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写了 2022年国考公务员申论考纲分析 副省级申论的复习难点与重点 提出 「副省级核心难点在于全面把握资料,综合分析材料」,因此对同学们而言,要侧重资料的内在逻辑关系。
这意味着如果你断章取义地理解资料,特别是只掌握关键词答题技术是不够的。出题人只要打乱资料顺序,你就蒙了,更别说用事例代替关键词的难点了。
今天我结合考纲说说 地市级申论的复习难点与重点
本文重点
- 地市级核心难点在于资料的深度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
- 区别于副省级的广度,地市级强调深度
- 资料中事例论证的准确理解是重点和难点
地市级核心难点在于资料的深度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
注意,考纲的表述非常明确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出题人没有如副省级一般要求「全面综合」,也就意味着你不用从一套题的高度去理解资料。
比较典型的就是2021年国考公务员地市级申论 写作题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对治理效能的启示
(五)“给定资料1”中说“物无妄然,必由其理”,这句话对提升治理效能有深刻的启示。请你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以“‘治’慧”为题,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对比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 写作题 改革成功要靠理想指引理性决策务实肯干
(五)给定资料1中说“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给定资料2中说“我们的改革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请深入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地市级写作题就没有采用跨材料的综合分析,全面理解。
但同时出题人要求「解释」,这就意味着你要能看出资料中观点,事实背后的深意。
比如,「物无妄然,必由其理」强调的是什么,区别于副省级的“「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地市级的逻辑理解难度要更深。
再比如 2021年国考公务员地市级申论真题解析 概括题 概括“村寨银行”项目带来的变化
(一)“给定资料1”中,风林村在实施“村寨银行”项目后,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你谈谈概括风林村有了哪些变化成绩。(1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资料的事例论证难度明显要比2021年副省级的 概括归纳题 概括“局区合一”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 复杂
特别是,出题人完全是通过事例来表现要点,甚至要点是有意地被打乱掺杂在一起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
区别于副省级的广度,地市级强调深度
在我看来,这种出题的差异导致地市级的难度其实比副省级大。
对于考生而言,如果你学得好的话,地市级因为难度大,区分度高,反而更有上位的可能性。
再比如 2021年国考公务员地市级申论真题解析 概括题+对策题 梳理Z市人行道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四)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对Z市人行道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概括归纳],并提出解决建议[解决措施]。(20分)
要求:(1)问题梳理全面、准确;(2)所提建议与问题相对应,具体明确、切实可行;(3)不超过450字。
出题人从「设计缺陷」,「占道施工」,「管理秩序」三个维度用大量的事例分别谈了人行道存在的三个具体且独立的问题。
你不仅要能看懂每个事例,而且要能看懂或者说「解释」出三个核心问题,而不是被具体事例所困扰。
比如,管理秩序资料中有的
问题不是电动车太快,而是,「管理秩序」问题。
如果你理解成电动车太快,对策就会极其荒谬,比如,让电动车慢下来。那我们还买电动车干什么呢?禁止电动车就完事了,而且汽车也该禁止。
但,我真的见过这么写对策的。所以,对于地市级考生而言,
资料中事例论证的准确理解是重点和难点
用事例来阐述观点,论证事情的理解难度远在关键词之上,也不是用关键词能处理的,而且大量的事例论证非常消耗时间。
特别是,如果你只见事例,不见根本,出题人会直接把你绕晕。
所以结合批改班同学的问题,大家要注意理解事例,理解为论证观点而存在的事例,理解事例论证观点的逻辑。
难点在细节,希望大家精准突破。
后续我会帮助大家分析一下,地市级和行政执法级的依法行政要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柳夫子讲道理,申论难点我帮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