最左边的女人画成了古埃及雕像,走右边的的画成了非洲土著面具,中间两个则像极了日本的卡通漫画。画面中五个女人的面部是从多维度视觉的合成物,扭曲的面部其实就是塞尚“两个视角”的延伸。毕加索人物《亚维农少女》是万象更新的开始,他彻底擦去了之前的象征主义手法,向新的艺术成果迈进。
亚维农少女 1907
在当时谁也没想到一幅《亚维农少女》会成为革命性的绘画,毕加索在这幅画中倾注的大量的心血,在1906年他的竞争对手马蒂斯创作出《生之欢乐》后,毕加索的忧虑变成了恐惧,就在巨大的压力下,《亚维农少女》诞生了。这幅画没有什么纵深感,也不立体,相反五个女人就像卡通人物一样都是用不同的几何形体拼凑的,她们的身体用棕,蓝。粉色粗略地画出,躯干被简化成若干三角形和菱形,几乎没有细节:一对乳房,一个鼻子,一张嘴。都是用各种几何形体概括的,这不得不令人想到了塞尚。这个手法和塞尚的《圣威克多山》很像。
圣威克多山
为了和马蒂斯竞争,毕加索沿着塞尚的路上越走越远。同时在历代绘画作品和非洲图腾文化中寻找灵感。毕加索的话——糟糕的艺术家复制品。好的艺术家窃取灵感。这种创造艺术的手法,我们今天称之为后现代艺术。如果说亚维农少女的灵感,得追述到格列柯的《揭开第五印》这幅作品源自启示录里的一则圣经故事,讲的是殉道者得到了救赎,画中身材高大的施洗者的衣服像极了亚维农少女的背景色调。画中赤裸身体的三位女神,被毕加索直接画在了画布中央。揭开第五印里阴暗恐怖的天空,那种紧张的氛围也被毕加索带到了画布里。
揭开第五印
一百多年来,很多后人前仆后继绞尽脑汁来寻找和《亚维农少女》相似的画作。来确定毕加索的灵感源于哪位大师。但是在当时诗人阿波利奈尔根本不会想到这些,在他毫无准备之下,只能感到惊奇,但不可接受。就在当时法国先锋派艺术家认为《亚维农少女》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作品时。一年后毕加索开启了立体主义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