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任程伟(任程伟的邓稼先!)
《冰糖》,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个单元会取名“冰糖”,难道我们中国的原子弹和“冰糖”有什么关系吗?
五十二
一九六三年,由邓稼先等同志领导的原子弹设计方案初步完成。应党中央指示,在华北某秘密试验基地进行模拟轰炸试验。
这个“五十二”就是关系到原子弹成功与否的关键数值。
苏联专家给出的数据是一百一,可邓稼先他们算出来的数据总是五十二。就像是一个魔咒一样,一直绕在五十二这个数值里面出不来。连着算了八回,每次都是同样的结果——离苏联专家给出的一百一相差甚远!
数值对不上,原子弹就成了哑炮,研究就是失败的。这个数字,成了困扰大家的一个大难题,也成了令研究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关卡!
中国的六二年
或许在很多现代年轻人的眼里,六二年不过是一个年份,是一个数字。但在经历过的人而言,那就是饥荒,吃饭成了大家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
以上数据,引用自百度百科。
粮食的减产,让所有人的温饱成为最现实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最困难的时候,只有水捞饭
日本的高级吃法,酱油拌饭成了邓稼先给大家唯一的调剂和
美国人虎视眈眈,苏联人又不讲义气,苏联专家并没有给出真正造原子弹的技术,难题仍旧是我们的难题。面对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大家的情绪都在崩溃边缘,一触即发的争吵,成为大家的宣泄。
一块冰糖,成了缓解大家由于吃不饱饭加上连续加班工作造成的低血糖。原子弹并不是冰糖造的,但原子弹是靠着这些偶尔需要依靠冰糖来缓解身体压力的专家们造的。
一封家书,一块冰糖,一个信念
邓稼先的心里,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让他在面临什么困难的时候都可以顽强地坚持下来。这就是“我们一定能造出我们自己的原子弹!”
难得的一封家书,和妻子儿女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末尾却还是会提出让人觉得有些“过分”的要求——冰糖没了。
导演给了刘芸一个镜头,眼神里的无奈和无助,意味着她懂丈夫的信仰和坚持,但家里的实际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那个年代里,所有的东西并不是想买就能买,需要“票”。买粮需要粮票,买肉需要肉票,买糖自然也需要糖票。
妻子的支持,就是四处借糖票满足丈夫的需求,她懂他!
孩子看到妈妈拿回来的冰糖,眼睛里闪出了光,那个年代对吃的渴望是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的。那么多的冰糖,妈妈只舍得给孩子吃仅仅指甲片那么大的小小一块糖。因为丈夫比他们更需要这些冰糖!
把冰糖埋进土里,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冰糖!孩子的愿望单纯而美好,他们只是想吃一块冰糖,仅此而已。但是他们不知道,冰糖并不是从土里长出来。
这样仔仔细细擦洗着的,不是一块宝石,而仅仅是块冰糖。但这块冰糖却是大家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看到这里,那些挑食、浪费粮食的人,会不会觉得脸红?看看我们的先辈是如何为我们建设新中国,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拼搏奋斗的?
这一段演员们的演技精湛到无可挑剔,小演员的真实质朴,刘芸的克制痛心,全都在无声的情绪里带了出来。那些落在孩子身上的巴掌,又何尝不是落在母亲心里的痛?她自然是心疼自己的孩子的,可她更懂丈夫的坚持和信仰!
在绝望里寻找希望,点燃新中国的生命之光,照亮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谢先辈们的努力,也感谢先辈们身后家人们的支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最甜的“冰糖”!
另外一个令人很心疼的小细节:妈妈削好的苹果,姐姐和弟弟一人一半,苹果皮全部归妈妈。相信70、80后都经历过这样的生活,妈妈吃水果皮,孩子们吃水果。
第九次演算
难看是难看,但是进球了呀!
一次偶然的投篮,让邓稼先顿悟——苏联专家给出的数值也许是错的。
苏联人不希望我们搞核实验,所以给出一个错误的数值。虽然我们的计算方法简陋了一点,但不代表我们就是错的呀!
一次偶然,破解了邓稼先和同志们的疑惑,大家决定重新演算。
古老又传统的算盘、黑板和稿纸演算,确实很简陋,但是信念很坚定,信仰很伟大!这就是中国力量,是我们的信仰之光!
写在结尾——专程送来的冰糖
最后的这一包冰糖再次扣紧主题《冰糖》,用糖来传递爱,用糖来传递信仰。即使环境如此恶劣,他们仍然会把爱和希望留给最重要的人,让他们把点点星光汇聚成海。最终成为闪耀世界的中国之光!
希望大家都能记住,我们的先辈是如何突破重重的困难与阻隔,用他们的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为我们撑起这样一片安静从容的岁月的。
理想照耀中国,希望我们也能得到如此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