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提问,我首先想到启功先生,启功先生不但是大师级书画家,还是出名的幽默大师。他在66岁那年自撰墓志铭,低调、洒脱、风趣、幽默,让人拍案叫绝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
中学生,付教授,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并不寿,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起臭。
启功先生是雍正皇帝胤禛九世孙,曾祖父和祖父都是进土,可谓是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拜在名师陈垣门下,国学功底深厚。曾任中央文史馆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等职。他的书法,更是名噪一时,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公厕,到处是他的题字。
启功先生无儿无女,和妻子相依为命,妻子去世后,他独身一人过了几十年,一生经历坎坷无数,可是他乐观豁达,脸上笑咪咪的,说出话来让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有一次,一个好友问他身体如何,他笑咪咪地说:鸟乎了。朋友问他何为鸟乎了?他解释说:差一点,就乌乎了。朋友听罢大笑。
有一次,他给别人题字,不小心把印章印倒了。别人惋惜,又不好请他重写,就连声说:没事、没事。他笑而不答,拿起笔,在钤印旁加上一行小字:小印颠倒,表示对主人倾倒之意也。众人看后,无不拍掌称妙。
墓志铭,是一种古文体,一般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记述死者世系、姓名、爵位以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称为“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这一些,启功先生是心知肚明的,他却反其道而行,用自嘲、幽默的打油诗概括自己的一生,不但给人虚怀若谷之感,而且彰显其人格魅力,让人肃然起敬。
他奋斗过,选择过,常常在生死之间选择;他无私奉献,为民族的崛起而呕心沥血。他就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
朋友,这里长眠的是中华民族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共产党的理想党员。他是两弹元勋功勋奖章获得者。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他是个大写的人。
扩展资料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你好,邓稼先的墓志铭应该这样写: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他的祖国中国的强盛,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
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他是最具有农民朴实气质的科学家。
邓稼先敏锐的眼光使中国的核武器发展继续快步推进了十年,终于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达到了实验室模拟水平。
1、“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这句话在本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开启下文。
2、“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极端。”
这句话的前半句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接着后半句用“可是”一转,运用对比的手法和表递进关系的句子,概括指出了他们在性格和为人上的截然不同,为下文写奥本海默的锋芒毕露、不尊重人及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忠厚朴实、品行纯正张本。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句,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4、“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炼,蕴含丰富。
5、“──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自己走过的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这一段话紧承上段“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而来,作者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对邓稼先进行高度的评价。邓稼先把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彷徨,没有矛盾过,“稼先还会选择这条路的──如果人生有轮回。”(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写给杨振宁的信中的话),多么执著的追求精神!至死不渝,无怨无悔,他执著追求、竭力奋斗的一生将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永不磨灭,这样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