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成语,寓意着忍辱负重,发愤图强,一雪前耻。那么,主人翁越王勾践是卧的什么“薪”?尝的什么“胆”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薪”和“胆”。
在《汉书?隐帝纪》、《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都记载了“卧薪尝胆”这个故事。
首先说“卧薪”,这个“卧”,并非坐卧、卧床的卧。《吴越春秋》的原文是“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zì)之以水,”,按古文“目卧”与“足寒”应该相对应,所以,“目卧”就是指中医《金匮要略》里所形容的眼脸浮肿,下睑有如卧蚕,这多见于肾脏病,或者肝病患者。
再说这个“薪”,不是指的“柴木”,卧薪被认为是睡在柴木上,不舒服的床褥让自己寝不安席。不是这个意思。这里的“薪”指的是一种叫“蓼”的草,它晒干了,曰之“薪”。
这种“蓼薪”,《礼记》载:烹鸡、豚、鱼、鳖,皆实蓼于其腹中,而和羹脍亦须切蓼也。就是说:古人作荤腥菜时,用“蓼”作调味品,相当于我们现代人的药材一样。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古人种蓼为蔬,收子入药。辛,温,无毒。有明目温中,耐风寒,主治面目浮肿痈疡。
《圣惠方》中,将“蓼”用于治疗肝虚转筋吐泻之症。
现在我们才明白,原来“目卧则攻之以蓼”,目卧与足寒对应地也是一种病的症状,目卧用“蓼”进行治疗。
再来说“尝胆”,现代词汇尝的解释,是尝试、辨别滋味。尝胆就是用舌来舔舐胆。其实,不对!尝,在古语中,是食,就是吃的意思。如果看《隋书·越王侗传》:"朕所以刻骨崩心,饮胆尝血。"就能更好理解了。
那么,“胆”字,就是我们今天这个话题的核心概念了——到底是什么胆,需要“尝”?
我认为是“熊胆”!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熊胆,苦入心,能凉心平肝。
唐代苏敬(苏恭)编纂的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官颁国家药典《新修本草》中,也有“熊胆”的记载:
胆,味苦,寒,无毒。治疗心痛,疰忤(zhù wǔ)。
越王勾践在吴国时,遭受身心摧残,肝肾功能将近衰竭,加之,归国后又励精图治,日夜焦思。所以,对照越王勾践“苦身焦思”“愁心苦志”的症候,可以说,尝胆指的是饮熊胆汁。
最后一个问题为何是“熊胆”,而非其他动物的胆?
第一,熊胆作为上品,古代医界向有“一两熊胆一两金”的说法,这才符合勾践君主的身份;虽然说比较容易得到猪胆之类,也有类似的医用功能,但不符合古代礼法。
第二,因为熊胆有凉心平肝之功效,主治惊痫、疰忤,而这些正是此时勾践“焦思”“愁心”的临床表现。
第三,中医言“肝主目”,一个焦虑忧愁之人,肯定肝脏功能不好,所谓“郁伤肝”,连带着也“伤目”。所以越王用“蓼”草治疗眼疾,用熊胆平息肝郁,是符合医理的。
当然,出于当时的政治宣传意图,衍生出了越王励精图治的正面形象,乃至于后人又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寓意,都是很有积极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