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这个词真的好熟悉,简直就是常常挂在嘴边的那种。那么这个词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呢?
北宋孙光宪有一本笔记小说集《北梦琐言》,这本笔记小说记载了唐武宗时期至五代十国的史事,其中有一则写道:
“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曰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
这个故事说的是,唐代荆州南部文化很落后,每年去应考的举人,没有考中过的。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四五十年,因此那地方每年送考也被人们称为“天荒解”。后来出了一个叫做刘蜕的人,终于中了进士。
关于这个故事,在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中《海述解送》里讲得更加详细一些。
到了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荆州出了一个叫刘蜕的才子,果然发生了蜕变,他去应考一下子中了进士,一举打破了天荒状态,因此被人们称为“破天荒”。当时镇守荆南的是魏国公崔铉,为了表彰他“破天荒”的壮举,赏钱七十万。刘蜕致意不受,回信辞谢:“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由此,“破天荒”一词被用来形容开创性的举动或者是首次出现的新事物。
宋代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中记载,”江西自国初以来,士人未有以状元及第者。绍圣四年,何忠孺昌言始以对策居第一,里人传以为盛事。故谢民师有诗寄忠孺云:‘万里一时开骥足,百年今始破天荒。’盖记时人之语也。“
宋代周必大也有诗曰:”绛帷幸得天荒破,日日当为问道人。“用的也是这个一举扬名的典故。
@八闽古代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