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讲,我们讲了大唐诗魔白居易的一生和他的文人词。白居易是唐朝最早按照音乐的曲调填词
的文人之一,他与好兄弟刘禹锡,开创了中唐文人填词的先河。
白居易被称为“诗魔”,前半生是不平则鸣金刚怒目,专业向皇帝提意见;后半生是云卷风舒,以“中隐”的方式,隐居于洛阳,日子过得相当诗意。白居易本想做“诗仙”的,但前面有李白这个谪仙人把诗仙的名号占了,白居易最后也只能做了“诗魔”。白居易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本想“达则兼济天下”,作出一番“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的大事业,但中唐在牛李党争、宦官专政、藩镇割据三大因素交织之下,大唐盛世不再,时代衰亡趋势明显,知识分子头顶上的天花板越压越低,大部分知识分子报国无门,理想幻灭,所以,白居易干脆就“穷则独善其身”,琴棋书画诗酒花,在洛阳过一种填词饮茶品花,没事就唱唱小曲,填几首小词的闲逸生活,倒也成就了他中唐文人词大家的地位。
恰如大部分文人一样,我们的人生很少能够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走下去,若人生都可如愿,这个世界哪有什么悲欢离合?人生最关键是你做选择的能力,当你前方无路可走之时,你将作何选择?是学杨朱见歧路而落泪?还是学阮籍在无路时痛哭而返?将本就不大晴朗的人生过得彤云密布?还是学王维“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无路可走之时,换一种活法,感受人生别样的云淡风轻呢?
在大唐的才子之中,白居易算是过得风轻云淡的,而大唐的另外一个才子温庭筠,却活得凄风苦雨,在政坛上跌跌撞撞,在舆论场上饱受批评甚至中伤,最终潦倒而死,将本可辉煌的一生,活成了悲剧。
温庭筠是一个艺术全才,在诗、词、小说传奇方面都留下著作,他甚至还编过词典这样的工具书。但温庭筠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性格,在仕途失败之时,破罐子破摔,终日在歌女中间浅吟低唱的行为,在唐朝比较开明的社会氛围中不容于世,被人认为是唐朝文人无行的代表。不仅影响了温庭筠个人的仕途发展,甚至还影响了他的后代,以至于他的儿子在科举考试中也受到政审的影响,虽然最终弟弟和自己的儿子高中进士,但自己始终无缘进士。
温庭筠是政坛不香文坛香,墙内开花墙外香。仕途无望,那就打入红粉阵中,在与歌女们歌之咏之舞之蹈之之余,为歌女们谱曲填词,在诗坛之外,开辟了词这一新的战场,他成了唐朝职业填词的第一人,竟然让自己成为“花间派”的鼻祖,温庭筠的那些写离情别绪,写美丽女子容貌和情感的词,充满了绮丽柔媚富丽堂皇的味道,而后世词人多是按照温庭筠提供的路径写词,乃至决定了诗庄词媚、绮丽柔媚的风格走向,成为词史上的大宗师。
温庭筠出生在山西太原的世家大族,不过那早已经是过去的辉煌了。温姓是初唐声名显赫的世家贵族,先祖温彦博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做过宰相。盛唐的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到了晚唐已然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与时代的衰落同步,温氏家族也逐渐没落,此时的温氏家族也已经处于破败的边缘,而温庭筠这一脉显得尤其冷落。
温庭筠曾经说他的家族,是“地深新事少,官散故交疏。道直更无侣,家贫唯有书”。一个世家高族竟然是故交零落,也只剩下大批的藏书了。大凡是从贵族滑落到寒门的子弟,大都有用世之心,他们渴望做出一番大事业,让自己的名字重新挂上凌烟阁,重振家族的辉煌。比如杜牧的家族,当年是长安城的两大巨族之一,后来破败,而杜牧在官场也是挣扎沉浮;比如李商隐曾自称是唐皇族的同宗,后来沦落成平民,虽然有凌云之志,但还是在牛李党争中耗费了大好青春。祖上的荣光与现实的窘迫,迫使这些寒门子弟们发愤图强,渴望走上仕途的道路,他们往往身负凌云之志,有经国安邦之才,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贵族到寒族的落差,又让他们生性敏感,自卑甚至是自怨自艾,比如李贺与李商隐,比如温庭筠。
温庭筠父亲早亡,家族陷入困顿,他从小和母亲与姐姐一起生活。生活坎坷多难的童年经历与家庭情感的缺失,让温庭筠成了一个脆弱的综合体。一方面,他更渴望人生的温情,渴望走上光辉的仕途,另一方面,他又在受到挫折之后自暴自弃,完全不顾世俗的眼光,放荡不羁,甚至惊世骇俗。温庭筠的一生,早年“弱龄有志”,中年四处碰壁,仕途绝望之后浪迹天涯出入红楼楚馆,最后晚年贫病潦倒。这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典型的悲剧轨迹。
温庭筠的一生就是一出跌宕起伏的悲剧。温庭筠的悲剧,既有晚唐时代的烙印,是晚唐时代大潮裹挟的结果,也有他性格上的原因。但温庭筠最终成就了自己,他成了词坛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花间派”的鼻祖,他奠定了宋词婉约词的风格,他是宋词发展源头上的一座冰川,持续滋润着后世宋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