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鞭炮生产点发生爆炸
望全社会的爱心人士,全社会的爱心企业都来关注社会留守儿童的生存问题
曾宪彪坦言,虽然贺州市市政府紧急拨款100万元作为抢救费用,可是这对12个孩子的抢救工作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东方网11月30日报道 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个数量庞大,但又常常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就是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据统计,目前这样的孩子有大约5800万人,其中14岁以下的占到了4000多万人。这些孩子年纪小,父母不在身边,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他们的权益如何维护成了一个社会难题。前不久广西贺州的一起爆炸案就揭开了冰山一角,这起爆炸案是如何发生的?一起来看看。
一炮惊醒数人,十三名儿童生死一线间
11月12日8点左右,广西贺州平桂管理区公会镇杨会村的绝大多数村民正在酣睡,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将他们从梦中惊醒,一个非法鞭炮生产点发生了爆炸,现场一片火海。
广西贺州公会派出所所长叶志锋:“当时火势非常大,里面这是厅,这个是厅,厅里面就还着着火,四个角还着着火,里面那些鞭炮就霹雳啪啦。”
当地派出所的干警随后赶到现场。然而,令派出所的干警惊讶的是,现场有13位伤者都是孩子。一些被全身烧黑、面目全非的小孩被一个个从着火的楼房中抱出来,小孩的哭声、大人的喊叫声响成一片。
受伤儿童家长:“都变样了,都认不出,那个皮都烧光了,没有了。”
叶志锋:“我们跑步过来,过来有些群众,周围的群众也开始抢救小孩。”
记者:“急救?”
叶志锋:“也抢救小孩,把小孩抱出来。”
记者:“在这个事故现场,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里已经是一片狼藉,这个楼马上已经要塌陷了,这个地上到处布满了炮筒,这些应该是一盘已经装好火药的烟花,这里我们看到满地都是炮筒,这个房间正是布满了整整一层的炮筒,在现场我们注意到有这样一口钟,我注意到时针指得是7点46分,也就是说这口钟将永远将定格在11月12日7点46分事故发生的那个时间。”
在装配火药的房间里面,记者见到了部分制造炮竹的原材料和工具。据了解,在这个房间内装配好火药之后,再由孩子们安装引信,事故死伤的13名小学生最小的只有7岁,最大的14岁。其中烧伤面积达90%以上的5人,烧伤面积55%至78%的4人,烧伤面积12%至40%的3人。1名儿童在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于12日22时30分死亡。而烧伤的孩子将经历2到4个星期感染期的生命考验,在感染期内仍然随时有生命危险。
广西贺州市卫生局局长曾宪彪:“病情的情况是这样,现在的11例病例里面,有5例仍然处于危重状态。”
区区三毛钱,舍命为哪般?
鞭炮爆炸事故发生后,当地警方迅速以非法危险物品肇事罪和雇用童工罪立案,犯罪嫌疑人杨万文和谢庆岁先后向警方自首。据了解,事发当时,谢庆岁正在用摩托车装运货物,摩托车发动打火引燃爆竹,酿成了这幕悲剧。
现在我手里拿着的是记者在这个非法鞭炮加工点找到的空炮筒,填上火药之后,再由这十几个孩子们一个个插上引信,就成了可以燃放的鞭炮。我数了一下,像这么一盘至少有1000多个药筒。让人不解的是,这些孩子怎么会变成黑作坊的童工?插完这么一盘药筒,他们又能赚多少打工钱?
广西贺州市植杨小学学生杨小丽:“就是插上点燃纸炮的引线那种。”
记者:“那他会给你多少钱?”
杨小丽:“他是按盘算的。”
记者:“一盘是吧,一盘给多少钱?”
杨小丽:“三毛。”
记者:“一盘三毛是吧?”
杨小丽:“嗯。”
正上六年级的杨小丽曾在那家黑作坊里面打过工,每插好一千多个引信,她能赚到3角钱,上学前的2、3个小时内,她能做好大约3000个引信,可以赚到1元多钱,放假的时候,一天的时间能赚到3元钱左右,工作时间长了,眼睛会很不舒服。
杨小丽:“但是眼睛看的有点酸了。”
杨小丽和其他伤亡的13名孩子一样,都是村里植杨小学的学生,她周围的很多同学都曾做过这样的工作,而她们冒着生命危险换来得收入却是为了购买零食和学习用用品。
杨小丽:“买东西吃,买需要的学习用品。”
记者:“比如说呢,都是买什么东西?”
杨小丽:“零食。”
记者:“买零食?”
杨小丽:“还有他们会上街买笔。”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每次下课之后,这里的孩子都会跑到附近的小卖部,购买1角钱左右的各种小零食,这些零食在他们眼里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
记者:“你吃的什么东西?”
学生:“辣,辣,麻辣。”
记者:“麻辣的什么?”
学生:“辣辣。”
不过,由于当地的居民生活贫困,孩子们兜里的零花钱少的可怜,有的孩子兜里没有购买零食的零花钱,她们就只好铤而走险去黑作坊里打工赚钱。而在13位伤亡的孩子里面有7位是六年级的女生,这又是为什么?
广西贺州市植杨小学校长陈小洁:“我听说有些小孩子,可能因为到了青春期,需要有一些自己私人用的东西,又不好跟家里面的人问,所以就可能想用自己的钱吧,自己好支配一下。”
其实就是孩子这些合理的需要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孩子们不惜铤而走险赚取那些可怜的收入。
广西贺州市公安局平桂分局局长叶佐高:“小孩跟着大人过来,跟着大人过来就挣点零花钱,还有个别的小孩是家长叫他们去干的。”
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促使留守儿童走进鞭炮黑作坊?
再来看看看这盘空炮筒,很难想像当别的同龄人在学习和玩耍的时候,杨会村的十几个小孩却挤在杨万文家的小屋子里,一个一个往爆竹上插引信。在经济不发达的贺州农村,一天一块多钱的工钱对几岁十几岁大的孩子来说挺有诱惑力的。不过,他们却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现在爆炸事故中受伤的孩子分别被安置在贺州、桂林、南宁的三家医院。他们的伤情如何?是否能度过危险期?我们的记者赶到了桂林市181医院。
广西贺州市植杨小学校长陈小洁:“他们都是比较困难的家庭,父母到外头打工了,他们在家里头,有些跟着爷爷奶奶,大部分是这样。”
陈小洁告诉记者,杨会村人多地少,经济收入微薄,成年人大多在外打工,出事的这些学生都是自己学校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属于留守儿童,常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为了贴补家用,有的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去黑作坊打工。
受伤儿童家属杨传伟:“小孩不用做什么,她就做一点就是这样子,我也不知道怎样,我叫她不要去的。”
记者:“你原来也知道她去做这个?”
杨传伟:“知道的,叫她不要去了,整天说不听。”
杨传伟的母亲近来一直带着孙女在黑作坊里面做工,他和爱人在贺州市里面打工,母亲照顾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夫妻两人每月的收入很不稳定,老人和孩子打工的收入是为了贴补家用。事故中杨传伟的母亲和孩子全部受了伤,而且伤情较重。事故中还有这样一个家庭,姐姐领着自己的妹妹在黑作坊里面做工。
受伤儿童母亲:“95%,就是还有人的两个脚没有烧着。”
记者:“出事以后这两个女孩,你都见到过吗?”
受伤儿童母亲:“大女儿见过一次,那个小的没见。”
冯岚的二女儿杨欣欣在事故中死亡,记者采访时大女儿杨嘉敏仍在桂林181医院抢救,他和丈夫常年在广东中山打工,不多的收入基本用于家里三个孩子的生活,孩子平时都是由孩子的爷爷奶奶负责。
受伤儿童家长:“因为毕竟我们这地方不是城市,也希望这些孩子能出去打点工,赚点钱,独自生活,现在虽然是还没有分家,过去分家了以后,你们个个都好过一点,每个人都起一点房子。”
记者注意到,平时杨嘉敏三姐妹就是和爷爷奶奶睡在一张床上,孩子们连自己的生活空间都没有,事发之后,死亡的杨欣欣更是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受伤儿童家长:“原来那些东西,出了事后我们就把它丢掉了,有些不吉利的东西我们把它丢掉了。”
记者:“大孩子呢?”
受伤儿童家长:“大孩子的还在里面吧。”
而在属于杨嘉敏不多的东西里面,记者见到了一个笔记本,这个设计精美的笔记本记录了杨嘉敏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记者:“抄的歌词,这是她自己贴得画是吧,剪的树叶,你的女儿应该是很聪明的孩子?”
受伤儿童家长:“是啊,两个都是很聪明的。”
爷爷翻遍了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没有找到两个孩子的照片,只有孩子姑姑的手机里面还能见到孩子的样子。
受伤儿童家长:“这个就是去世的那个。”
记者:“很漂亮的小女孩?”
受伤儿童家长:“是啊,很漂亮,很活泼可爱的。”
记者:“几岁?”
受伤儿童家长:“九岁多吧,这个就是大的,大的也蛮漂亮,也很可爱。”
记者:“没有她单独的一张照片。”
受伤儿童家长:“这个没有。”
可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来的事故,彻底改变了两个花季少女的命运,采访时冯岚唯一的希望就是大女儿能够平安。
受伤儿童母亲:“我现在也没什么,就是希望我那个大的没事,要不然我也不知道怎么过。”
然而,记者在随后桂林181医院采访时了解到,杨嘉敏在11月20日因抢救无效死亡,姊妹两个留在世间的,恐怕就是姑姑手机里面的两张照片了。
两个孩子就这样走了,留给父母亲人的是无尽的伤痛和悔恨。采访中一些受害儿童的父母告诉我们,直到爆炸发生后他们才知道,自己家的孩子原来跑到了这个黑作坊里打工赚零花钱。远离父母的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在农村里到底是怎么长大的?
前面我们看到,在贺州1112鞭炮爆炸事故中伤亡的13名儿童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这幕悲剧再次敲响了警钟,留守儿童的权益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但这确实又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难题。以前很多农民工就告诉过我,他们不是不想把孩子带在身边,可是在外打工收入不高,根本没办法支撑城里的学费、借读费、生活费。没有父母的陪伴,这些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到底是什么样子?到底是什么促使他们走进了鞭炮黑作坊?一起到这次事故中受伤的杨艺华家去看一看。
杨启印和杨启少兄弟两都是植杨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一个班级里学习,午休后,两个孩子结伴回家吃饭。
记者:“这是谁做的?”
广西贺州市植杨小学学生杨启印:“自己做的。”
记者:“你什么时候做的啊?”
杨启印:“今天早上。”
米饭是凉的,早上启印做的剩下不多的菜也是凉的,只有一份简单的炒青菜,懂事的启印菜让给了弟弟,而自己只能吃些米饭,启少告诉记者,原来是六年级的姐姐杨艺华照顾他两的生活,可是姐姐在事故中受了伤,现在启印担负起了姐姐的工作,还要给上初中另外一个姐姐做午饭,兄弟两个非常熟练地忙活了起来。
记者:“原来你姐姐做菜的时候,你也干这个活吗?”
杨启少:“对呀,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
记者:“有时候谁放?”
杨启少:“是哥哥放。”
启少是家里六个孩子中最小的孩子,受伤的姐姐是第四个孩子,父母都在广东打工,他们平时的生活基本都是自己打理,奶奶偶尔也会帮助一下。做好菜之后,启少又忙乎着做起了猪食,他告诉记者,由于不熟练自己手上受了很多伤。
杨启少:“这样子拿来切,不小心,一切就切到这里了。”
启少说,自打记事起,喂猪的工作就是有自己和哥哥负责,不过他告诉记者,自己从来都没有吃过自己喂的猪,都被父母给卖掉了,忙乎了一中午,兄弟两上学的时间又到了。下午放学后,两兄弟又将记者领到了他们睡觉的房间。
记者:“你们俩睡这个床?”
杨启印、杨启少“嗯,星期五我哥哥回来的时候,三个人一起睡的。”
房间里面阴冷潮湿,床上只有一床被子,需要三个孩子一起盖。室内外的温度只有4、5度,两个孩子穿的都很单薄,鞋子都是布鞋,而且已经穿破了。
记者:“这都磨坏了,这鞋穿多久了?”
杨启少:“两年了。”
记者:“没跟妈妈爸爸说换个鞋吗?”
杨启少:“不换。”
记者:“这是你最暖和的鞋吗?”
杨启少:“不是。”
记者: “那还有什么鞋?”
杨启少:“雨鞋。”
最暖和的鞋子是雨鞋,兄弟两现在很想得到暖和一点的衣物。受伤的姐姐打工的事情他们不知道,不过,姐姐赚到的钱也基本给了他们两个。
杨启少:“买鞋子嘛,袜子什么的,有时候还买一些小吃给我们,我们不知道她钱从哪来的。”
记者:“给过你多少钱?”
杨启少:“有时候给一元,有时候给几角的。”
杨启印:“买小吃。”
记者:“买小吃,你做什么用?”
杨启少:“有时候买笔或者买那些小吃什么的,渴了就买那些冰条吃。”
随后,两个孩子又带着记者去了姐姐的房间,记者见到,姐姐们睡在阁楼上面,床铺就在谷仓的旁边,楼板摇摇晃晃的,房顶四处漏光,下雨的时候漏雨漏的很多,启少还告诉记者,这里的老鼠很多。
杨启少:“就是昨天晚上我睡觉的时候,我盖着被子,那只老鼠还踩着被子踩着我的头,我生气了,一踹它,那只老鼠就掉在地上了,因为我们用老鼠夹都夹不到它,你看那里装了一个老鼠夹。”
记者:“你装的老鼠夹?”
杨启少:“那天晚上我看见到处走过去嘛,我就想把那个老鼠抓,可是还没有抓住它。”
兄弟两现在很想念受伤的姐姐,希望她能早点康复,通过他们手中的照片记者见到了姐姐杨艺华的样子,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如今这个可爱的女孩正躺在桂林181医院的病床上接受抢救,在医院,记者见到了他们的母亲。
受伤儿童母亲何庭秀:“她不在家,那么晚了黑了,我就找不着,去找了,我的女儿去哪里没回来,那我就问他们,他们说去那边搞那个火炮了,弄回来,我就骂她了,骂她我说不要去,她说不去了,谁知道走了她又去,家里面还有两个猪的她又去,还有11个鸡她又去,不知道怎样搞的。”
何庭秀这次去广东打工才去了4天,家里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其实她也知道女儿去打工的事情,就是没有有效地制止。记者在学校见到了女儿杨艺华的一篇作文,也许能够帮助解读这个女孩对整个家庭对母亲的感情,命运让这些幼小的生命承担了太多的重荷:
“妈妈,我爱您,妈妈小时候就没有读过书,妈妈从小时候就开始做工,就一直做到现在,那时妈妈是多么勤劳,是多么的苦,妈妈每天都说,再穷再苦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不需要别人来可怜自己,再穷再苦也不怕,穷就不能活在世上了吗。”
杨启少:“如果我有钱了以后,我还想给我姐姐买点衣服。”
记者:“为什么?”
杨启少:“因为她的衣服、鞋子被烧烂了。”
听到孩子这些质朴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想自己的责任,怎么样还给留守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父母,也是整个社会的义务。眼下,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医疗费,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被严重烧伤,而治疗烧伤不仅难度大,而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那么这个燃眉之急如何解决?
广西贺州市卫生局局长曾宪彪:“抢救治疗费就是40万,每个人平均大概40万,整个后面的康复肯定是还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那么除了政府和有关制度给补偿之外,现在还有一定的缺口。”
曾宪彪坦言,虽然贺州市市政府紧急拨款100万元作为抢救费用,可是这对12个孩子的抢救工作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资金存在着巨大的缺口,抢救过来之后孩子的生活将非常的困难。
解放军181医院烧伤整型中心主任童亚林:“几个病号的特点就是孩子比较小,同时面部、食指或者手一些关节全是严重的烧伤,就是深度的烧伤三度,作为今后容貌的回成,功能的障碍肯定存在的,而且我们后期的康复治疗和整形治疗带来很大的一些困难,会需要很多费用。”
童亚林告诉记者,6个孩子抢救费用已经花掉了70多万元,对于这些家庭而言,以后的费用将会是个天文数字。不过,记者在181医院了解到,很多社会力量现在已经开始了救助活动。
天津鸿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庆如:“今天过来看了看这些孩子的情况,确实心里受到很大的触动,确实也是非常痛心的,作为我们重南基金也罢,作为爱心人士也罢,希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来救助这些孩子们。”
在捐赠仪式上,记者了解到,孟庆如代表天津鸿征集团和春暖基金一次性捐款35万元,用于181医院7个孩子的抢救费用,他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带动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些孩子。
孟庆如:“这几位孩子的健康问题、康复问题,我们也还是将会继续来关注的,也希望全社会的爱心人士,全社会的爱心企业都来关注,不只是这几位孩子的健康问题,关注全社会的这些留守儿童的生存问题。”
半小时观察:
孩子们的遭遇让人痛心。平心而论,留守儿童这种特殊现象是我们在工业化、城市化转型中,所不得不付出的各种社会代价之一,不可能完全避免,可是也不应当让这种代价完全由农民工和他们的下一代去承担。我们有义务建立一套公共服务体系,扶持一批服务机构,尽量为留守儿童弥补成长过程中所缺失的环节。今天的孩子就是社会的未来,他们成长的烦恼也就是社会需要解决的烦恼。
(本文来源:东方网 )